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又一位中国日化企业"出嫁"了!10月2日,世界日化巨头德国拜尔斯道夫以约合3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丝宝集团旗下的日化核心资产,陪嫁的是丝宝旗下的四大品牌——三大洗发品牌舒蕾、顺爽、风影,一个护发品牌美涛。  相似文献   

2.
作为德国拜尔斯道夫集团在华子公司拜尔斯道夫日化(中国)的灵魂人物,吴勇男奋斗大半生的事业,就是为中国消费者创造美丽并与更多的人分享美丽.在他的领导下,舒蕾、美涛、风影、顺爽四大日化品牌尽管遇到外资的并购,但并没有偃旗息鼓,相反都焕发了全新光彩,品牌声誉和价值不断提升. 虽然身居高位,酷爱营销的吴勇男仍然喜欢身体力行,中在第一线.近段时间,他正在拍摄一部传播"舒蕾"品牌的微电影《让爱成为永远》,台湾MV教父林锦和与曾担任电影《梅兰芳》御用美术指导的徐连伟加盟,豪华阵容让这部微电影的份量迅猛提升,直逼大制作电影.  相似文献   

3.
进入2008年,当一些人在议论中国出口总额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时,“德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被认为是“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最近,德国机械及设备制造协会宣布,德国机械制造业出口继续占据世界第一的位置。德国制造之所以称霸全球,在于德国人震惊世界的科技奇迹。德国靠化工、电器、光学等新工业产品赢得了市场,其工业基础就是“制造科技”,是“传统+科技”助“德国制造”畅行全球。  相似文献   

4.
中美商会近日发布的《2008年度美国在华企业白皮书》显示,在中国投资的美国企业持续看好中国作为其投资目的国。89%的公司表示,对未来5年在中国的发展“乐观”或“谨慎乐观”。进入中国市场仍然是在华经营的美国公司的主要目标和战略。《白皮书》对中美两国政府应该如何加强两国间的经贸关系、改善商务环境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中美商会认为,中国应该继续保持并加速营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  相似文献   

5.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标志着全球各地的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中国新商机。时至今日,虽然大部分财富500强企业在中国都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但随着跨国企业建立并实施其发展战略,吸引和留住人才成为困扰在华外企的首要问题,同时人才的保有也成为外企登陆中国市场的关键成功要素之一。可见,不管是在全球市场,还是在世界第四大经济主体—中国市场,人才管理仍然是跨国企业必须面临的首要挑战。  相似文献   

6.
积极行动起来,为提高乡镇企业产品质量而劳力奋斗──中国百家乡镇企业质量倡议书(1994年6月27日)进入九十年代,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性大市场日趋形成。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复关”的临近,中国的企业界迎来了向市场经济“转轨”、与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7.
中国拥有大量勤劳、尽心尽责和低收入的劳动力,他们努力工作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中国政府注重全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生育”等政策减缓了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这对减少失业率具有重大的影响。中国几乎占世界人口的20%,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纷纷看好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迅速进入中国市场与中国企业合作,帮助他们实现现代化和扩大规模,而这些国外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占领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8.
日本企业一直凭借精细化管理与出色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称雄世界。然而,精细到极端则成为僵化,败走中国家电市场的“三洋”就是典型代表。20世纪80年代,“三洋”“日立”“松下”“索尼”等品牌随着日本电器风靡中国成为广大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品牌。然而,随着欧美企业大规模地涌入中国市场和中国国产品牌的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9.
童盈 《经营者》2010,(3):62-65
联合利华全球首席执行官波尔曼曾对媒体说:“要想在全球成功,就必须在中国先取得成功。”在华国际企业在经历了金融风暴的涤荡之后。不约而同地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达成了以上共识。2010年开年以来,观察国际企业在央视的广告投放,不论是央视的招标段,还是春晚和冬奥会等大型项目,都反映出国际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十足信心和更多的关注与投入。  相似文献   

10.
《中外管理》2007,(6):14-14
“中国企业国际化!走出去!带进来!”本刊自2006年展开“管理全球行”活动,数次赴日考察研修之行后,矢志于陪伴中国企业与世界三大管理模式零距离。2007年4月10—22日,首批前往德国考察的企业家们满载而归!  相似文献   

