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突出问题与防治建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谢宝富教授在2014年第1期《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上发表了题为“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为例”一文,认为与普通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相比,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常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第一,社区流动人口膨胀,成员复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倒挂,使社区不同程度上成为流动人口的社区。第二,社区违法建设泛滥,安全隐患突出,基础设施落后,居住环境恶化。第三,社区非正规就业普遍,人员复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失灵,公共安全堪忧。第四,社区服务缺位、错位现象突出。第五,社区组织建设问题较多,包括社区村委会与居委会重叠交叉、村委会仍是社区主要管理服务者、一些由农民转为居民较多的村庄出现了所谓“万年村委会”。所以,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提是防治违法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谢宝富教授在2014年第1期《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上发表了题为"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为例"一文,认为与普通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相比,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常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第一,社区流动人口膨胀,成员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形态发生了历史性变迁,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不断受到冲击,探索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对统筹城乡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逐步完善,管理思路日渐清晰,社区建设成就显著,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应从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两方面入手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纵观现阶段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农改居"小区与城市小区难融合、老旧小区管理困难突出、社会管理资源优化组合受制约、志愿型社团发展难持续、居委会行政化倾向突出、矛盾属地解决难题多、社区干部队伍难稳定等问题,应从民生入手,着力解决小区管理困难、积极推进社区共建,化解矛盾属地解决难题、多杆齐下,解决居委会行政化倾向问题、从制度上加强和改善社团和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并积极探索继续做好城市社区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乡结合部治安形势日益严峻。针对城乡结合部犯罪的特点,各级党委、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建立公安机关、社区组织、用工单位和社区群众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机制,予以有效的预防与制止。  相似文献   

6.
城乡一体新社区是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中,政府为促进农村社区更好更快地转型而进行的一种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自觉行动和制度创新。作为一种介于传统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之间的一种新型社区形态,因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而面临着诸多问题。嘉善县桃源新邨社区作为目前嘉兴市规划建设最大的城乡一体新社区,其多维融合的治理模式,为其它地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田园城市”是城和乡的结合体,即用城乡一体的社会结构形态取代城乡分离的社会结构形态,具有城乡一体化、功能分区、和谐性和均等性等特征;“生态城市”视城市为一个“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强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区域性、高效性、和谐性和持续性等特征;“生态田园城市”是一种融合了“生态城市”和“田园城市”优点的全域型城市发展模式,具有全域性、高效性、和谐性、持续性、均等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江阴市已具备建设“生态田园城市”的社会经济条件,应该加快全域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全域生态保障体系、全域产业生态体系和全域民生保障体系,积极推进“生态田园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8.
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对促进社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区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近些年来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的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为此,城郊结合部和谐社区建设必须要强化对和谐社区稳定的认识,构建和谐社区犯罪的长效防控机制,推进和谐社区警务的力度,深化和谐社区治安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城市化,重在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农民权益,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根据城乡结合部实际与发展趋势,应当保障农民的土地发展权、集体资产权益、社会保障权益,促进农民的市民化、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在城乡融合建设快速发展阶段,传统的自然村落要向城镇化社区形态转变,通过这种转变可以使城乡建设达到更高的水平。村改居社区涵盖了传统村落运行过程中各项工作,许多社区建设工作包含了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性工作,关系到农村集体、农民之间的利益和生活水平,还关系到各个社会群体以及城市结构的变化。而村改居社区由于涉及内容较多会影响整个城市结构,只有对公共性治理机制重新构造才能保证转变工作的顺利和稳定。基于此,文章以四川地区某村改居社区案例为切入点,从理论视角、转型实践历程以及实践逻辑三方面对村改居社区公共性治理机制重构有关内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周新秀  刘岩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0,(1):87-88,F0003,86
城乡二元结构一直是束缚我国城乡经济和谐发展的社会矛盾,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城乡统筹发展,首先要对城乡融合程度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建立包括经济、社会、人口、空间、生态环境五方面在内的城乡融合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对城乡融合指数进行科学计算,并以山东省各地市的城乡发展为实证研究,提出推进城乡融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打破了传统城乡社会管理模式,农村和城市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在此过程中,社区管理重点应实现从行政管理向社区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可能会出现一些诸如社会阶层分化、伦理道德危机、人口流动、农民失地失业及城镇贫民窟带来的社会风险等。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机制没有形成、城镇化社会风险防范政策缺失、城镇化社会风险防范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滞后、行政管理体制不科学等。应通过加快建立城镇化社会风险防范的组织管理体制及其政策体系,积极应对城乡人口流动所带来的风险,建立城乡社会心态、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融合机制和重视并解决好城镇贫民窟问题等措施来防范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风险,实现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给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形态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他们基本以聚居为主,集中在城乡结合部以及"城中村"之中,使得这些地区的社会问题相当严重。为研究城市农民工聚居区相关社会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继续发展,农村将面临人口减少、村庄规模缩小、村庄数量减少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社区建设.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路径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城市带动型、工业促进型和政府引导型.大中型城市近郊以及城乡结合部地带农村社区建设路径主要为城市带动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路径主要为工业促进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路径主要为政府引导型.因地制宜的选择农村社区建设路径,对于对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2014,(8):159-161
由于传统城镇化的弊端日益展现,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朗。本文以大兴区西红门镇为研究对象,从西红门镇的现状问题出发,采用两种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归纳,以此分析城乡结合部的问题根源。本文认为对"城镇化"一词理解不够深刻而导致"不自由"的城镇化是城乡结合部问题的根源。并结合新型城镇化理论提出逐渐放宽现有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经济制度,实现"自由"的城镇化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期特别策划的主题是“基于社会公平视角下的城市保障管理体系建设”,共有9位专家学者分别从包容理念下的城市治理秩序、民生供给的利益平衡、城市发展的风险与前景、城市公共服务的统筹管理、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监督机制以及基于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驱动困局等角度,论证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转型期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18.
流动人口能否完成由外来人角色向本地市民角色的整体转型、实现文化和身份认同、并最终融入城市社会,不仅关系到流动人口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也将深刻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社会融合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有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因此,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既是统筹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关键,也是当前社会管理亟待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北京市昌平区城乡一体化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但是还存在产业层次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城乡结合部安全隐患问题突出、管理机制存在缺陷等问题。推进昌平区城乡一体化,要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完善农转居后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改善社会建设,进一步创新产权制度,健全协调联动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城乡结合部土地价格及收益调查的基础上,对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难以调节城乡结合部的土地产权关系进行分析,并从土地收益分配调节,农地非农化驱动力,农地转用影响和集体土地产权分配四个方面论述了城乡结合部土地收益分配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从而得出了要达到城乡结合部土地的合理利用,必须合理界定土地产权,通过调节土地收益分配进行对土地主体行为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