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立新 《魅力中国》2014,(15):96-96
引言:从莫言戏语想到音乐 记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谈及文学时有一妙比:文学之于人好比头发;人生在世,头发多则潇洒俊逸,今人羡艳。头发少如作者或葛优(笔者引申)也无伤大雅,于健康无害。但百年以后.尸骨化尽.只有头发永存。如果把文学比做头发,那么音乐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王晓红 《魅力中国》2014,(26):81-81
2007年,通许县锣戏被命名为第一批省级非遗项目。古老稀有的锣戏,历史文献中又称“罗戏”、“猡戏”等,民间也有“大笛子戏”、“大笛子罗罗”等称谓。它在戏剧史上兴盛一时,曾在河南广为流传,对河南其他地方剧种的兴起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在河南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br〉 锣戏发源和形成目前无文字记载。清代的一些有关史料,多是介绍演唱、禁唱锣戏的情况。如康熙十八年河阴(今郑州西)县令就禁演锣戏。锣戏老艺人说,锣戏起源于唐太宗时期,皇帝和文武百官为了取乐而模仿天宫的仙乐编出的宫廷戏。因而锣戏也叫“乐戏”。  相似文献   

3.
晋乘 《中国西部》2011,(21):75-77
2004年.冯小刚的一部《天下无贼》火遍大江南北,这不仅因为有天王偶像刘德华的加盟,同时葛优的幽默亦征服了观众。剧中葛优的一句台词“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更是深入人心,已然成为当下无论是政府高层还是街巷百姓的共识。 西部人才现状 西部地区各省份现有人才供给不足,而且层次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分布很不平衡。  相似文献   

4.
梁山灯戏     
梁山灯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史料记载,梁山灯戏早在明代正德年间就从民间的“玩灯”和“秧歌戏”母体脱颖而出,距今有近500年历史。2006年,梁山灯戏被成功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陈曼 《走向世界》2007,(7):84-87
黄晓明在《夜宴》饰演的太尉主子殷隼,缠绕在亲情与欲望之间,从毫无心计到参与权谋争斗,是一个亦正亦邪的角色.虽然台词也只是寥寥数语,但却以绝对优势的票数领先葛优,成为网民们在这部戏里最期待的演员.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情省力》2007,(4):45-46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一般人习惯认为,黄梅戏发源地是安徽,这是不确切的。黄梅(县)本身就在湖北,不过,是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地区。一百多年以前,这里流行“黄梅调”也叫“采茶戏”。这种小戏中的一个支派逐渐东移,在安徽安庆地区成了气候,形成了后来的黄梅戏。[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里,你或许会时常为漯河肉联厂的“双汇”火腿肠的“省优、部优、葛优”的精彩广告听吸引,并发出会心的一笑。然而,  相似文献   

8.
高韬 《环球财经》2010,(1):96-99
打一分钟电话花人民币10元,算不算贵? 相比葛优“神州行、我看行”的两毛五一分钟,确实贵。但如果几分钟的电话能挽救数百人性命呢?  相似文献   

9.
胡为真接任台湾“国安会秘书长”一职,对照两岸60年风风雨雨,正可谓印证中国老祖宗的一句俗谚:“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相似文献   

10.
赌博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赌博古称为“博戏”,字面理解有娱乐怡情、“戏而取人财”之义。虽然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以及伦理道德一直在谴责赌博,但这拗不过人们好游戏、好投机的天性。  相似文献   

11.
屯堡之魂     
《中国西部》2006,(10):82-87
很多人知道“屯堡人”,是从知道“地戏”开始的,我也不例外。天龙屯堡小有名气的地戏脸谱雕刻师刘廷武对我们说:“不知道地戏就等于不知道电堡人,地戏是屯堡人的魂。”“地戏”,顾名思义就是在田间地头演的戏,也可理解为不搭戏台在平地  相似文献   

12.
王曦 《新财经》2000,(3):59-59
人们不难发现,现在保暖内衣成了第二个“补钙品”!从南极人请葛存壮、葛优、徐帆,到俞兆林请香洪明星郑少秋,你一句“南极人不怕冷”,我一句“俞光林真厉害”,保暖内衣同样也想利用名人的力量来给自己做宣传。业内人士分析说,广告是为了造势,而厂家动得这么早,是因为今冬保暖内衣在全国范国爆发大战已成定局,上百家内衣厂家纷纷扮身其中欲抢先机,怎一个“拼”字了得!  相似文献   