11.
残酷竞争中的星光点点 喜忧参半的本土日化业现状 张建国:日化企业作为典型的快速消费品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国内多家曾经盛极一时的本土品牌都被外资收购,比如,大宝被强生收购,丝宝集团与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合作,上海牙膏厂与联合利华合资,"小护士"被欧莱雅收购,等等不一而足,本土品牌的发展空间受到了空前的挤压.那么本土品牌为什么节节败退?在未来的时间里还有多少生存空间?如何才能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今天我们请到立白集团副总裁彭玉冰博士和柏明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副总经理周良文先生,一起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中国在增效节能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众领域有许多发展机会,因此我们全力支持在华扩大现有市场覆盖,推动全面业务创新,拓展新的市场领域。”  相似文献   

13.
《东方企业家》2008,(4):16-16
世界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商SAP公司近日宣布,该公司亚太区2007财年业绩取得了创纪录的增长,为全球各区域之最。同时,SAP亚太区新任总裁纪秉盟宣布,该公司2008年将增加中国市场的投入,再建立5家分公司,使SAP在华分公司数量达到8家。  相似文献   

14.
一、跨国啤酒企业在华发展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许多啤酒品牌就开始抢滩中国,尤其是90年代后洋啤酒的“大举入侵”更是显著,仅在1993年就有60多家跨国公司挟巨资、技术,以及国际知名品牌来开垦中国这块“酿造业最后的处女地”。而经过几年的“战火硝烟”后,大部分公司被淘汰出局了。然而,由于中国市场的诱人潜力,许多境外啤酒巨头一改往日的作风,又卷土重来。大体上,跨国啤酒企业在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而由于前两阶段与后一阶段有着明显的差别,有人也将它们归为一个阶段。第一阶段:洋品牌启动啤酒市场阶段时间:上世纪80年代初到9…  相似文献   

15.
评选说明     
界定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与社会系统中的新角色、新地位,识别跨国公司2012年度在华发展趋势是我们制作“跨国公司本土化指数”榜单的目标.今年在样衣企业的选择上,我们将财富500强作为重点考察目标,在兼顾行业特性、细分市场冠军的基础上,筛选出100家在华发展最具代表性的跨国公司作为指数企业,通过对它们的本土化评价全面反映跨国公司整体在华发展的实力与运营现状;并重点推出“本地创新20强”,表彰那些“为中国而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入世在即,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新时代即将到来。面对新形势,企业应真正做到坚持三个倾力: 一、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倾力于确保、开拓国内市场 中国乃是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开发潜力异常巨大,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均极力向中国扩展商务,力争在巨大的中国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曾直言不讳地讲,“只要在中国商场上占有了领先地位,就等于抓住了世界市场的牛鼻子”。作为国内企业,理应凭借既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时机,把巩固、开拓国内市场作为第一要著,在国内市场之地位得以稳固,并实现持续…  相似文献   

17.
群山 《上海企业》2004,(2):39-41
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和巨大的潜在市场,正产生对外商强大的投资与经贸吸引力。然而,在外资投资新一轮热潮中,也出现外企“逆动”新行为,值得我们的企业和有关方面高度关注。专家指出,当前外企在华出现的贸易垄断、相互结盟、资本转移、本土挖才和技术壁垒等五大“逆动”行为,已在经贸、投资与技术产权等领域,形成对中国企业新的竞争压力,并给中国经济长远与安全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应对外企在华“逆动”行为,至关重要的是加快提升中国企业相应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该文运用邯钢“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验,即市场──倒推──否决──全员于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从新产品开发的有效市场需求确定的市场价格出发,倒推出生产该产品的目标成本,然后实行全员成本否决管理,是提高新产品开发成功率的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1978年,谢国民拿到了深圳市“001号”中外合资企业营业执照。与此同时,他还与世界著名农牧企业美国大陆谷物公司合资,共同建立了正大康地有限公司,成为深圳特区最早和投资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1982年,正大集团又相继在珠海、汕头领取了“001号”在华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执照  相似文献   

20.
潘明军 《经营者》2013,(18):156-158
越来越多本土企业重视零部件产品的质量及可靠性,而这也给拥有很强技术实力的加拿大零部件企业带来了很强的入华市场动力 “放弃中国,等于放弃大半个世界”。这几乎是世界上每一个做生意人都懂的道理。加拿大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安大略省驻华代表宋毅军同样这么认为。他在中尉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帮助加拿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在中国寻找商机。 目前,拥有350家汽车零部件厂商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在拿球l7个城市设立了驻外代表处,而仅在美国和中国同时设立了两个代表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