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不行使自己的权利持续到法定期限届满,就丧失了要求人民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权利人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义务人履行义务,法院也应受理,但在查明无延长时效的理由后,应以时效届满驳回起诉。也就是说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免除了受法律强制履行义务的责任。但是,义务人自愿履行义务的法律并不限制。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在现实生活中,债权人或者疲于经营,或者怠于行使自己的权利,使得债权超过诉讼时效的现象时有发生。债权超过诉讼时效时有什么补救措施呢?通常的做法是重新达成还款协议。那么,超过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权利的行使期限问题,在民法上就是时效问题。由于时效制度相当复杂,下面只介绍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几个问题。一、普通诉讼时效。就是权利人在2年内不行使对他人的请求权,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什么是“对他人的请求权”呢?举个例子说,王某借了一笔钱给张某,王某就是债权人,对张某享有债权请求权。如果到期后张某没有归还这笔欠款,王某有权要求其归还,或者通过法院强制其偿还。但是,如果欠款到期后的2年间,王某没有对张某采取任何催讨措施,也没有提起诉讼,王某的请求权将失去法律的…  相似文献   

3.
路光仁 《经营者》2001,(6):41-41
<正>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往往会产生很多的"三角债",在以往的法律、法规中对此无明文处理办法,这使得很多债权人在明知债务人对外也享有到期债权而不行使索要时,自己也束手无策,使自己的合法权益无法保护。为切实保护这一部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此作出了明确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这在法律上称为"代位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郭玉  武静 《企业导报》2013,(7):185-185
债权人的代位权指债权人为了保全其债权,而于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而害及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得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属于债务人权利的权利。本文对行使代位权将对债权人、债务人及次债务人产生何种影响都进行了分析,以期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债权人的代位权。  相似文献   

5.
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致使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受到危害,我国<合同法>设置了保全债务人责任财产的法律制度,具体包括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和债权人撤消权制度.其中,债权人的代位权着眼于债务人的消极行为,指当债务人享有对第三人的权利而怠于行使,致使其财产应能增加而未增加从而危害债权人债权实现时,债权人可以代位行使属于债务人的权利,以增加债务人的财产使债权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6.
刘允岩  郑小维  宋金奕 《活力》2010,(11):52-52
一、代位权法律效力的理解所谓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关涉其财产权益的对第三人之权利,削弱自己的资信状况。并存危害债权之虞时.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考虑,得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次债务人)之权利的权利。代位权之设立使得债权人能够防止债务人责任财产的消极减少.即防止其财产应能增加而不增加。  相似文献   

7.
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的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依诉讼程序保护其权利的可能性的民事法律制度。诉讼时效起源于罗马法。依罗马市民法,诉权不因时间之经过而消灭,但审判官所与之的诉权,则原则上必须于一定期限内行使,于是就有了所谓的永久诉权与有期限诉权之分。诉讼时效届满,涉及到诉讼时效的效力。诉讼时效的效力,是指时效期间届满后所发生的法律后果。目前从世界各国民法关于诉讼时效的效力规定来看,可分为三种:一是实体权消灭主义,即将诉讼时效的效力规定为诉讼时效届满后直接消灭实体权。二是诉权消灭主义,即时效届满后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当前 ,以货款为主体的企业间资金拖欠现象不断蔓延、日益膨胀 ,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即你欠我、我欠他、他欠你的债务链 ,不少企业被债务所困 ,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 ,甚至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靠法律保护自身权益 ,是企业追收货款应该重视的问题。然而 ,有一些企业由于对有关法律法规认识不深 ,步入法律误区 ,在依法清偿债务时不行使或不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以致法律不予保护或保证债权的足额清偿。本文对此问题作粗浅的分析探讨。一、误区之一 :官司胜诉 ,万事大吉债权人通过诉讼手段来清偿债务 ,当人民法院依法判…  相似文献   

9.
论代位权     
徐光泽  孙学财 《活力》2011,(9):36-36
所谓代位权,是指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关涉其财产权益的对第三人之权利,削弱自己的资信状况,并存危害债权之虞时,债权人为保全其债权考虑,得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对第三人(次债务人)之权利的权利。代位权之设立使得债权人能够防止债务人责任财产的消极减少。即防止其财产应能增加而不增加。  相似文献   

