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创业项目概况 主要经营范围: 主要的经营业务是:奶制品的销售. 产品主要有:鲜奶、早餐奶、酸牛奶等. 拟成立企业(机构)类型:□口生产制造●零售□批发■服务□农业□新型产业□传统产业□其他 创业项目持有者的个人情况 以往与创业相关的人生经验(包括时间、地点、内容): 我一直都相信:以质取胜、以成求诚,对创业却充满了热情,从初中时,我就开始了快乐的创业历程,我不怕辛苦,从实践中探索经验,先后从事12种不同的创业项目,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更多的是磨练了我的意志,也让我越挫越勇,不断奋进.  相似文献   

2.
洪宁 《沪港经济》2013,(7):50-51
零售业的失败有不同的方式。最近,当你走进百货商店彭尼(J.C.Penney)时,你会看到醒目的招牌、整洁的布局,流行品牌漂亮地陈列在货架上。这一切都在对你喊:"看我多新潮!"而当你走进西尔斯百货商店(Sears)或者凯马特超市(Kmart),情况却完全相反,店里就像杂草丛生一般:在昏暗的灯光下是  相似文献   

3.
创业蕴含失败的风险,经历过失败的创业者是否还会选择再创业?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对创业失败和再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合全球创业观察(GEM)、世界经济论坛性别差距报告和世界银行三个数据库,构建了涵盖54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进行Logit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创业失败对再创业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失败学习在创业失败和再创业意愿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性别差距负向调节有过失败经历的男性创业者的再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打败你的是你自己"!这话不假.其实,成就你的,也完全靠自己! 环境重要不?重要,但同样环境可以出现不同的处境. 失败可怕不?可怕,但失败给你动力、教训、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失败乃成功之母"!  相似文献   

5.
首次创业几乎没有成功的。如何客观看待失败,是衡量一个刚刚创业的创业者的标尺。事实上,失败乃成功之母。化我看来,要想让自己创业成功而日.有创新,必须注意以1;二点:一、化繁为简。能够改变人们生活的想法是最好最成功的。有这样想法的创始人通常经历过挫折,从而有一个简单的计划,专注于一项产品或者服务。  相似文献   

6.
相关网站对创业者的调查表明:80%的创业者在创业前期都感到确定创业项目“十分头痛”、“很难抉择”;在创业失败的案例中,有60%的人觉得是“创业项目不对头”或“创业项目选择失败”;而在成功创业人群中,70%的人都认为是“良好的创业项目成就事业”。由此可见,项目是创业的命门,项目好坏是创业者走向成功或失败的重要分水岭。一个良好的创业项目,能让创业者避免或少走弯路,大大增加创业成功几率。  相似文献   

7.
正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创业?"我觉得创业和性格有很大关系,对我来说,创业是内心深处的一种召唤。作为一个还在创业路上的创业者,我认为一股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备6种基因:对成功的渴望和冲动;永不放弃,不断尝试;"阿Q精神",自我鼓励;责任心;开放包容的创业伙伴关系;人品与信用。创业是内心深处的召唤1998年,我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大学毕业后有过一年创业经历,但遗憾的是失败了。2006年,我进入微软工作,当时一直做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工  相似文献   

8.
风起云涌的创业场,高新科技的淘金地,是无数白领、灰领、蓝领人士矢志打拼的梦工场,绵延不断地演绎着创业者酸甜苦辣的人生故事。创业是一个全新的过程,有创业者就有创业的故事发生。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特点的高科技创业,激发着成千上万的科技人才创业的斗志。每一次成功,必定有一千个奋斗的宝典,每一次失败,必定有一万个典型的案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创业者难能可贵的财富,无一不构成创业者精彩的人生片断。为了给更多的创业者,特别是为更多的创业新人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让他们在科技创业创新道路上多些平坦,少些挫折,从本期起,本刊特开辟"创业故事"专栏,每期推出1-2位在创业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创业人物。您的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也许会给后来创业者以启示,他们在创造新财富的同时,也必将使科技创业的梦工场人气飙升,多姿多彩!欢迎赐稿,欢迎提供创业人物线索、稿约要求:以创业者的创业故事为主线,可自撰文,亦可由他人撰稿,叙述方式不限,要求情节真实感人,文笔生动优美,突出人性化特质,凸现创业者情结.每篇文章字数1500字左右为宜,并提供创业主人公生活图片1-2张,惠寄本刊"创业故事"栏目专栏主持人耕夫收。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帮助读者朋友在创业之路上走得稳一点、顺一点、快一点、远一点,笔者总结了前人创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归纳出成功创业的"10条军规",供朋友们创业时参考。第1条军规:马上就做。如果你下定决心走自主创业之路,就应该立即付诸行动。有的朋友一谈到自主创业,总是先摆出一大堆困难或不利条件,瞻前顾后,犹豫彷徨,久而久之,原来的一点冲动和锐气消磨殆尽,使创业计划胎死腹中。困难和不利条件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哪一个创业者不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不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创业主要是利用家庭、亲戚与社区资源,以家庭和家族为基础进行的创业,其背景是农村社区环境和农业产业特性.现有家族创业研究有两个基本视角:家族如何作用于创业过程,家族涉入是否构成新创企业或公司创业的竞争优势来源.总体来看,国内农村创业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农村创业的情境条件和农民创业方面,缺乏对于农村社区环境和农业产业特性的深入研究.在文献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农村(家族)创业研究的理论框架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认为引入情境条件和中介作用机理将有助于建立本土化的家族创业理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的兴起,高校创业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发展。然而,高校创业教育普遍重视成功教育,而忽视了创业失败的重要价值。文章将"失败"引入创业教育体系中,探讨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概念和维度,分析了失败教育对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从营造高校创业文化氛围、健全失败教育课程体系、创建创业实践平台3方面研究了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失败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 2000年,深圳市政府筛选了23家创业企业作为首批创业板推荐企业.几年过去了,当年风光无限的23家企业逐步出现了分化,其中既有长园新材、太太药业、金证高科等茁壮成长、成功上市的案例,也有下文提到的万德菜等一批在大浪淘沙中经不起考验的失败典型.为了全面剖析这23家企业的成长历程和发展脉络,总结和反思企业从创业到成长的经验及失败教训,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企业培训中心于2005年下半年对其中的部分企业进行了调研走访及案例编写工作.希望选发的这个案例能够为更多的创业企业提供借鉴并引发思考.  相似文献   

