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农户生态养殖意愿的形成机制,对促进生态养殖模式推广应用,推动养殖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和道德激励理论(NAM)的整合框架,文章以江西省、湖北省和云南省527个水禽养殖户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生态养殖采纳意愿的形成机制。[结果]农户生态养殖意愿受到利己和利他动机双重影响,且利己动机的影响更大;态度对农户生态养殖意愿的提升作用最强;农户的过去习惯虽对其生态养殖意愿无显著影响,但会通过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产生作用;后果意识和责任归属通过个人规范间接提升农户的采纳意愿。[结论]政府激励农户采纳生态养殖模式时,要兼顾农户的利己与利他动机,一方面要培养农户进行生态养殖的积极态度,强化其对生态养殖模式的认知,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户非生态化养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教育;重视相关群体对农户养殖行为的影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增强农户对环境问题的普遍认识,培养其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发展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坚实后盾。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继续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而近年来乡村生态保护失调,出现的相关问题也引起大众关注。文章以东北地区养殖农户生态补偿为例,从生态保护与农户生态补偿的耦合意义、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立法现状、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的研究对象以及其促进机制的推进方法 4个层面展开阐述来研究。  相似文献   

3.
2008年退耕还林农户社会经济效益监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1998~2008年全国100个退耕还林县的1165户退耕农户监测数据为基础,反映了延长期退耕补助政策落实和金融危机对退耕农户外出务工等情况,深入分析了10年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的微观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生计产生深刻影响,陡坡耕种大幅度减少,退耕补助显著增加农户收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增加农户收入面临农业直补等新挑战,国家应明确退耕还林在国家生态战略中的定位,实现农户增收与生态保护的长期双赢。  相似文献   

4.
孙志强 《农家之友》2013,(11):50-50
一、人工生态环境养殖法 人工生态环境养殖法即人工创造一个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环境条件的水域,依据水生生态学原理选择合适的养殖品种进行无公害养殖。例如,种草养殖虾、蟹,现已成为发展无公害虾、蟹养殖,建设大面积生态养殖基地的主要模式之一;在鱼池埂子上种植葡萄或藤蔓类植物用以搭建遮阳棚养蛙,已成为蛙类生态养殖普遍采用的类型;鱼、畜、禽、草(菜)有机结合养殖法,即把畜、禽、水产养殖与饲草种植结合在一起,用无公害商品饲料饲养畜、禽、鱼,池埂边坡种饲草饲养鱼类和禽畜,  相似文献   

5.
生态旅游是缓解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矛盾的重要发展项目之一,不仅要提高农户的经济水平,还必须激发农户的生态保护积极性。本文借助马克斯·韦伯的二重理性假说探讨了参与生态旅游经营对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激励作用与生成机制。进一步地,基于1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农户调研数据,使用熵值法测算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综合值,并通过PSM方法检验了参与生态旅游经营对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激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旅游对保护区及其周边农户的生态保护行为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主要表现在停止自然资源开采与利用和与保护目的直接相关的保护行为。但当前保护区内生态旅游的收益水平较低,生态旅游仅对保护区外农户的生态保护行为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提高农户在生态旅游经营中的参与率、增强农户生态旅游经营的盈利能力、引导农户树立正确的生态旅游认知以及加强生态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养殖肉鸡致富农户王善海近两年来,天津市静海县杨成庄乡大棚肉鸡养殖发展较快,养殖户数由去年的2户迅速发展到现在的29户,辐射5个村,预计今年总出栏30万只,纯收入可达70万元,有效地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大棚养殖肉鸡出栏快、见效快,饲养周期一般是45天,平...  相似文献   

7.
"公司+农户"是我国农业经营组织模式的一个创新,旨在化解我国农产品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这种模式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尤为普遍。然而近年来,"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时常遭受契约不稳定的困扰,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治理与社会资本提供了一个探究"公司+农户"养殖模式的新视角,三个不同的案例表明仅使用契约治理或关系治理无法应对"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所面临的复杂环境,而只有在关系治理和契约治理并重以及农民专业组织存在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功能完整、结构平衡的社会资本才能够抑制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进而"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契约才能维持稳定。  相似文献   

