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准地价调整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重庆市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调整基准地价的技术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市场地价结构分析,认识地价结构特点,测算地价结构系数;二是通过土地收益动态分析,认识级差收益变化特点,修正级差收益分布模型,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以重庆市为例,提出了基准地价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2.
城市基准地价合理性判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目的:考察分析北京市等32个大中城市间基准地价与相关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联系及其与之相关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方法:逐步回归和序列化比较.研究结果:针对城市基准地价相对独立的特点,运用上述两种方法,揭示影响不同类型城市基准地价的敏感性因子及其规律,判别可比性区域内不同城市间的基准地价水平是否合理及具有区域可比性.研究结论:为解决区域基准地价平衡问题和与之相关的土地利用问题提供宏观统计依据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3.
城市基准地价评估中的容积率修正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积率是基准地价评估中最重要的修正因素之一,通过比较现行的几种容积率修正方法,并结合研究项目的调查资料,对基准地价评估中的容积率的修正及其修正方法的选择和修正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运用回归拟合的方式建立了容积率与地价的相关函数,在方法应用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四川省广汉市 7个小城镇开展的基准地价评估工作 ,对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路线和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 ,以期对解决小城镇基准地价评估工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镇基准地价更新中级别范围调整问题,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提出运用地统计学中的Kriging空间插值法进行级别范围更新,对已交易地价样点数据进行结构、趋势以及半方差函数等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样点呈正态分布;方向变化趋势明显;具有高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全局趋势明显,可较好地对整个区域进行插值预测.通过构建Kriging球状插值模型对商丘市市区商业用地的地价空间分布进行计算模拟,生成数字地价模型.结合专家经验、市场资料以及城市规划方案对级别进行修正和验证,得到新的基准地价级别范围.  相似文献   

6.
在评述国内外基准地价更新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国内目前基准地价更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监测点地价测算地价指数,以更新基准地价的新思路.以南京市为案例,利用原土地定级资料、基准地价资料、地价监测点体系信息和土地市场资料,结合国家城镇估价规程,通过测算监测点的地价求取地价指数,进行基准地价更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关于基准地价中土地利用类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准地价是土地管理中的经济杠杆之一,其土地利用类型的定义对于新《土地管理法》的贯彻有很大作用。本文从我国土地利用的实际出发,参考国外的经验,讨论了目前基准地价中土地利用类型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镇基准地价更新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基准地价都面临着过时的问题,基准地价的更新成为当前土地评估工作的重点而被提到重要议程上。就基准地价的更新问题提出一个概述性的工作方案,对主要分析模块的流程以及模型做了必要说明,便于采用计算机编程处理,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涉,造成评估结果的偏差。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介绍大洼县2015年基准地价更新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在空间和时间维度对其结果的科学性进行分析,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将2015年基准地价更新成果与2009年基准地价进行比较,分析了2015年大洼县基准地价更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基准地价调整探讨——以重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庆市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 ,调整基准地价的技术途径有两条 :一是通过市场地价结构分析 ,认识地价结构特点 ,测算地价结构系数 ;二是通过土地收益动态分析 ,认识级差收益变化特点 ,修正级差收益分布模型 ,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 ,以重庆市为例 ,提出了基准地价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结合编制《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和《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中“制图标准”部分,分析制图标准研制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阐释制图标准的服务定位、地图基本属性、内容体系、要素图式符号等主要技术观点。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研究结果:制图标准是在深入分析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和借鉴其他相关制图规范的基础上确定的,满足标准化工作的要求和目的,具有技术上的科学性、规范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研究结论:制图标准的制定,规范了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成果图件编制,深化了成果图件对土地整治规划思想的表达,保障了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工作的有序实施,促进了市县两级土地整治规划成果图件的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应用资源环境经济学理论,研究设计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及其测算方法,定量测算重庆市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研究方法:定量评估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2007年重庆市耕地资源价值为94.45元/m~2,其中经济产出价值5.33元/m~2,社会保障价值7.35元/m~2,发展权价值34.01元/m~2,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价值35.63元/m~2,生态环境价值12.13元/m~2。重庆市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应为3.92元/m~2·a。研究结论:耕地资源价值涉及个人与社会2个权利主体,包括经济产出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发展权价值、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价值和生态安全价值5个方面。制定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是凸显耕地价值,有效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的关键。由于部分耕地资源价值已在市场交易中得到补偿,部分价值被耕地盈余区的耕地使用者享有,因而耕地保护补偿标准不是按照耕地价值进行完全补偿,而是对耕地保护机会成本损失的综合补偿。  相似文献   

13.
