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重庆市统筹城乡背景下土地流转的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土地流转政策满意度、家庭非农收入比重、社会保障水平、户主受教育年限、农户技能状况等五个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制定合理的土地流转政策、促进劳动力转移、培育新型农民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案例的调查研究,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中一定程度上出现“半市民化”现象,即多数农民转户但并没有放弃农村土地资源.转户农民同时占有城镇社会福利和农村土地保障两种资源,这加重了重庆户籍制度后续改革的负担.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以转户农民土地占有权、经营权和分离权的剥离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土地资本化与户籍制度改革的联动作用与实施路径,主张建立以“农村土地托管中心”为核心的土地资本化运行机制,实现土地资本化增值收益“涨价归农”和“涨价归公”,以形成农民自愿退出闲置土地的激励机制,以及为政府在户籍制度改革中筹集和支付新增城镇人口社会福利提供新的资金来源,以更好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加速农村劳动力完全转移,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分析并验证社会保障、法律约束、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人均收入、社会保障以及外出找工作难易程度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显著。通过引入极值分析与拐点分析,我们量化了社会保障与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关系,并得出目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已接近最优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是中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这一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农户承包地的流转弥补了它的缺陷。依据制度变迁理论,农地流转制度只有在不断创新中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课题组成员深入重庆市城郊农村调研农户土地流转现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重庆市构建农地信托流转机制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姜佳玮  刘海霞  王艺臻 《经济师》2015,(5):73-74,96
土地流转是落实"三农"政策、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大背景下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文章调查采用问卷、访谈等方法,对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在研究农户的流转意愿、流转的相应法律环境和影响农村土地流转因素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土地流转不规范、流转期限短期化、政府干预力度大等在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增强农户的主人翁意识、完善相应的土地流转制度、引导农村土地流转行为长期化和规范化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三农”发展的主要问题,其核心问题之一是农村承包地使用权流转问题.本文以郑州都市圈内唯一的农业县中牟为例,采用Logistic模型来实证分析农户自身的内部认知因素是如何影响农户的农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并从众多影响因素中提炼出显著影响因素,最后给出实证研究结论及促进农地流转的一般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奥斯特罗姆IAD模型的延伸框架,通过广东省21个市(县)2013年的调查数据,首先运用二元logistic整体回归模型对征地制度改革中农户的征地意愿进行研究,进而发现细分已征地农户与未征地农户的意愿差异并差别分析的必要。研究结果显示:除了一般的户主特征变量、征地补偿标准变量外,程序变量和认知改革变量对已征地和未征地农户的征地意愿影响尤其显著,但二者在近乎均质的行动舞台中,基于对事前最终行动结果信息的感知和预测,在征地意愿上表现出了不同的变量特征,数据分析表明未征地农户是以征地农户的最终行动结果(决策前)作为决策参照,以制定激励和预期收益调整征地意愿决策。另外,回归模型显示在征地意愿的影响因素中,程序公正(协议征地)要优于货币补偿,农户对土地财产性权利分配的关切不是征地制度改革自身所能解决的。  相似文献   

9.
土地流转模式的比较研究——试析重庆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必经之路,而选择采取什么样的土地流转模式则关系到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低。因此,可以通过对重庆市在城乡统筹改革试验中所推行的三种土地流转模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指出选择土地流转模式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土地流转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必经阶段,是推动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当前土地仍然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农民生老病死的保障.在国家大力推动土地流转的形势下,必然有一大部分农民失去土地,而这部分农民何去何从是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研究土地流转的意愿对更好地顺利完成流转工作、促进城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土地流转形式、土地流转后的农民土地收益状况等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农房流转是当前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浙江省部分地区的调研,发现短期内农房交易规模较小,长期内农房流转需求日益增加。目前,浙江省农房流转的主要形式是农房换商品房、拆旧换新、权益异地置换、拆旧建新、村内集聚等。今后,应将农民集中居住区房屋流转作为农村房屋所有权流转的突破口,明确流转后收益的分配问题,培育和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放弃宅基地进城落户,建立以县(区)为单位的农房产籍管理平台等,从而推进农房流转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2.
创建户籍改革、社保完善与土地流转的联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应从创建户籍改革、社保完善与土地流转的联动机制角度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在三方联动机制可行的基础上,建议政府进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在辽宁省现有土地流转政策和土地流转条件下,对朝阳地区120户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展开调查研究,通过对朝阳地区农户土地流转原因、流转的区域和对象、付款方式、农户土地流转限制因素的统计分析,找出朝阳地区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推动辽西北土地流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保障人民健康权益是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基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本文提炼了人民健康权益的"三重维度"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市民化意愿的"三重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健康权益可及性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的"三重假说"。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健康档案的建立会显著提升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拥有非流入地医疗保险对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本文发现农民工健康权益对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主要体现为东部地区影响的显著性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6.
城乡融合使越来越多的居民从农业户口转为非农户口,户籍状态的转变可能对居民抚育子女成本和观念等产生影响,进而改变其生育意愿。本文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验证了居民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正相关关系,探讨了户籍状态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和机制。相比于农业户口,非农户口和农转非均会显著降低居民生育意愿,后者的影响程度弱于前者。机制检验表明,户籍强化居民事业平等观念、弱化养老观念和自我感知的社会阶层流动,降低居民生育意愿。因此,政府部门需更多关注家庭抚育子女的成本、心理压力、阶层晋升渠道和机会公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抽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分析方法,从福利角度研究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与宅基地功能、农户家庭属性特征、农户心理特征等的关系,探寻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当前农户流转宅基地的意愿比例为18.97%;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依次为户主受教育程度、庭院经营性收入、家庭归属感、宅基地区位条件和家庭非农收入比例;其中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非农收入比例的影响方向为正,其他因素的作用方向为负.基于此,提出了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相应对策:开展对宅基地福利水平的评估,给予流转农户足额福利补偿;建立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及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新安置点的选址与规划,使宅基地流转后农户福利水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渐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进程是否纯粹表现为"农转非"的过程或者结果,各方评价不一。该文通过福利经济学的解释,从福利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我国社会心理、基层政府行为等多方面阐释"农转非"的经济福利走向和不确定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并对福利经济学在中国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简要探讨,使其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国务院通过并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旅游消费意愿.假期制度改革方案的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时间上分散性和短时性,二是有利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假期制度改革对消费者旅游消费意愿的影响,掌握了消费者的旅游行为规律,为各级旅游规划和企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宅基地的合理流转被认为是解决当前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渠道.本文利用长沙市宁乡县101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探讨农户宅基地流转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有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农户仅占40.6%.农户家庭年收入、收入主要来源、在外是否购置房产、宅基地流转能否提高幸福指数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为了促进农村宅基地健康有序流转,政府应尊重农户自身意愿,拓宽农户就业渠道,合理分配流转后利益,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