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知识回顾:小龙虾9-12月龄性成熟,交配时间一般在4-7月份,群体交配高峰期在5月份左右。交配后3~10小时,雌虾开始产卵(一次性),产出的卵粘附在腹足的刚毛上,一般抱卵量约200~500粒(也有更多的)。胚胎孵化时间长短与水温高低正  相似文献   

2.
获得和挑选抱卵雌虾热带地区的淡水虾养殖场全年均可进行成虾养殖,这里亲虾一词通常仅指蓄养在孵化场直至卵孵化的雌虾,此后便被清除或卖掉。抱卵雌虾的个体价值很低,特别是因为卵孵化后它们通常  相似文献   

3.
<正>1.罗非鱼之特性罗非鱼具有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一年多次营巢产卵、口腔孵育等特点。(1)性成熟早:罗非鱼一般3-6个月性成熟即性成熟。(2)产卵周期短:水温在30℃左右时,约4-5天孵出鱼苗,25℃时则需7天左右。(3)多次营巢产卵及口腔孵化:发情期雄鱼在池底做窝,窝的形状为圆锅型,30-60cm不等,因雄鱼个体大小而定,后雄鱼游动招引雌鱼进窝,雌鱼在窝内产卵,而将卵含在口中,雌鱼产卵后雄鱼即排精,雌鱼亦将精液  相似文献   

4.
<正>小龙虾属秋、冬季繁殖类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秋季(7-9月份)交配繁殖。交配后的雌虾产卵,卵粒排出后经过精囊时完成受精,受精卵粘附于雌虾腹部附肢孵化,孵化时间1-3周。完成变态后的虾苗离开雌虾后独立觅食,进入育苗期。自然环境中,在11月中旬前后即进入越冬期,此时虾苗的群体规格约3-5cm/尾。第二年开春(3-4月份),越冬后的虾苗进入春季育苗期,到4月中、下旬,繁殖较早的虾苗即达到上市规格(25g/尾)。  相似文献   

5.
<正> 目前,在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性早熟问题:很多体长在5—6公分的雌虾,抱卵腔内已经抱满了卵。这些虾,不仅影响了正常的生长速度,降低了商品虾的品质,而且环境一旦变化,很容易引起死亡,造成严重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养殖户养殖罗氏沼虾的经济效益,并且导致了罗氏沼虾上市规格小、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6.
采集受精卵:黄鳝多在雷雨后的夜晚或清晨产卵.亲鱼先在其洞穴外吐出大量白色泡沫为巢,雌鱼把卵产在泡沫中,卵粒数由几十粒到二、三百粒不等,卵圆而大,呈黄色.产卵处有水草、禾苗,又无大风,此泡沫巢能保持到鳝苗孵化出膜.若遇大风或水流,卵会沉入洞口附近水底.产卵季节人们可沿稻田田埂、沟渠仔细寻找这一窝窝的受精卵,并用纱布小抄网采集.将采集到的受精卵放入盆、桶中置室内孵化,每天换水1~2次,6~7天后鳝苗出膜.暂养5~7天后给鳝苗开食,此时应根据鳝苗的数量扩大水体面积,投喂熟蛋黄浆和浮游动物,待其长到3cm以上的规格时,转入鳝苗池培育.  相似文献   

7.
天蚕蛾在18℃、22℃、27℃和32℃的条件下产卵,调查不同温度与不受精卵的关系,结果表明:雌蛾在18℃~22℃的范围内产卵,不受精卵率为1.2%;在27℃和32℃的条件下产卵,不受精卵率分别为38.1%和83.3%,平均为60.7%。不受精卵率并虽温度的变化而上升,产生不受精卵率增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由于温度高,雌蛾产卵速度快,受精蛾在产卵过程中精子不能正常进入卵孔内,而导致不受精卵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8.
<正>一、苗种繁育。1.亲鱼选择。泥鳅一般2冬龄(经过2个冬天)可达性成熟。性成熟的亲鱼在4~9月份分批产卵,以5~7月为最盛。当水温稳定在22℃时,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粘液多,雌鳅体长10厘米,体重18克以上,雄鳅体长8厘米,体重12克以上的作亲鱼。雌雄的识别方法是:雌鳅胸鳍宽而短,末端较圆,繁殖期用手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雄鳅胸  相似文献   

9.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由于繁殖力强,每只雌虾可产卵3000只左右,这些小虾在当年9月前后还要繁殖幼虾,故需适量控制投种。若用种过量,繁殖过多,不仅容易造成缺氧泛塘死虾,且过量投种会导致群体过密,个体小,也卖不到好价钱,效益低。因此,养殖青虾投种要适当:如在3∽4月份投放2∽3厘米对虾,每亩不要超过0.5公斤(150∽200只);5月份投放抱卵虾不要超过100∽150只,雌雄比例为3∶1,若在7月份投放当年产的小虾,每亩不要超过15000只。总之,一般掌握每亩用抱卵虾种青虾投种不宜过量@石成  相似文献   