13.
创业无论成功和失败都是值得肯定的采访对象:魏来(新浪网新闻中心主管、内容中心副总监) 创业感触:脚踏实地,眼光放长远,知道付出同时也意味着收获。牢牢抓住每一个机会,追寻自我的实现。 (采访魏来是在一个沙尘暴突飞猛进的黄昏,新浪新闻中心工作间人声嘈杂,三台电视机开着,电话铃响个不停,简直比传统媒体还要媒体。  相似文献   

14.
“卖火柴的大女孩”——秦蓉,22岁,每次介绍自己总是说“大家好,我是秦蓉,秦始皇的秦,黄蓉的蓉!请多关照!”然后露出招牌式的虎牙,嘿嘿地笑!她是我们商校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五年的大学生活,有渴望、有追求、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从不轻言放弃!在校期间她从事过很多的暑期工:客服、服务员、清洁工、物流……不同的磨练有着不同的收获.毕业后,多年的创业渴望萌动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秦蓉心中升起:我要拿最小的火柴,做最大的文章,让它和扬州的悠久文化一起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个体的创造力对创业意愿的产生和增强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40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创造力、机会识别、失败恐惧感和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创造力对自身的创业意愿有积极影响,机会识别在创造力对创业意愿的促进机制中起到中介作用;失败恐惧感会对机会识别和创业意愿的关系产生消极影响,即个体的失败恐惧感削弱了机会识别对创业意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失败恐惧感调节机会识别在创造力与创业意愿间的部分中介效应,失败恐惧感水平越高,机会识别在创造力与创业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越弱。研究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揭示创造力向创业意愿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播下一个行为,你就会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就会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习惯,是一切成功的钥匙;不良的习惯,是通往失败的门。一个人要想有好的命运,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立即行动。如果你有一种想法,并且认为它正确,那么你就应当立即行  相似文献   

17.
管理者要善于按"可能失败"设定,而不要只以"必定成功"来设定你的决策。想到失败你就会去防范失败,从而最终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如何看待现代中国崛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现代中国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中国崛起会给中国和世界带来难以估计的发展机会,中国发展的成功就是世界发展的成功;反之,中国发展的失败就是世界发展的失败。中国在谋求和平崛起时,首先要敦实崛起的国内基础。中国经历并将经历的不同的四大发展时期:经济强国和世界经济的中心期(1400~1800年)、现代化落伍者与经济大国的衰落期(1820~1950年)、经济追赶期(1952~2020年)与经济强国期(2020~2050年),其构成了中国崛起的轨迹与效应。总体说,中国崛起有两种不同的追赶战略,一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追赶战略,二是转轨时期的追赶战略。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崛起的大战略为“以人为本”,促进人类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共同富裕为主题,中国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和平崛起,就需要找到属于中国的发展道路。我们认为,绿色发展就是中国的崛起之路,追求绿色发展,提供绿色贡献,实现绿色和平,则绿色崛起就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由选择。  相似文献   

19.
成功的企业,有一半离不开老板的人脉,你认同吗?为什么?黄桓:我认同这个观点,但比例我不敢说,人脉关系在企业的发展中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要看企业的不同性质。拿创业来说,如果是关系型创业,人脉关系绝对重要;要是自主型创业,初期的话,人脉作用还占不到一半,完全要靠自己的思维和敏锐性,去把握市场。  相似文献   

20.
一个有创业成就的人,应该最起码有着20年以上的时间做检验.不要相信快速成功,也许你可以快速赚到一些钱,但不代表你此生会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