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内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内部控制与内部公司治理尽管在概念表述上存在差异 ,但总的来说 ,都认为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主要解决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和约束问题 ,以防止董事或者经理侵害公司及股东的利益。一般认为 ,公司治理包括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所谓内部公司治理或称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监控机制 ,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等组成的用来约束和管理经营者的行为的控制制度。所谓外部公司治理或称外部监控机制 ,是通过竞争的外部市场 (如资本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市场、兼并市场等 )和管理体制对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2.
孙玥  戴志敏 《企业经济》2003,(3):188-189
一、机构股东积极主义的历史柏利(Berle)、明斯(Means)曾在1932年发表的《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权》中指出:在现代公司中股东尽管是公司的所有者,但通常却不是决策的制定者,决策的制定权经常被管理者所掌握。管理者作为代理人,其自身的利益不可能和股东的利益完全一致,那么企业中就需要一系列的机制对管理者进行激励和约束。这些机制通常包括两部分:内部控制机制以董事会监督、大股东监督为主;外部控制机制则是由于公司控制权市场以及经理人市场的存在而形成的对管理者的约束。传统上认为,由于现代公司的股权分散化,使得单…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面向市场、健全经营机制,并建立强有力的内部约束机制,来监督和保障企业经营机制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可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机制,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规范有效。 一、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代企业制度这个名称是我国创立的,类似于国外的现代公司制度;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公司所有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效益进行监督、控制的一整套系统。实行公司制的现代企业,公司制内部治理结构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形成。在产权关系和职权关系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强化内部审计   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组织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企业必须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而内部审计正是这种约束机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强化内部审计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需要。具体表现在:   1.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要求加强内部审计监督。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公司的组织机构表现为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和监事会,从产权关系上看,股东会对董事会是委托代理关系,董事会对总经理授权经营关系。从职权关系上看,它们有各自不同的职权范围,形…  相似文献   

5.
对完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以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100多家大型国有独资公司为对象,调查研究了其董事会、监事会及相互关系.提出必须确立董事会的核心地位,科学界定董事会的职能和权力,引入外部董事制度,创建外部董事为主的超脱型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模式以及加强董事会的组织结构建设和董事的职业化建设;通过建立三个结合的监量模式,加强对监督对象的评价权,建立对监督者的监督激励制度,使外派监事制度系统化、科学化;就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监督经理层,监事会对董事会制衡机制设计,监事会董事会沟通机制设计等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传统委托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所有者是委托人、经理人是代理人。本文认为,所有者与经理人实际上都具有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双重身份,他们之间存在双向委托—代理关系,需要双向激励与约束。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实行经理人合同期望回填将是目前我国企业所有者与经理人双向激励约束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法人治理结构的涵义主要是指公司的股东、董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各自的权利、义务、责任和相应的聘选、激励与监督方面的制度安排等内容。法人治理的目标应该是促使公司经理行为与公司利益、公司股东利益相一致;建立有效的激励、监管与平衡机制。目前,我国1000多家上市公司以及许多非上市公司都成立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但是由于我国正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与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法人治理相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有:国有股权控制权不明确,没有明确谁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谁作为国有股的代表行使权力,形成国有股权虚置;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国有股权“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在董事会成员中以执行董事和控股股东代表为主,缺少外部董事、独立董事,难发挥制衡作用;董事会功能和程序不够规范,董事缺乏诚信义务,未能勤勉尽责,对董事缺乏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监事会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功能,经理层缺乏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还有如大量国有...  相似文献   

8.
张莉 《财会通讯》2013,(11):76-78
本文认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财务信息披露之间有着互动关系,二者相互影响。一方面,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公司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相互之间的监督制衡机制,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都影响着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另一方面,财务信息披露也对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起着重要作用。财务信息披露能简化公司内部治理问题,影响公司控制权配置,有助于评价和监督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工作,并有利于激励机制的推行。公司应利用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断优化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9.
一、内部治理现状 公司内部治理主要表现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这四方面。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关;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经理是公司的执行机构,是董事会的代理人;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它受股东大会的委托对经理和董事进行监督。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旦一方有问题,公司内部就需要治理。  相似文献   

