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旅游地空间关系的生态学解释--以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为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董雪旺 《经济地理》2004,24(1):110-114
将生态学的种群间关系理论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总结出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即竞争、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寄生。在深入分析各种类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若干有实践意义的基本结论:一是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是福祸相倚的,应当采取各种规划和管理手段限制过度的和恶性的竞争,而鼓励适度的和良性的竞争;二是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各种基本类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特性为区域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和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该综合考虑本地与其它旅游地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到准确定位,并进一步趋利避害或化害为利。最后,运用这一理论对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经营度的初探--以雾灵山森林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构建生态旅游地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雾灵山森林公园为例,明确了指标变量的数量化方法和可持续度的计算方法,对评价具体旅游地的可持续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引入旅游地游客量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两个旅游学参量,构建了基于不同参量状态下的旅游地游客量量测公式;这些公式与不同的回归方程相对应,给回归方程式中的常数以明确的旅游学意义。该模型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并与其数学表达式——kgistic曲线模型进行对比研究,尝试探寻旅游地游客量预测模型新方法。文后以贵州省国内游客量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果与实际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4.
相关利益主体分析是解决多方利益和目标平衡的一种决策方法。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风景区规划中引入相关利益主体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文章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列出了风景区规划所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运用相关关系矩阵分析了他们之间利益关系,最后确定了主要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规划和行动决策。  相似文献   

5.
董杰  杨达源  王鹏  蒋晓伟 《经济地理》2006,26(1):137-139
近城风景名胜区与所依托的城市关系密切,其保护对于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分析了近城风景名胜区的区位及其功能变化,认为钟山风景名胜区逐渐由城郊、城缘走进了城内,其功能除了原来单纯的风景区文物保护、环境保护和发展旅游等内容外,尚具有“南京市区维护生态平衡基地、国际旅游圣地、全市主要文化娱乐园地、古都风貌维护核心”的独特功能。因此,钟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即是南京历史的见证、古城的象征、创建最佳人居环境的基础和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6.
吴忠军  唐晓云 《经济地理》2004,24(1):139-143
文章以龙胜国内游客行为研究为例对民族旅游地国内游客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文案调研和问卷调研,重点分析了龙胜国内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需求与消费行为、游客的时空分布。在对游客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同时,探讨了游客行为研究在市场导向型旅游规划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溶洞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特点的定量研究--以浙江瑶琳洞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睿  应菊英  章珠娥 《经济地理》2004,24(5):683-687
以瑶琳洞历年的游客量为基础,结合国内其它溶洞的年游客量变化情况,定量探讨了溶洞型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特点,结果发现以瑶琳洞为代表的溶洞型旅游地生命周期表现出如下特点:①自开发后直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游客量往往在正式开放后第3-4年达到最大值;②由发展阶段直接进入衰落阶段,没有巩固与停滞阶段;③经过一段时期的快速衰落后,年游客量将逐渐趋于稳定。最后,分析了影响溶洞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素,并提出了溶洞型旅游地开发、经营的若干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汪德根  陆林  陈田  刘昌雪 《经济地理》2005,25(6):904-909
“点—轴系统”理论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旅游地系统是旅游发展的物质载体。在分析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以及旅游地系统现状基础上,以“点—轴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地系统,确定旅游区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并利用重点发展轴将以“点”为中心的“面”即各级旅游地系统空间网络化,形成“点”、“轴”、“面”相结合的“板块旅游”空间结构体系,从而优化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空间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烈  王华  丁焕峰  王山河 《经济地理》2004,24(5):696-699
在深入剖析茂名水东湾旅游度假区发展兴衰原因的基础上,认为海滨沙滩旅游地竞争优势强弱的变化是决定该旅游地发展兴衰的关键,而重构传统海滨沙滩旅游地发展战略的核心即是要重塑其竞争优势。据此提出了重构茂名海滨沙滩旅游的具体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方法,以河南省为例,通过设定影响旅游地访问意图的各种变量,构建旅游地访问意图结构方程模型;然后利用SPSS18.0及AMOS17.0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验证,进一步解释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找到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英之 《经济地理》1999,19(3):101-110,114
本文对旅游市场营销环境的涵义和特性进行了理念分析,阐述了旅游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认为旅游市场的营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决定着旅游市场营销的效果,旅游市场营销的宏、微观环境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是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2.
广州市旅游购物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肖玲 《经济地理》1999,19(6):123-126
广东旅游业的创收连续9 年居全国之首,但旅游购物的发展仍滞后于整个旅游业的发展,与旅游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在广东旅游业中居重要地位的广州市的旅游购物现状、存在问题,并探索相应的对策,以期给广东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基于景观生态学视角的乡村旅游空间规划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廊-基-网络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区域景观空间要素.借鉴此理论,乡村旅游空间要素也可划分为斑-廊-基-缘四大部分.旅游的本质是旅游者通过对景点斑的体验获得心理慰藉,风景交通廊是架构旅游者和景点斑的通道,并且也承担了部分景观功能,旅游配套设施、基础设施和乡村社会环境构成了乡村旅游的宏观环境基质,区域旅游协作要求乡村旅游空间具有开放性特征,与周边缘关系研究也就成为乡村空间研究的重要内容.旅游流的引入使得静止的乡村旅游空间格局研究具有动态变化性,自然力和竞争力作用使得乡村空间格局变动由无序走向有序.文章以重庆涞滩古镇为例,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14.
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丰生 《经济地理》2005,25(4):577-580
通过对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分析,从价值哲学出发提出旅游资源经济价值是指其能够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效益的货币衡量,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旅游资源经济价值体系,将其划分为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并提出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增值性和潜在价值不易衡量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会展旅游的理论及其案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梁留科  曹新向  孙淑英 《经济地理》2004,24(1):115-118,123
会展旅游正在迅猛发展,它具有独特的发展模式、很强的联动—倍增效应以及专题化程度要求高等特点。河南省的会展旅游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有利条件,但存在着一些问题。具有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商贸发达等发展会展旅游的有利条件。只要采取得力措施,河南会展旅游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相似文献   

16.
桂林海外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近年国内旅游地理关于客源市场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桂林市近20年来海外客源市场的变化发展及其原因,最后得出了结论:地位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的传统旅游目的地其海外客源市场一般是较为稳定的,但随着我国海外旅游发展的日趋成熟以及在当今短途、洲内跨国旅游占主要地位的国际旅游大环境下,海外旅游目的地客源表现出的总的趋势是近距离客源份额的上升。  相似文献   

17.
旅游资源的羡余现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金颖若 《经济地理》2004,24(5):672-674
文章从其他学科引入“羡余”这个概念,用以描绘本身具有较高资源品质却在经营中显得“多余”、“无用”的旅游资源。阴影效应、互代性、旅游效率的要求是产生羡余现象的原因,羡余的资源作为后备资源可在提高旅游地旅游资源的丰度等方面发挥作用。羡余概念在资源评价和资源开发中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上海会议旅游的迅速发展,会议旅游产品成为上海市都市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从参会代表的角度出发,建立会议旅游质量评价的量表,找出参会代表评价会议旅游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探索决定参会代表评价会议旅游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广州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总体构想框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梁明珠 《经济地理》2002,22(5):628-632
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趋同化问题,引好了广州市政府推动旅游与城市文化结合的思路和政策导向。文中分析了广州市开发此类资源的潜力和优势,提出了广州市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构想框架,并由微观、中观到宏观的探讨,提出了近期操作切入点的选择、旅游线网片开发的思考、整合城市优势和凸现岭南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