10.
陈希 《活力》2005,(12):116-116
所谓“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依法享有的为保全其债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属于债务人权利的实体权利。当债务人息于行使属于自己的权利而影响债权人的权利实现时,该债权人可依债权人代位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已经处分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时效利益也就是义务人虽然知晓权利人的权利也可以拒绝履行的利益。与之对应,义务人仅仅承认权利人权利的存在是不够的,只有做出了“愿意履行义务”的表示,才可认定为时效利益的抛弃。因为短期时效的制度设计本来就不是基于义务人不知权利人的权利或者忘却了其是否已经履行了义务。  相似文献   

12.
现行法律对商标、专利、担保、经营管理、破产申报、经济索赔、复议诉讼等规定了诸多法定期限,一旦超过此期限,企业将丧失相应的法定权利.笔者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经常获悉一些企业经营者由于对法律规定的特殊期限不够了解,导致超过法定期限而丧失权利,并由此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笔者拟将与企业有关的法律期限做一归纳,以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及时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债权人的撤销权,又称撤销权或废罢诉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为的有害债权的行为,得申请法院撤销的权利。债权人的撤销权与代位权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债的保全制度,这是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它为维护债务人的责任财产从而确保债务清偿提供了制度基础。撤销权行使的司法实践表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远比法律规定要复杂得多,因此,必须正确、深刻地理解法律,准确、灵活地运用法律。  相似文献   

14.
李豪 《民营科技》2012,(7):212-213
我国法律关于民事诉讼时效期间计算的表述为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当侵权行为持续存在,而权利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后超过两年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如果简单机械地适用诉讼时效计算规则,将不利于制止侵权行为的存续发展,导致权利人的权利一直处于被侵害的状态。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应针对持续性侵权行为的特殊性,将其分割为不同的阶段分别适用诉讼时效规则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15.
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者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的,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这就是我国票据法律制度中关于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基本规定。本文从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性质、票据权利丧失的法定原因,即票据时效届满或手续欠缺、行使利益返还请求权的当事人、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的行使方式、利益返还请求权的举证责任等方面论证了票据利益返还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合同法》规定,债权人的撤销权以诉讼方式行使,其行使范围应当以债权人的债权为限。此处"债权人"作何理解?若有多个债权人的情况下,是全体债权人还是行使权利的特定的债权人?笔者认为以全体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实属不妥,那么以行使权利的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又作何理解?本文正是从解决这两个问题出发,提出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诉讼请求范围。  相似文献   

17.
朱军华 《公司》2002,(1):43-44
现行法律对商标、专利、担保、经营管理、破产申报、经济索赔、复议诉讼等规定了诸多法定期限,一旦超过此期限,企业将丧失相应的法定权利。这里将与企业有关的法律期限作一归纳,以使企业及时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一、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期限1有关商标方面的法律期限1商标有效期: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2商标续展期: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6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宽展期满仍未提出申请的,注销其注册商标。每次…  相似文献   

18.
土地所有权是由法律赋予的,权利人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和行使权利。从罗马法以来,所有权就一直被当作一项最完全的权利,其关于所有权的基本原则是:所有权的权利尽可能不受限制和给予个人行动的主动性以最大限度的自由。但是,同样是从罗马法以来,各国(地区)民法都没有把  相似文献   

19.
优先权,是指由法律规定的特种权利人享有的优先受偿的权利。优先权在罗马法中为特定债权,具有从属性,随债权转移而转移。后来各国在继受罗马法的基础上,对优先权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法国和日本继承的较多,分别在各自民法典中设专章对优先权(先取特权)予以规定,其中,就债务人不特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是人的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权利,摄影作品中的权利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客体,属于著作权范畴。现实生活中,行业的潜规则严重干扰了权利人对自己权利的享有和保护,照相馆是否对其拍摄的照片底片享有知识产权?作者将在分析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对照相馆所拍摄相片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