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针对当前供求失衡、通货紧缩的经济形势,提出总供给中包含大量不能创造需求的无效供给,因此治理通货紧缩应从供求两方面着手,增加有效供给的同时扩大有效需求。虽然经济的体制和周期等不能快速调整的因素是引发此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但是通过实施相继抉择的财政政策,还是能够缓解通货紧缩局面的。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目标应由短期内的促进经济增长转向中长期的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矛盾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供需错配.积极财政政策作为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应改变传统的依靠大规模投资刺激有效需求的凯恩斯主义思路,转向增加有效供给,以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针对当前我国供给体系存在的问题,积极财政政策应在化解产能过剩,减轻企业负担、培育社会创新能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等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无效供给是指总供给中超过有效供给的那部分供给,它包括有效需求不足型的无效供给I和供给过多型的无效供给Ⅱ两种类型。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商品价格过高、商品品质伪劣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是造成我国无效供给过多的主要原因。我国无效供给过多的治理宜采取以下对策: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抑制盲目重复建设;利用市场机制降低支柱产业价格,使之适应居民收入;加强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治理力度;加快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加快产品创新速度和更新速度。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路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意义分析农产品需求结构和阶段性演变特征及其供给面存在的供需失衡问题,对调整农业供给结构体系,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以及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文章通过梳理GDP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以及居民恩格尔系数的阶段性变化,对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结构升级特征和基于需求转变视角的我国农产品供给端滞后效应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结论提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小规模农业统筹发展、创新普惠金融的支农模式与产品创新、建立消费者需求导向型农产品有效供给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农产品供给体系效率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深层次背景是中国需求结构的变化。需求结构偏离稳态增长率的程度将对供给的调整产生重要影响。基于索洛模型的拓展,构建需求结构变动偏离系数,可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对需求结构变动偏离系数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东部普遍存在较高的稳态增长率,而中、西部的稳态增长率相对比较低;经济发达的地区偏离程度小;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需求结构偏离程度大,且偏离程度大的地区大多是出现在其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于投资需求的地区。此外,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会导致需求结构偏离系数增加;人均GDP增加则会降低需求结构偏离系数,人均GDP是否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对需求结构偏离系数没有影响;消费投资比越高,需求结构偏离系数则会越低。  相似文献   

6.
观察和评价社会公正程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和水平。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总量不足,难以满足当前和未来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需求。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为农民提供充足的农村公共产品,不仅对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笔者在介绍我国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及相关经济社会影响进行整体评价,分析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原因,倡导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以减轻农民负担的、城乡一元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7.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以供给侧改革为出发点,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分析体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存在无效供给普遍、 有效供给不足以及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并提出减少无效供给、 增加有效供给以及加大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无效供给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了中国无效供给过多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公共财政支出是保障中低收入群体基本生存权、抑制贫富差距扩大的手段,也是住宅市场转型与调控中的重要工具,探索其对当前住宅市场供给和需求有效性是住宅市场转型与调控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采用2007—2010年省际公共财政支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央与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对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公共财政支出对住宅需求作用明显,而对促进住宅供给贡献不大;作为保障低收入者居住水平的重要手段,经济适用房项目尚未形成规模,未能有效增加供给,不仅没有能够有效抑制房地产价格增加,反而强化了住宅市场的观望情绪,导致住宅需求减少。因此,若要继续有效推行住宅市场转型,就必须在坚持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同时,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善财政支出结构,真正实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住宅市场的有效供给和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乡村社会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由于农民作为委托人不能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形成了“供给主导”型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这种体制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需求的错位。而要想实现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则必须改变现行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决策体制,即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  相似文献   

11.
古典经济学派推崇“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并断言经济不可能出现持久的生产过剩;供给学派强调减税和激励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们的某些观点虽然存在争议,但其中的合理性与启发性也不可否认;(中国)新供给学派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能够增加产出和提高就业水平,但并不总是有效。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的有机配合,是稳定经济繁荣、促进经济长期增长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有效实施存在若干难点,需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制定正确有效的政策措施, 才能保证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供给不等于有效供给,需求不等于有效需求。萨伊、凯恩斯之供求理论既有区别亦有联系,两是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关系。两的结合点才是解决过剩(市场疲软)的真正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回顾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入手,分析我国农业保险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存在的差异及其对农业保险的影响,试图探析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不足的成因,寻找增加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路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已经进入全局性的生产“过剩”,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这种过剩表面上看似简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是由于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以后,出现消费断层,而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又没有相应的有效供给所致。  相似文献   

15.
供给侧改革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加深其理论研讨十分必要,文章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试图对此做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作者认为,单纯的需求侧管理易导致社会供需出现结构性错位:在紧缩需求时出现有效供给的严重短缺,在扩张需求时出现大量的低效供给与无效供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科学设计供给侧管理政策来配合需求侧管理,从而更好地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淘汰落后产能并实现产业升级,使社会供给体系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保障的供给与广大民众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之间的不均衡。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包容性和发展性的特征,决定了社会保障需要依据环境的变迁不断地进行改革。当前我国处于全面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倒逼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章认为社会保障供给侧主要包括制度供给、规则供给、保障水平供给、话语体系供给和主体参与供给,因此需要对这几个方面进行有效地改革,以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内需求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有效供给不足造成的,全体企业对社会的有效供给对扩大内需的作用更为直接而有效。企业应明确自己在扩大内需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增加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了需求不足、供给过剩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相比,具有明显的国情特色,从而经济过剩的治理也必须选择不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商品房价格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反映供求关系,体现竞争原则.衡量房价涨幅过大有两个标准:一是房价涨幅超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二是房价涨幅超过房屋价值升幅.房价涨幅过大的深层原因是:需求持续大于供给;需求结构中的虚假需求膨胀;供给结构局部失调;土地价格增幅超过GDP增幅;消费者心理预期畸形.有效控制房价必须综合治理:适度扩大供给,营造供略大于求的均衡态;重点控制需求,挤掉社会需求中的虚假成分;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加大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力度;严控土地价格涨幅,制止土地成本过快上涨;积极引导消费,提倡梯级改善.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对技术与经济相关关系的研究成果表明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支,发展科技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同样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因而也要求政府有相应的供给以实现农业科技的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