13.
汪相奇 《魅力中国》2014,(23):80-80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他笔下的人物性格迥异、形象丰满,深受读者的喜爱。其中的故事有很多被搬上戏曲舞台,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戏曲常演的剧目中多以“三国戏”、“宋代戏”、“明代戏”、“清宫戏”较多,而越调剧团在河南“三大剧种”中又以擅演“三国戏”而闻名全国。由此而被人美誉的“河南活诸葛--申凤梅”就是越调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吊孝》、《斩关羽》在这三出戏中都有张飞的出现。熟悉戏曲的观众都很喜欢张飞的性格,他粗狂、鲁莽、傲慢;而又粗中有细、勇而有谋、嫉恶如仇、嗜酒如命;但凡有违桃园结义的事他是决不妥协。他的另一面颇有女性的‘娇柔、妩媚’的可爱之处。就我在三出戏中饰演的张飞,谈谈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徐琳 《魅力中国》2013,(17):82-82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高梆”、“靠山黄”、“土梆戏”等,是清初大一统“梆子腔”的一个支系。18世纪前期开始嬗变,约在嘉庆年间,基本形成以板式变化为音乐主题形式的梆子戏。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欢迎。“唱”在豫剧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演员揭示人物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5.
曲韵 《魅力中国》2014,(4):122-122
观众在欣赏一台大戏的时候。往往会评价某某个演员不但唱的好、演的好,而且在没有“做戏”的时候也很有“戏”,某某个演员却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游离于戏外,太不会“做戏”啦。虽然说观众不会用专业术语来表达意思,但是却很直白地提出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命题。即:演员一定要较好地处理好舞台表演中的空白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扑克的故乡。中国自汉代就发明了一种叫做叶子戏的纸牌游戏。据传说,大将军韩信为了使士兵减少乡愁,在军中发明了一种供娱乐用的纸牌,因其只有树叶大小,故称之为叶子戏。由此叶子戏成为古代扑克的雏形。我国的叶子戏以天文历法为基准,牌分“以、像、四、时”4类,与扑克中的4种花色同出一辙。叶子戏大约在13世纪传入欧洲,经过数百年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梁志坚  尚云 《新财经》2001,(1):66-69
前不久,市场爆出惊人消息:产品生产.市场分销.广告投入累加已高达数亿元人民币的“南极人”牌保暖内衣居然分属数家厂商。而且前没有一家持有国家工商局颁发的商标注册证书。也就是说,包括知名度最高的“葛优.徐帆”版持有人——上海南被人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也难以要求国家工商部门按《商标法》进行反侵权保护。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南极人”能够称得上是真正合法的,也没有一家是侵权假冒产品。  相似文献   

18.
方方 《魅力中国》2014,(6):91-91
河南曲剧是由民间小调和“高跷曲”衍变而成的,前后算起不过近百年的历史,正像山东吕剧、安徽黄梅戏、陕西眉胡戏一样,同属民歌体曲牌音乐,或日“曲牌联缀体”音乐剧种。据史料记载,曲剧的前身是在清乾隆时期的民间说唱艺术“牌子曲”的流传中。衍变为以民俗娱乐活动踩跷而歌德“高跷曲”。而后解脱高跷逐步走上高台,又经过吸纳民歌小曲小调发展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高台曲”。  相似文献   

19.
一年多来,“品聚书吧”时常出现在济南文化名人的嘴中。微信朋友圈里的“老济南”作家牛国栋1个月来传了大堆照片,絮絮叨叨地说:“一会儿是品聚的读书讲座,一会儿是品聚的世界名琴展,济南到底怎么了?这么多文艺聚会几乎看不过来、去不过来。”不久,著名作家刘玉堂又去这个地方做了场“戏里戏外”的讲座……笔者常在“朋友圈”看到朋友一会儿发布“作家阿莱到品聚书吧”,一会儿发布“画家王国瑜谈论怎么欣赏油画”……品聚书吧好像成了人人谈论的常见词。  相似文献   

20.
现在互联网这么方便,对于我这个本来就不爱看书的人来说,看书纯粹属于一种被动行为,我知道这不是个好习惯,可是没办法,互联网把我给“毒化”了。即使我选择读一本书,也会先上互联网看看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就像葛优在一个广告里说的那句台词“上饭馆,哪家人多我去哪家”。对我来说。选择读一本书的理由就是越多读者说那本书好,我才会去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