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建国三十二年来,我们辽宁省耕地面积减少了1545.2万亩,其中建房占地即达986.4万亩,占减少耕地面积的64%。尤其是最近两年社员收入增加‘建房猛增,建房户约占全省农户的5%左右。仅据1980和1981两年的不完全统计,社员建房约有50余万户,占地达20余万亩。国务院颁发《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省政府颁布《辽宁省土地管理暂行条例》以后,农村滥占地情况开始好转。尤其全省土地管理工作、农村建房会议以后,各地积极制订村屯建设规划。到目前为止,一般做到了按规划建房和按规定占地,基本上控制了盲目滥建、乱占地的做法。部分社队节约用地的方法很多。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些乡镇土地所在村民建房用地管理工作中,只注重宅基地的审批,却忽视了对建房过程的管理,往往是一批了事,对于建房户在建设中的用地情况全然不管,待其竣工形成了违法事实(批少占多、批甲占乙、超标准用地等)时才去查处。村民建房往往集中了其大部分积蓄,对其依法查处,就可能形成留之违法、拆之可惜的局面。如果房屋超占部分不构成一个自然间,既不好拆除,也不易没收,更不能保留,处理就更加困难。其实,要避免此类现象并不难,只要加强批后管理,对建房用地全程监督检查,就能有效地防止违法用地现象发生。我认为批后管理要做到…  相似文献   

3.
城镇建设中的住房观念与土地管理陈兴生在我国相当多的地区,城镇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有天有地的建房用地多、公寓式建房用地少,其原因主要是受传统的住房观念支配和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不够而引起的。城镇居民的有天有地的建房,存在诸多弊端和很大浪...  相似文献   

4.
非农建设用地的类型与管理初探袁征,张英奇传统的土地统计将非农建设用地分为三类:国家建设用地、乡镇集体建设用地、农村个人建房用地。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按投资渠道分类的办法,显然与市场经济不大适应了。本文试从土地资产管理角度,探讨新的分类及其相应的管理办...  相似文献   

5.
农村建房用地必须遵守法律规定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的土地公有制 ,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 ,防止村镇建房时乱占滥用土地 ,保障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农村建设的需要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 5章对乡村建设用地做出了明确规定。凡是农村和集镇的个人建房用地 ,乡村企事业单位建设用地 ,都必须按此规定执行。这些规定的原则是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在建房时要统一规划 ,节约用地。凡是能利用坡地和薄地的 ,不得占用平地、好地和园地 ;凡是能就地改造的 ,应当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和空闲地。个人建房和乡村企事业单位建设用地 ,都必须依法办…  相似文献   

6.
私人建房实行“双轨”制供地初探浙江省绍兴县土地局局长谢扬春我们绍兴县土地管理局去年下半年在斗门、齐贤、东浦等7个镇开展私人建房用地实行“双轨”供地的试点。所谓“双轨”制,就是私人建房用地的提供方式,既有行政划拨,也有有偿出让。到去年年底止,全县以行政...  相似文献   

7.
<正>1月5日,义乌市廿三里街道里兆村村民吴建东顺利中标福田街道西张村的1.5间(54平方米)宅基地,成为浙江省农村宅基地跨村跨镇街安置的首位受益农户。此次义乌在全省先行先试宅基地跨村跨镇街安置,打破了过去农户获批宅基地后只能在本村建房的成规,不仅解决了用地紧张村庄农户的建房难题,还激活了沉睡的农村闲置土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受地理、历史  相似文献   

8.
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的土地公有制,经济合理地利用土地,防止在村镇建房时乱占滥用土地,保障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农村建设的需要,我国《土地管理法》第五章对乡村建设用地作出了明确规定。凡是农村和集镇的个人建房用地,乡村企事业单位建设用地,都必须按此规定执行。这些规定的原则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在建房时要统一规划,节约用地。凡是能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凡是能利用坡地和薄地  相似文献   

9.
农村居民点土地合理利用初步研究——以浙江省部分县市为例赵哲远戴韫卓沈志勤张佳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农户建房用地缺乏合理规划和严格管理是目前耕地减少的一项重要因素,而提高农村居民点存量土地利用率,控制农村居民点建设增量土地,将有助于促进耕地保护政策在广大...  相似文献   