房屋出租资料是城镇基准地价评估的主要依据之一,遇到的问题也最多。本文就利用房屋出租资料评估基准地价的几个要点进行了探讨,如收集有效可靠的样点资料,正确的评估方法与步骤,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14.
征地补偿标准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国内外论述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认为当前我国征地补偿标准的改革方向在于:从农地产权和价值功能等人手,分析征地补偿标准构成,重构征地补偿标准体系;顺应市场经济潮流,建立按价补偿的思路;不区分公益和非公益用地,建立统一的征地地价体系;突出区域因素对征地补偿标准的影响,建立与区域差异相协调的征地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以扬州市区为例,将互联网地价数据与AMM模型理论地价进行同径、圈层及邻域比较,实现土地经济效益的快速判断;基于外部性理论对低效用地成因进行研究。研究方法:空间插值,叠加分析,间断点分析。研究结果:(1)研究区土地经济效益呈半“W”梯度同心圆分布,可分为内、中间、外三个圈层,中间圈层东南及西南片区为城市低效用地集中分布区。(2)研究区土地经济效益存在不同性质突变点,学区、环境等经济突变点表现为河流、道路等;城中村、拆迁安置区等社会突变点表现为主干路。研究结论:(1)单中心城市土地经济效益呈圈层分布,土地经济效益区可划分为集约均衡区、低效用地区、过度集约区,分别与内、中间、外圈层相对应;(2)城市低效用地是经济外部性(学区、环境)和社会外部性(城中村、拆迁安置区人群集聚)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采取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改善区域社会结构等措施提升低效用地经济效益,进一步推动城市土地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6.
耕地资源价值探讨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7  
研究目的 :构建自然资源的价值论 ,界定耕地资源的价值内涵 ,最终实现耕地资源价值重建和耕地保护的目的。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论 :耕地保护问题的关键在于把耕地资源总价值纳入耕地经营收益中 ;国内外对耕地资源价值的研究存在着价值范畴不清和耕地资源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尚未建立的问题 ;使用价值是哲学价值在经济学中的表现形式 ,效用是使用价值的抽象 ;修正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是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价值论 ;耕地资源总价值不等于经济价值 ,耕地资源总价值包括可以用货币衡量的价值和不能用货币衡量的价值 ,其中可用货币衡量的价值不仅包括经济价值 ,还包括生态价值、社会价值、认识价值的生产价值、道德价值的生产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17.
根据《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技术规范》的要求,针对现有地价监测点存在的问题,运用地统计学的理论,利用空间插值充分挖掘地价监测点中的隐含信息,将地价监测点内插生成数字地价模型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武汉市地价动态监测中,利用收集的资料建立武汉市数字地价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实现地价监测在地价时空分析、基准地价更新、地价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在资源环境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下,针对中国现行三种征地补偿标准的不合理性展开综合考察与评价。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与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现行征地补偿标准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第一,未能准确反映私人物品基础之上的耕地价值;第二,对于耕地公共物品属性认识不足,试图以建立社会保障的"成本"计算征地补偿的社会保障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重大偏误。研究结论:提高补偿标准,改革征地制度,调整失衡已久的利益分配关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国内外相关领域重要研究成果的概括.对土地增值的含义、土地增值收益的形成机制、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与测算、土地增值管理工具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土地自然增值是社会经济进步的结果,是研究关注的重点,土地增值在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分配则是研究的难点。我国土地增值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表现为土地产权界定不清晰。土地增值收益流失、回归途径缺乏;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农民权益受损;土地租、税、费体系不合理。未来应加强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和管理的实证分析、分类研究;必须加强基于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产权理论、土地租税理论和土地增值收益管理理论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