10.
<正> 1、泥鳅繁殖习性:泥鳅品种较多,约有10多种,但适于养殖的主要有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两种。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水温在18℃时产卵,最适繁殖水温为22℃—28℃,一般从4月持续到9月。4月至6月上旬,多在晴天早晨产卵,6月中旬到9月多在雨后和晚间产卵。泥鳅卵为浅黄色,半粘性。雌性怀卵量因个体大小而异,体重90克的泥鳅怀卵量5—6万粒,50克左右的泥鳅怀卵量为0.8—1.5万粒。雄泥鳅胸鳍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不断选育良种。养鳖从业者要选择生产性能优良的鳖为种鳖,并按亲鳖的要求进行培育,以巩固和发展品种的优良特性。雌鳖体重达600克左右已性成熟,能产卵、孵化,但初产的雌鳖体质一般较差,且产卵量少,平均卵重4克以下,受精率也低,不可作  相似文献   

12.
<正>一、亲虾人工培养(一)培育池条件。亲虾培育池面积以2~5亩为宜,水深1~1.5米,要求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排灌方便。放养的亲虾在池中交配产卵、孵化,并直接在水中培育成仔虾。青虾喜栖息于水草丛中,池中适当繁殖一些水草,最好是耐肥水的沉水植物,如轮叶黑藻、虾藻等。浮叶植物遮光量大,影响水温和浮游植物的繁殖,不宜采用。水生植物在池塘中所占面积以不超过水面的1/4为好。  相似文献   

13.
<正> (二)苗种培育方法1.网箱孵化及池塘育苗法本法简便易行,大部分亲虾可收回,成本低、效益高,适合广大渔农应用,为目前最常用的育苗方法。据作者调查,该法目前的生产水平一般为每亩育苗池放养优质抱卵虾3~5公斤,产体长为1~2厘米的幼虾40~80万尾。  相似文献   

14.
<正>1.集中产卵:在4~5月间,选择个体大、体质健康、皮肤光亮的2~3龄棘胸成蛙,雄性个体至少0.25公斤、雌性0.2公斤以上为好,按场地大小,决定引种量,每平方米产卵池放种5~8对为宜。每对蛙交配产卵每次约600~1000粒,产卵时间主要在凌晨至上午,当天不要移动卵粒,以免影响孵化。胚胎发育期对外界条件敏感,操作时要仔细、不翻动,用网拍轻移至孵化池,每平方米放2~3窝卵块集中孵化。  相似文献   

15.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其生存水温范围为15-32℃,最适生长水温25~32℃;最适水中溶氧为4毫克/升以上,溶氧低于1毫克/升时窒息死亡。罗氏沼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易饲养、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次报道了2万粒黄河祼裂尻鱼受精卵在水温8.6℃~14.5℃的人工孵化试验结果,结果孵化出仔鱼1.5万尾,孵化率为75%,并观测了孵化期胚胎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 [12]温度对鳖卵孵化中性比影响的研究 本试验将同批受精卵分成25℃±0.5℃、26℃±0.5℃、27℃±0.5℃、28℃±0.5℃和29℃±0.5℃五组,每组100枚。分期(产后14天)前以上述温度和85%湿度进行孵化;分期后维持温度不变,湿度调回75%~80%。试验结果表明:(1)24℃~26℃时,孵出的雄鳖:雌鳖>1;27℃~29.5℃时,孵出的雄鳖:雌鳖<1。(2)孵化时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保持27℃~29℃和85%,并做  相似文献   

18.
<正> 采集受精卵:黄鳝产卵在雷雨后的夜晚或凌晨,亲鱼先吐泡沫堆成巢,把卵产在泡沫中。卵数100粒以上。卵膜半透明,卵黄呈黄色。产卵后周围如有水草、无大风,泡膜能保持到鳝苗出膜。如遇大风,卵会沉入洞口附近水底。此时可用纱布小抄网在洞口旁采集。采集来的受精卵放入脸盆或木桶内,置室内孵化,每天换水一次,6—7天后鳝苗出膜。出膜后5—7天开食,此时需扩大容器,加喂浮游动物,待其长到30毫米以上时,放入鳝苗池内培育。  相似文献   

19.
<正> (三)鱼苗孵化 1、孵化环境条件 (1)水温 黄颡鱼在18℃-30℃的水温范围之内均能孵化出鱼苗,适宜于大规模生产的水温在21℃-29℃,最适水温是23℃-28℃。由于胚胎发育的速度和胚胎能否正常发育与水温的高低直接相关。水温高于30℃和低于18℃孵化,常导致低温的水霉病较多,高温通常较多的畸形鱼苗,孵化率较低。黄颡鱼受精卵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见表。  相似文献   

20.
正开春后,水温逐渐回升,亲鱼食欲日渐旺盛,是亲鱼发育的重要阶段。从3月初开始到产卵阶段,亲鱼体内养分将大量转移到卵子和精子发育上,抓紧这一阶段亲鱼培育的技术关键,可使雌亲鱼Ⅲ期卵顺利进入Ⅳ期。下面把常规养殖亲鱼的春季培育技术措施分享如下,供同行借鉴参考。1.鲤鱼:当水温达到6℃以上即开始投饵,并随水温上升逐渐增加投饵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