10.
乡镇土地管理的职能应到位农民建房用地是乡镇土地管理工作的重头戏。乡镇土地管理机构处在土地管理工作的最前沿,它的健全与否及职能的发挥,决定着基层土地管理工作的好坏,这已放几年来的土地管理工作所证实。但是,在目前的机构改革中。有的土地管理所被撤消、裁员。...  相似文献   

11.
农民建房用地应走集并村庄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建房用地应走集并村庄之路祝方贵集并村庄,集约管理,其核心是依据规划,集约建房,达到合理用地的目的。过去10年,农民建房用地管理在依法审批和理顺权属关系方面,确实取得不少成效。但是,在市场经济和农村城市化新时期,原有的管理模式弊端日出,亟予改革。新...  相似文献   

12.
王吉友 《中国改革》2003,(11):41-42
农民建133.34平方米的住房要交如下费用:土地管理造田费333元,耕地开垦费667元,补办手续费526元,土地测绘费134元,建设配套费800元,拆除旧房保证金500元,建设用地批准书8元,土地部门和建设部门的工本费45元,村上和组上协调费分别为670元和200元。因为村组未留宅基地,建房户还要用自己的水地换宅基地,同时付给所在地的农户4000-6000元。  相似文献   

13.
##正##三溪镇姜福村是湖北省阳新县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山区村。2008年以来,该村大胆创新思路,用村规民约管理土地,管住了农村建房用地,52户新建房无一户占用耕地。不但保护了珍贵的土地资源,也成功探索出一条遏制农村建房乱占滥用耕地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我们在基层调研中发现,在上海郊区农村,农民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集中在建房难上。据部分农民反映,从2004年起,郊区就暂停审批农民建房申请,直到2007年之后,才逐渐恢复审批。可是由于土地指标"僧多粥少",多数村民还是无法建房。面对农民建房难问题,各区县党委政府如何借助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契机,通过民主科学决策,出台合适的政策,从强化规划空间保障、统筹用地指标管理、创新宅基地审批等方面多渠道采取措  相似文献   

15.
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金融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米袋子菜篮子”建设等相关制度改革创新,推进以土地流转管理、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户宅基地退出、改进农业补贴办法、农产品目标价格指数保险等为重点的专项改革试点,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用地动态监管是当前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抓手,土地登记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土地法律制度和土地管理手段,将土地登记应用于建设用地动态监管,是适应土地"产权管理"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建设用地动态监管的基本保证.另外,土地登记制度渐趋完备,土地登记成果与土地动态监管数据功能契合、规范匹配,为土地登记制度应用于建设用地动态监管提供了可行性.因此,应该在进一步完善土地登记制度的同时,加快推进土地登记成果在建设用地动态监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清查农村居民用地中,对违法用地补办手续了结,这一现象在有的地方普遍存在。有时,村民申请建房用地,因没有用地指标或建房占用耕地,又得不到批准。于是有些人逐渐摸索出一套办法——不管有无指标,是否占用耕地,先建房,土地部门清查时,自然会补办用地手续。这办法还真是行之有效。我们一些地方土地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巡回检查中,不过问违法用地具体情况,或为提高案件结案率,或为隐瞒违法用地“争创”“三无乡镇”,常常补办手续了事。 农民违法用地,本应受到教育和处罚。一些土地部门滥用补办手续纵容违法,惹得群众议论:《…  相似文献   

18.
农民集居建设可以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在集居过程,建房用地的获取是前提之一.只有获得建房用地,才可以建设集居住宅,为农民集居打下夯实基础.本文分析了当前各个地区在推进农民集居建设过程中建房用地的获取方式,包括征收、租赁、置换和复垦等,详细阐述各种方式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指出应该根据集居农民所处区位不同采用相应的建房用地获取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留用地制度、失地农户社保制度等配套制度的实施与推进,国家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所花费的土地取得成本,其内涵构成、项目组成及价格水平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笔者结合杭州市留用地制度及失地农户社保制度实际,对土地取得成本费用的构成进行深入分析和量化研究,以期提出工业用地成本费用构成标准及制定方法,为完善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制度、加强工业用地出让管理提供借鉴。工业用地成本费用构成研究的意义有利于科学制定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我国于  相似文献   

20.
农户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因居住生活而建造房屋等建筑物所占用的土地,包括住房、辅助用房与房前屋后庭院用地等。农户宅基地作为一种重要土地资源,是国家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和基本生活居住权利而实施的一种特殊制度安排。《物权法》明确了宅基地的用益物权性质;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