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定资产是资产负债表的一个重要项目,其核算的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企业资产负债表反映信息的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到利润表反映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到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决定。为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财政部于2001年11月9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准则),并从2002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也鼓励其他企业施行。固定资产准则的施行,对于适应我国新的经济环境,规范固定资产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2.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其核算的正确与否,对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杜绝会计造假有着重要的影响。为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1年11月9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并于2002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施行。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准则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等方面的规定有了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2006年2月5日,财政部出台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就《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而言,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核算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2008年1月1日,《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税法)正式实施,在固定资产方面,新所得税法与旧所得税法相比有一定的变化。本文通过比较准则与税法,分析二者在固定资产确认、计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会计报表报出日期有明确的规定:一般国有企业,月报表于月份终了后15天内报出,年度会计报表于年度终了后45天内报出;股份制试点企业年报表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报出;外商投资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连同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一同报出。由于会计报表的编制和报出之间存在时间差异,在这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一些经济业务,使企业在会计报表报出时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与会计报表中反映的财务状况产生差异,导致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不真实。为了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全面及时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以正确地作出判断和决策,对上述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或者进行调整,或者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为了规范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对原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财会字[1998]14号,以下简称旧准则)作了修订,颁发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财会[2003]12号,以下简称新准则),并于2003年7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或《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其他企业中执行。本文拟对新旧准则作一比较,并探讨新准则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已于2001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增强《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的可操作性,财政部于2001年2月和7月发布了《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制度》有关政策衔接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相关准则问题解答》(以下简称《解答》),对执行《制度》及其相关准则有关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笔者拟结合2001年中期报告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几个会计实务问题,对上述文件的理解运用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2001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新准则在固定资产的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新准则更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对提高固定资产信息质量有着重要指导作用。本文将就固定资产准则中的主要改革变化进行分析阐述,期待为企业会计人员正确理解和应用新准则提供参考。一、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变化准则在固定资产确认方面的改革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准则对固定资产重新进行了定义。新定义界定了固定资产的三个基本特征,改变了过去定义…  相似文献   

7.
浅议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底,财政部发布《小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小准则》),要求从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财政部于2004年4月27日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小制度》)同时废止。本文从小企业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其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与2001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对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加深对新准则的理解和应用,现就准则的有关变化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那部分价值,它应当在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内进行分摊,形成折旧费用,计入各期成本.企业如果不提折旧或不正确计提折旧,都将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最终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2001年11月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重点对固定资产折旧的相关会计处理进行了系统规范,与企业会计制度相比,主要有以下三大方面变化.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无形资产的核算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拟对新旧无形资产核算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胡权 《绿色财会》2007,(5):34-36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的颁布为规范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提高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保障.笔者根据学习体会,对《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进行简要分析.主要对生物资产的计量和披露等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物资产价值核算办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发《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于农业生产中带有行业特殊性的会计事项,如生物资产价值核算的原则、方法等,制度未作规定,这对农业会计实务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拟根据制度和具体会计准则,汲取《国际会计准则——农业》(以下简称农业国际准则)研究成果,结合工作实际,对农业生物资产价值核算中的几个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的颁布为规范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提高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保障。笔者根据学习体会,对《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进行简要分析。主要对生物资产的计量和披露等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潘丽梅 《绿色财会》2007,(12):23-24
目前,我国国有林场执行的是1994年财政部颁发的《国有林场与苗圃财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场圃会计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会计制度的不断变革,现有的场圃会计制度已不适应国有林场发展的需要,笔者就国有林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方面提出一点个人看法,供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会计制度》和相 关准则以及有关衔接办法发布以后, 财政部收到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师事 务所等单位的来电、来函,询问股份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实施 《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相关准则的有 关问题.为此,财政部起草了《实施 <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相关准则问题 解答》。现本刊予以全文转载,以飨读 者。  相似文献   

16.
固定资产准则与企业所得税相关法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界定固定资产范围的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第三条规定了固定资产的范围:第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第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明确,纳税 人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固定资产可以长期参加生产经营而仍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却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构成了企业费用,这部分随着固定资产的损耗而逐渐转移的价值,即称为折旧。在《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出台之前,不要求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的理论一直没有改进,《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出台之后,有关固定资产折旧的理论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以便与制度和准则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一轮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于2001年1月1日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率先实施,对于其他的国有企业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先行实施(目前,财政部正式批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未上市企业从2003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至此,该集团成为首家经财政部批复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国有企业———一中国财经报)。实施《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是我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对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制度》将提高会…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经济发展对财务信息的管理要求,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形势接轨,实行统一企业会计制度,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并陆续发布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财务政策问题的通知》(财企[2002]310号,以下简称310号文)规定:国有企业从2002年开始,用3年左右的时间逐步推行《企业会计核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些制度和办法构成了农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制度。  相似文献   

20.
解读《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基本准则及38项具体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建成。逐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实现了会计语言的国际化。特别是《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以下简称新准则)的颁布为规范农业企业会计核算、提高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保障。笔者根据学习体会。对《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