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贵元 《发展》2006,(8):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和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警惕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应当把公路建设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民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下大力气,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县、乡、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全力支持交通部门实施好牧区通村公路建设.促进牧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长期以来,果洛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差的问题一致是困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群众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对公路建设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发展对公路建设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子长县结合县情实际,2007年确定了"将扶贫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以扶贫开发重点村为载体,以整村推进为抓手,有效整合捆绑各类涉农资金,集中力量连片开发,从根本上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把扶贫重点村建设成设施完善、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文明进步、经济繁荣、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和"建一村、亮一点,建一线、亮一片"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4.
王凤珍 《特区经济》2006,213(10):207-209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要求,对中部地区农村来说,营造文明乡风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本文以安庆为例,分析了近年来中部地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上取得的重大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中部地区农村立足本地实际,重在建设,探索乡风文明建设新思路,开拓农村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境界,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5.
马国良 《发展》2007,(1):126-127
当前,民族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还处于自然发展阶段,妥善解决"三农"问题任重而道远.为了解民族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探索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对广河县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这一问题的关键在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进展状况如何决定着全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以甘肃省为例,紧扣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对甘肃省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了系统评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适宜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客观分析民族地区的现状,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发展,应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点。所以,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把握好一个"文化适应"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对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和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健 《当代陕西》2007,(1):42-43
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我们商南县来说,当前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坚持把科学规划、试点示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二是要坚持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三是要坚持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四是要坚持把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在具体工作中,将遵循四项原则,健全三项机制,处理好三个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  相似文献   

10.
崔旺来  刘俊  闫莉娜 《发展》2007,(11):99-10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实践证明,实现村民自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规范、合法的村规民约.  相似文献   

11.
孙静  孟慧 《北方经济》2006,(15):25-26
在民族地区的内蒙古,"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牧"(牧业、牧民、牧区)问题.在现阶段"三牧"问题,即草原荒漠化加剧,牧业增产不增收、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牧区经济发展落后,是影响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巨大障碍;化解"三牧"问题,是新农村牧区建设的核心和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牧区实施以草畜双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草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把集体草地经营权承包给牧民,牲畜作价归户,实行牧民家庭经营.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牧民的积极性,推动了牧区经济迅速发展,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家庭承包责任制虽然调动了牧民个体的积极性,但是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畜产品销售困难、畜牧业生产资料供应无保障、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不畅以及畜牧业生产中的技术指导缺位等问题,已成为个体牧民无法回避而又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果不能把牧民有效地组织起来,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实现分散、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就无法实现畜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3.
牧民增收不仅关系到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稳定,也关系到广大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长远之计。牧民增收困难,是当前牧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年来,玉树地区通过牧业结构调整、开展劳务输出、实施扶贫开发等措施,牧民收入有了一定的增长。但与省内其它地区相比,牧民增收仍然缓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强化玉树地区牧业的基础地位,发展牧区经济,建立增加牧业投入、提高牧民收入的长效机制,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谊鹃 《改革与战略》2011,27(8):103-105,156
经过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畜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固有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民族地区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资源利用的有限性以及信息交流的障碍,并指出了应通过发展特色、政府特殊扶持、产业化以及引导牧民定居和加大城镇化建设等方式,促进民族地区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曾建波 《中国西部》2014,(38):113-113
<正>这种银政、银企、银农四方共赢的运作模式,得到了农户和政府的一致好评。一直以来,农行阿坝分行都十分注重支持牧民新村和新农村建设,以信贷支持方式全面介入牧民新村和新农村建设。红原县是以藏族聚居为主的纯牧业县,长期以来,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生产落后、生活困难。2001年,红原县支行注入600万元的新村建设项目贷款,支持瓦切牧民新村建设。一年后,一个初具城镇化水平的牧民新村在水草丰美的瓦切草原落成,文化馆、足球场、健身活动中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提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达地区县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自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着几大障碍.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好的条件,致力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龙头企业,多方筹措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农民.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总体供给与需求之间分析为基础,认为当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格局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问题.农业产能过剩不仅表现在总量上,而且表现在结构上.笔者提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供给侧改革要重视解决和防范产能过剩问题,要在发展思路和战略上创新,围绕大市场、大产业来勾画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及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欠发达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建工作,对巩固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地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必须在正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建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全力推动欠发达地区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以来,全国许多地区和有关部门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