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蓉  黄振 《特区经济》2005,(5):284-285
公司是现代市场经济最活跃、最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是现代企业的典型形态。股东是公司的缔造者,没有股东,公司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维护股东权益也是公司立法从未动摇过的基本原则,也是各国公司立法的重心所在。但在公司股权日益分散的今天,股东会形骸化的趋势难以逆转,“所有与控股分离”的态势更为明显,如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不断强化股东权益的保护,尤其是对中小股东的保护,成为当代立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一、中小股东权益最容易受到侵害的原因小股东多存在投机心理,大多数小股东并没有真正的投资意…  相似文献   

2.
按股东出资数额的多少可以将股东分为大股东与小股东,他们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共同目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公司表决实行资本多数表决原则,大股东常常代表整个公司行使控制权,小股东几乎没有控制权。这样大股东就会因为自身利益的需要而侵犯公司以及小股东的利益,处于弱势地位的小股东面对来自大股东的压迫、排挤、欺诈及不公正歧视往往束手无策,因此加强对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实属当务之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一、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地位营利性是公司的本质特性之一,股东作为投资者出资设立公司,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公司获取利润。换言之,股东是公司经营活动的最终受益者,公司经营与其切身利益休戚相关。因此,有效保护股东权益是公司法的终极目的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运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拥有股权相对较少,很难行使股东权利。在上市公司收购中,往往体现了大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只有完善上市公司收购法律制度,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反收购制度、强制要约收购制度,才能充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使公众对证券市场充满信心,保障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6.
过去《公司法》对公司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机制不完善,大股东权利的滥用以及对其权利滥用的制约机制的缺乏,都会导致中小股东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修改后的《公司法》针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的问题,通过设置累计投票制、适当限制大股东权利、扩大股东之情权以及完善股权回购制度,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进行了完善。完善后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更好的发挥了其作用,规范了公司的经营管理,促进了公司的健康发展,不论是对公司的经营还是对经济的良性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如何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热点问题.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所特有的股权分置问题,使得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频发,直接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目前股权结构仍然"一股独大"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对中小股东特别是弱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该文从新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一些新规定入手,分析解读公司法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具体措施,如扩大股东知情权的保护范围等六项新规定有力的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公司法》是规范公司组织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法律文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公司法》也是经过几次的修正和补充,最新的是2017年9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下文简称为《公司法司法解释(四)》)。随着《公司法》的逐步修正,从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角度来看,也是保护机制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当然,中小股东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也得到了越来越有力的保障,文章对新《公司法》在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现状、必要性及保护完善进行了探讨,尤其是随着《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施行,本文也将在中小股东知情权的保障方面进行阐述,并与美国相关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日,证监会公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向社会征求意见,交易所为此也修订《股票上市规则》,笔者认为,退市制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关注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若干意见》将退市分为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在上市公司主动退市中,要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关键是建立异议股东保护机制。《若干意见》对此规定“主动退市公司应当在其公司章程中对主动退市股东大会表决机制以及对决议持异议股东的回购请求权、现金选择权等作出专门安排”。但这其中的回购价格、现金选择权的收购价格如何确定。需要进一步明确,笔者认为,不妨规定为主动退市申请提出前120个交易日内股票的最高交易价格,当然在此基础上双方可以协商。甚至可以提请法院裁定。  相似文献   

11.
刘东晓 《上海改革》2004,(10):47-50
在股权平等原则下,控股股东利用股权优势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势必会侵害广大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本文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滥用的主要表现,并就制约控股股东表决权,提高流通股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公司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现行《公司法》确立了对中小股东的民事赔偿制度和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行为的有效监督制度,并在实体上和程序上加以规范。但在保护中小股东的相关制度、权利救济等方面仍有不足,需进一步完善,真正形成切实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3.
14.
闻建华 《特区经济》2005,(7):294-295
股份有限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股东权是股东基于其股东资格而享有的从公司获取经济利益并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与监督的权利。市场经济国家传统的公司法历来把最大限度地营利,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视为公司的最高价值取向。在这个意义上说,近现代公司法的历史就是一部为股  相似文献   

15.
潘璐 《辽宁经济》2006,(8):68-69
当代各国公司法都承认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公司的意思表示因此有别于股东、董事等个人意见;然而公司资本属性又决定了公司的这种“拟制意思”本质上还是一小部分人的“资本多数决”。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实践中这些高管人员以及权力层之外的控股股东滥用权力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按照“受信义务”理论,承担受信义务的高管人员要对公司尽到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且修改前后的《公司法》都明文规定了“董事、监事等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约定而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负赔偿责任”,但旧法体系下如何有效追究这一责任存在很大疑问。法理上,公司作为高管人员侵权行为的直接受害者,其享有唯一的诉权,然而高管人员完全可以使公司放弃诉权。这样一来,受信义务人的责任并未得到实际追究。  相似文献   

16.
近日,《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出炉.优先股既有股性、也有债性,但更多的是股性,其法律属性还是属于股票,因此优先股投资者又被称为“优先股股东”.目前上市公司优先股股东的权利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相似文献   

17.
浅析新《公司法》建构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中后期,为了加强对股东权利的保护,制约公司管理层滥用管理权,并平衡股东与董事会的权利,英美两国在衡平法上首创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股东派生诉讼是指公司的正当权益受到他人侵害时,股东以自己名义为公司利益对侵害人提起诉讼,追究其法律责任的制度。它的建立和完善同20世纪公司法倡导股东地位平等和强调公司少数股东利益保护的思潮密切相关。作为对公司少数股东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派生诉讼虽发展于英美国家判例法,但现已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多数国家的商事立法所确认。我国新修订的《公司法》也确立了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8.
赵嫚 《北方经济》2012,(5):100-101
一、引言 我国公司属于典型的"一股独大"式的股权结构,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司空见惯,而我国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相关法律不健全,更使得控股股东的侵害行为无法得到很好的抑制。在我国,中小股东保护问题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需要密切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月1日,新《公司法》正式实施.《公司法》作了许多修改以解决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公司治理.一直为业界所诟病的内部人控制和关联交易等将会大大减少,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将会得到有效保护.在新〈公司法〉的指引下,中国公司治理显露出新的走向.  相似文献   

20.
浅议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溪  安良 《辽宁经济》2008,(4):46-47
一、我国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现状 (一)上市公司内部人对中小投资者的侵害 1.上市公司恶意融资.恶意融资,就是流通股股东、债权人以及员工权益为了掠夺公司利益而进行的不计成本和风险的融资行为.恶意融资通过财务造假,虚构利润、虚增资产,获得上市资格,再用各种手段(包括造假)来骗取再融资资格,最终透支上市公司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