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晋之乘 《中国西部》2012,(18):52-58
对家在农村的孩子们来说,暑假是大自然的另一个称呼。无论是在田间地头干活,在菜园子里采摘豆荚,还是下河摸鱼捉虾,西部农村的孩子们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间。体验着有滋有味的别样夏日。在学校成绩不算好的孩子。在田间地头却是自信满满。他们也尝试着社会实践,打些小工、赚些小钱。也许只是一次给别人的补习,让学生也扮演了一回老师;也许在当地帮着“放哨”,却第一次触碰到社会的阴暗地带……  相似文献   

2.
白天在田间劳作,夜晚在乡村巡逻——他们普通得就是一介村民,但也可以“特殊”得身着“警服”,配备部分单警装备,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甚至协助破获命案。  相似文献   

3.
一个不能充分就业的大学生群体,遭遇就业难,或工作不稳定。又或尚在徘徊,被戏称为“蚁族”,缘于他们大多勤奋苦读考上大学,背负着家庭很高的期望,但在求职中却处处碰壁,他们从村到村(农村到聚居村),在大城市生存艰难。昔日的天之骄子,昨就沦为社会新底层?  相似文献   

4.
他们生活在农村,几乎家家有私家车;他们称自己的家乡为“村子”,却从来不羡慕“城里人”的生活;他们虽是农村户口,却有和城里人一样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5.
今年,在重庆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这些“放弃者”大多是西部地区的农村学生,他们选择在高考之前“放弃高考”,好比运动员在开赛之前群体性缺席。事实上,很多农村娃在上高中前就已经退出竞争了。高中前“放弃”一批,高考前再“放弃”批,难怪大学校园里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了。  相似文献   

6.
“雨露计划”是国家新时期以来专门为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提供就业技能培训的一一项富民措施,其目的足通过对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贫困群众务工或创业提供智力支持,从而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农村合作经济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我国广大农民由于对“大锅饭”心有余悸,一度“谈合色变”。但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合作经济并不因此而隐姓埋名或停止发展,他们还是我行我素,以种种不同的更加精神的新姿态阔步前进在商品经济的新行列,近年来,广大农村合作经济呈现出一种锐不可挡的前进趋势。  相似文献   

8.
晨风 《当代陕西》2009,(6):14-14
一位女大学生应聘为“村官”,她的父亲跑到女孩所在的村,一定要把她拉回去。父亲的理由很简单:“好不容易考学跳出农村,为什么又要回来呢?”这种想法在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中很有代表性。很长时间以来,许多农村学生高考的直接目的,就是跳出“农门”,离开农村。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中西部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海龙 《黑河学刊》2005,(5):117-120
我国逐步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生活状况问题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中西部农村尤其如此。因此,关注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了解他们的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他们的身份是农民,职业是工人;家住在农村,人生活在城市。当他们走出乡村步入城市那一刻起,他们就几乎注定徘徊于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之间,他们是城市的“边缘人”,犹如城市天空中的候鸟。他们以自身的实践,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轨迹以及社会流动的潜规则……我们在界定白领、蓝领的同时,该怎样表述这一边缘群体呢?于是,我们想到了“青领”。青,介于蓝黄之间。蓝色代表劳动性质,黄色代表不曾彻底离开的土地。至于白色,则是距离他们还十分遥远的梦……  相似文献   

11.
时下,在瑞金的田间地头到处可见农业“科技保姆”忙碌的身影,他们不厌其烦地给农民送真经、传技术、指迷津、解疑难、释民惑,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12.
背景:活动缺失导致德育无力
  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位于南京南部的溧水区永阳镇。作为农村职业中专校,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农村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当地农村的个体商贩以及外出务工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或缺失,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有的甚至品行不良,在初中成为“双差生”。由于无奈或被逼进入职校,他们往往表现为心理自卑,性格怪异,无心学业,甚至破罐破摔,经常犯事,教育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3.
“上面成会海,农村闹会荒”。这是基层群众对当前上头会多和农村会少的真实写照。乍一听来,这话似乎是农村群众对“会多”这种社会现象的嘲讽,而实际却是反映了他们对农村目前过于会少  相似文献   

14.
保险业正在大举进入农村市场,保险正成为许多农民新的“烦恼”,不规范的农村保险市场所带来的诚信危机已经笼罩在田间地头。 《中国经济周刊》记在农村调查发现,在拓展市场的大旗下,国内不少寿险公司片面增员求发展,凭保费论英雄。而轻视管理和服务;保险代理人靠人情做买卖,以牟利为目的,误导、骗保现象时有发生。 面对保险“狂潮”,懵懂的农民除了被动接受之外,有的是更多疑惑,乃至愤怒。 更为严重的是。与寿险的蓬勃凶猛不同,日益枯萎的农业保险依旧崎岖前行,谨慎而又无奈。 新农村亟需“三农”保险,但“三农”保险服务农村,却不能急于求成。[编按]  相似文献   

15.
杨树 《中国报道》2009,(3):108-108
2月,国家统计局办公室毛盛勇提出建议,由政府成立“房屋银行”,面向有在城市购房意愿的农民工,对他们在农村的房产进行合理评估作价,发给其相应价值的“房屋券”。农民持“房屋券”到城市购房时冲抵相应价值的房款,也可以作为抵押进行贷款。该提议引起热议。但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鼓励农民工进城购房的宏大意义,而在于“房屋券”的设想本就是幻觉或错觉。  相似文献   

16.
黄纯华 《魅力中国》2014,(16):18-18
农民工,就是一群,从农村带着各种希冀与最简单的行囊,踏进所谓的具有包容性和实现梦想可能性的大城市这片土地,去追求和寻找的人。“农民工”,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带有歧视性的自相矛盾的称谓,但它也深刻反映了他们的“边缘人”状态。他们在农村有地,但离开了;他们在城市工作,但没有城市户口,不享受社会保障;他们为城市贡献巨大,基本上的劳动力工厂都是农民工,他们向往城市,但不被城市接纳,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  相似文献   

17.
在南丰县,由“蓝领农民”发起创办的“家庭市场学校”、“农家科研小院”悄然兴起。他们预测发布农副产品市场价格,传播简单实用的先进技术,引领帮助农民登上“致富快车”,既实现了田间生产与市场供求的有效对接,又把先进科技引入农业生产,让农民掌握了围绕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依靠科技种田的“金钥匙”,成为深受农民欢迎的民间经济组织的“新宠儿”。  相似文献   

18.
“懒汉”是农村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具有的特征及社会影响值得农村问题研究的关注。章从个人因素和社会制度两方面论述了“懒汉”产生的原因,指出了“懒汉”引起的消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农村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摆脱厂土地的束缚,尽管户口仍在农村,人已走进了城市。这些在城市各类所有制企业打工、经商以及从事其他服务业为生的人群,理论界称其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人们习惯上称他们为“农民工”。这一群体的规模在不断扩大,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约超过1.2亿人。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为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地方专门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0.
日前,下乡工作时与一些农民朋友交谈,说到城里干部下乡认“穷亲”时,他们直言不讳,对城里“亲戚”有四盼:一盼认亲要真认,能与“穷亲”常来往。农民对能有城里干部做“亲戚”很高兴。他们期望“亲戚”能常来往,经常保持联系,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才能沟通情感。千万不能认为到农村认个“亲戚”,送点钱物就算完成任务,一走了之。二盼知书达理,能为“穷亲”释疑难。农民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弄不懂、道不明。他们期望城里“亲戚”能了解党和政府有关农村的政策、法令法规,给“穷亲”多做思想疏导工作,使其放下思想包袱,昂首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