10.
内部审计在企业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企业治理即公司治理,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去理解。通常我们指的是狭义的公司治理,即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  相似文献   

11.
一、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要求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特征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内部就产生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当双方存在着因目标不一致而产生利益冲突时,代理人为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委托人利益,便产生了代理问题。因此,这就迫使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激励和约束,使得代理人的行为符合其利益要求,尽可能降低代理成本,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激励与约束之间是相容而非对立的关系,激励和约束任何一方的过度都会导致代理成本的上升。  相似文献   

12.
建立和推行监事会制度,就是在实行政企分开,放手让国有企业自主经营的同时,强化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加强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约束和激励,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安全,推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党风廉政建设和班子的全面建设。外派监事会制度建立以来,监事会在不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的前提下,既严格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相似文献   

13.
根据代理理论,由于两权分离,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代理问题。上市公司从内部激励与外部监督来减轻代理冲突。内部激励手段主要是股权激励,而外部监督方式主要是外部审计。文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研究了股权激励、代理成本与外部监督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代理成本高的公司,更有可能选择高质量的外部审计;股权激励能明显改善内部治理机制,减小代理成本,从而降低公司对审计质量的需求。并且持股比例越高,公司对审计质量需求越低。  相似文献   

14.
今年6月,郑海航教授接受国务院国资委的委托,和他率领的戚聿东教授、吴冬梅教授等“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10人一起承担了《国有独资公司与国有控股公司董事会与监事会关系研究》的课题。根据委托方的需要,快马加鞭,加紧调研。在7、8两个月。他们完成了对宝钢、诚通、铁通、中国电子、新兴铸管。及乐凯、福马等七家试点公司的董事长访谈、宝钢和新兴铸管的二位外部董事的访谈、监事会工作局和三位监事会主席的访谈,通过多方位的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课题组的潜心研究,弄清了现状、问题。并形成了一些有意义的见解和建设性意见。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以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100多家大型国有独资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董事会、监事会及相互关系。提出必须确立董事会的核心地位,科学界定董事会的职能和权力,引入外部董事制度。创建外部董事为主的超脱型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模式,并加强董事会的组织结构建设和董事的职业化建设;通过建立三个结合的监督模式。加强对监督对象的评价权,建立对监督者的监督激励制度,使外派监事制度系统化、科学化;就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监督经理层,监事会对董事会制衡机制设计,监事会董事会沟通机制设计等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提出政策建议。该报告的三部分按照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建设、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建设、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与监事会关系建设将分三篇在本刊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15.
一、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概述 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和制衡机制,即通过建立一套制度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他是借助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来实现的内部治理。其目的是保证所有者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损坏所有者利益。受托经营和受托责任是构成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前提,但公司治理的目标绝不仅是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更不是追求内部人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监事会与监督职能实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指出我国董事会、监事会名义上平等的、平行的两元结构,实质上是弱监督权,强执行权,监事会的低效是必然的;进而建议尽快完善"公司法",将中国公司制企业的监事会界定为"由专职的和兼职的监事组成的、负责对企业领导层进行监督、对公司财务进行检查、审计、评估并实施内部控制的常设机构",将包括内部审计在内的监控权限与职能集中赋予监事会,以保证其代表所有者实施监督的权力的行使.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股票期权制度是公司制企业中强化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协调股东与管理人员利益的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我国国有企业在向现代公司制企业转换过程中,通过股票期权制建立起代理人的长期激励约束机制,是解决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经营者缺乏监督等问题,并且重塑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8.
石雅静 《价值工程》2021,40(12):78-79
会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会计监督存在监督权配置不合理和监督权实施不恰当的问题.重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和内部审计的会计监督治理结构,优化制度设计、预算约束、绩效考评等会计监督治理机制,有利于加强会计监督,进而有利于完善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涉及到包括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政府和社区等与公司有利害关系的利益集团。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的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者间的利益关系,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维护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制企业在决策、执行、激励和监督约束方面的一种制度或机制,其实质是确保经营者的行为符合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内部审计是指导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与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外部审计共同构成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