8.
农户生态种养实践获得持续且稳定的收入是中国CSA本土化成功的重要体现,也是农户信守承诺长期坚守下去的重要理由。研究基于CSA情境下3个农户生态种养实践的典型案例,采用多案例比较方法,动态分析了参与CSA前后农户生态种养经济效益的变化、增益路径和结构转变,从而为实现传统小农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找到了一种可行的路径。研究表明,农户专业生态种养和劳动密集型生鲜食材的转变,促进了农户生态种养经济效益的显著上升,但生态种养的实践也面临着劳动投入强度大、配送成本高、畜禽防疫问题、供需矛盾突出的多重困境,从农户、合作社、政府和CSA联盟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保护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故林区农户在创业的同时要对生态进行保护。本文基于福建、江西等地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林区农户创业过程中社会资本对其生态保护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构成林区农户创业资本的家族资本、政府资本与邻里资本中,只有家族资本能够直接促使林区农户在创业过程中采取生态保护行为,而政府资本则使得林区农户的创业行为对生态保护产生负面影响,邻里资本对林区农户创业过程中的生态保护行为则没有影响。这表明,林区农户在创业过程中的生态保护行为符合经济人假说,林区农户对创业的负外部性重视不够。基于模型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应将生态保护政策与林区创业农户的家庭利益、家族利益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是一种提升中国养殖业规模化水平的生产模式,其促进了中国养殖业的产业化升级,然而交易和契约的不稳定限制了这种模式的进一步发展。H公司"公司+农户"养殖模式的现实表明,市场和自然风险加剧的有限理性、交易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加剧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专用性资产投入博弈增加了公司和农户之间的交易成本,进而影响交易和契约的稳定性。而现有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养殖模式的案例表明:公司和农户在合作社基础上可以形成有利于控制交易成本的合作机制,克服了传统"公司+农户"养殖模式的缺陷,进而能够保证交易和契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农户奶牛养殖与乳品加工业扩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收入提高和现代零售市场的发展,城乡居民乳制品需求和奶牛养殖业迅速增长。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影响农户奶牛养殖发展的各种因素,尤其是乳品加工企业发展和布局。利用北京周边地区的农户奶牛养殖业的调查数据,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乳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和布局是影响农户奶牛养殖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当地的交通条件和家庭非农就业等显著影响着农户的奶牛养殖发展;同时还发现,贫困农户并没有被排除在乳制品市场扩展的发展机遇之外,他们同样在乳制品市场扩展中得到益处。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基于“梨树模式”典型案例,揭示感知经济、生态和社会利益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计划行为理论(TPB)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研究结果:(1)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行为态度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显著,行为态度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直接影响显著。(2)感知经济、生态利益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有负向影响,感知社会利益对其有正向影响。在各维度感知利益中,感知生态利益影响最大,其次是感知社会利益、感知经济利益,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43、0.34和-0.06,且农户感知生态利益降低成为激发农户采取黑土地保护行为重要原因。(3)“行为态度→感知利益→农户行为”短期内可以促进保护性耕作和质量保护等行为实施,但由于“行为态度→农户行为”的负向作用,农户行为决策与感知利益需求不匹配,导致农户黑土地保护热情的间断性缺失,阻碍了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实施。研究结论:研究区应继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框架,发挥黑土地保护行为与经济、社会、生态利益感知的协同效应;尊重代表农民利益取向的意愿和选择,构建人才、技术、资金、管理一体化的长效保护机制;强化资源要素共享与政策制度协同,积极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  相似文献   

13.
<正>湖北省老河口市近年来探索出一种"虾林生态养殖"的新型渔业模式,每亩林地产小龙虾150kg,新增产值3000余元。此模式得到了湖北省水产局的高度评价,现将这种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发生后家禽养殖农户的生产行为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中国散养及中小规模家禽养殖农户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禽流感爆发前后家禽养殖农户的生产行为变化,包括家禽生产和投入变化、养殖及疫病防疫技术行为的变化以及损失和政府补偿情况。通过比较农户生产及投入的变化发现,禽流感爆发确实对中国家禽养殖农户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冲击影响的程度因农户的饲养规模而异。禽流感发生后农户的养殖技术尤其是动物疫病防疫技术行为明显改善。禽流感疫区内的家禽养殖农户会有较大的直接损失,与损失相比,政府的现金补偿略显不足。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从老河口市科技局获悉,该市水产局组织的"虾林结合生态养殖"项目获得了该市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农牧交错带监测数据和农户调查数据,同时评估了草原生态补奖对生态保护和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是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提高了草原生产力,使得草原植被状况明显好转,生物多样性有所提升,有助于改善草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二是草原生态补奖实施地区农户收入明显提升,但是草原生态补奖暂未起到增加农户收入的政策效果,并且对农户的收入效应还会受到政策落实程度的影响,政策落实程度越高,农户的收入效应越明显;三是在作用机制上,草原生态补奖通过影响农户的粮食耕种面积和养殖规模来影响农户收入;人工饲草项目减少了农户的粮食耕种面积,舍饲棚圈项目降低了部分农户的养殖规模。本文的结论意味着,在提高草原生态补奖标准的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强草原生态补奖配套设施的建设,鼓励农户养殖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实现草原地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有关规模经营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蛋鸡为例,利用2015年全国7省份微观调研数据,对农户家禽养殖规模的发展现状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农户蛋鸡养殖规模增长较快,但小规模养殖户仍占据较大比例;大型规模化养殖是蛋鸡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不同养殖规模下农户的个人特征、经营特征、养殖情况和蛋鸡粪便处理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异。据此,本文对如何推进农户家禽规模化养殖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面对粮价下跌,农民增收难的形势,阜宁县羊寨镇决定从转化粮食入手,大力发展家禽养殖。该镇一方面组织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观摩养殖大户现场,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凡养鹅、养鸡、养特禽到达一定规模的都给予补助;养殖大户确需贷款的,利息由政府支付。此举激发了群众养  相似文献   

19.
农户养殖业适度规模经营邱元明,梅跃宁为了促进养殖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协调发展,养殖农户应走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以增加畜、禽、鱼等产品对社会的有效供给量。本文对此作初步探讨。一、对养殖业需要再认识以往人们对养殖业的认识受传统观念束缚,长期处于一种模...  相似文献   

20.
<正>田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既是人们上等的保健食品,也是畜、禽、鱼类喜食的动物性饲料。农户利用稻田养殖田螺,可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田螺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