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各国经济增长是其资本积累,人力资源,技术进步与创新,制度变迁等要素不同比例组合的函数,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国经济是一种粗放型增长方式,短期内技术进步还不能发挥主要作用,资本积累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事实上,无论是人力资源,技术进步还是制度变迁都离不开资本投入,资本积累转化为有效投资,就能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互动机制研究:1996—201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就必须建立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良性互动机制.本文首先基于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典型经济体的技术水平和制度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分析了以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协同演进为核心的经济增长质量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机制.采用SYS-GMM估计分析了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并以人均GDP为门限变量,分析了技术进步、 制度变迁及其交互项对经济增速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原有的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不仅降低了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因技术与制度协同反馈机制的弱化,对经济增长造成双重制约.因此,应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完善市场机制的同时注重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进一步优化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的协同互促机制,以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互动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制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首先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验证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将广义的技术进步分解为科技进步与制度进步,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测算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论证了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制度进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如何测度始终是一个难题。本文在一定假设下,将制度进步引起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从经济增长中分离出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初期,制度进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是非常显著的,而近几年,制度进步的作用呈逐年下降之势。为保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制度进步的停滞局面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聂艳晖 《技术经济》2006,25(12):49-51100
技术和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本文以索洛-纳尔逊同期模型为基础,试图建立包含资本、劳动体现型技术进步的生产函数模型,进而对制度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6.
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一个总结性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是长期经济增长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变量,但是却没有这方面的理论模型。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笔者把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统一进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模型。讨论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中已成定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理论演进与经济增长模型浅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虞晓红 《生产力研究》2005,23(2):12-14,33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十分强调物质资本的作用,这种对资本积累作用的强调,形成了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资本决定论”;新古典经济增长强调了技术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相对于单纯强调资本作用的“唯资本论”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进步;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就是一个以知识积累为基础,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演进和制度变迁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社会过程,并分别从技术变化、人力资本积累、制度变迁、分工演进的角度,提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型,使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和方向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8.
黄国平 《金融评论》2011,(5):112-122,126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框架下,金融系统只影响资本形成,并不创造社会财富,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效应。新增长理论,尤其是熊彼特增长理论.突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关于技术进步的外生性假设,强调资本积累和创新是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为研究金融体系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供了全新视角。当前,中国金融发展现状与创新型增长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相容性,需要在制度、政策和监管体系上不断完善与变革,逐步实现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作为对制度经济学与经济增长理论相结合的一种尝试,本文将制度资本化并构建相应的动态方程,从而实现制度的内生化,并将内生的制度资本引入索洛模型.对模型进行动态均衡分析后发现:制度进步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将提高个百分点,表明加快制度升级与变革可以显著提升经济增长速度,刻画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动因;均衡点类型存在不确定性;即便技术进步率为外生给定,经济增长率(人均产出增长率)仍有可能高于技术进步率.  相似文献   

10.
从技术与制度的视角对增长经济学关于地区间经济增长绩效差异决定因素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回顾与评论,分析指出地区间技术水平差异能够有力地解释国家与地区间经济增长绩效差异,但技术进步状况与技术使用情况受到制度因素的制约,制度还通过影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因素而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指出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创造有利于促进人们向生产性方向努力的激励制度,同时提出了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制度主导、要素贡献和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分类检验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本文依据我国市场化和产权制度改革特征,结合罗默(1999)和巴罗等(2000)的模型及演绎逻辑,将制度引入增长模型诠释要素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数理分析表明,制度越完善,经济增长就越表现为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发展。制度越不完善,经济增长就越受限于制度的发展。利用对数线性模型,将产权制度以直接或与资本相结合形式进入模型,分类检验资本、技术进步、制度、贸易、金融和地域与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OLS和GMM估计结果显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产权制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解释更具效力,省际面板数据的稳健性检验也印证了上述结论。本文指出,制度不仅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还通过影响生产要素投入和配置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作用包含制度贡献,产权制度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投资、劳动力、技术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等都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为重要的手段。整个经济的增长是以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各产业部门增长过程的综合结果,因此经济增长要求各产业之间有一个合理的弹性关系、协调的比例结构。通过技术进步虽可促进经济增长,但不合理、低级化的产业结构又会阻碍经济的增长。1.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正常情况下,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是同时正向进行的。随着国民收…  相似文献   

13.
制度、企业家精神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再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省际面板数据,笔者探讨了制度和企业家精神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制度改革以及企业家精神不仅通过影响技术进步而直接影响我国长期经济增长,而且通过影响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的途径影响我国当期经济增长;其次,2000年~2008年期间,东部地区制度改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技术进步的推动,而在中西部地区则主要表现为对增长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另外,制度对企业家精神的决定性作用也在研究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的相应调整基础上的。在我国这样一个有12亿人口,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技术进步在我国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及贡献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就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因素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一、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增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其影响因素很多,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经济系统的环境因素和系统…  相似文献   

15.
现有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文献,大多集中在技术进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方面,缺少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互为因果的反馈性机理的研究。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进一步探讨,可以发现,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有较强的需求性和选择性,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则存在着较强的供给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98,自引:6,他引:198  
颜鹏飞  王兵 《经济研究》2004,39(12):55-65
本文运用DEA的方法测度了 1 978— 2 0 0 1年中国 3 0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 ,并且对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同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研究价值在于对中国经济研究者提供先进的分析工具和研究平台 ,并为有关部门提供接近现实的经得起检验的数据加工库以及政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总体来说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增长的 ,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的提高 ;由于技术进步减慢 ,1 997年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出现了递减 ;根据技术进步并不能做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判断 ;1 992年以前中国经济出现了效率的趋同 ,1 992年以后追赶效应消失 ,技术进步成为各个地区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人力资本和制度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以及技术进步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反思——基于现代经济理论视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区间经济增长绩效差异决定因素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简要回顾与评论,通过分析指出:国家与地区间技术水平差异能够有力地解释国家与地区间经济增长绩效差异,但一个国家与地区的技术进步状况与技术使用情况受到制度因素的制约,制度还通过影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因素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因此,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创造有利于促进人们向生产性方向努力的激励制度,同时,提出了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历史视角审视了全球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导因于技术进步和政策变化的全球化,扭转了国际经济不平等扩大的趋势,有助于各国经济增长,同时制度质量和法律框架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9.
技术进步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一切知识的总和,技术进步象一条涓涓溪流始终贯穿于整个经济增长与发展史,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基础,经济学家们就技术进步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是在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理论探索中逐步展开的,许多经济学流派都曾关注过技术进步并试图将技术进步溶入其理论框架,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用技术进步来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增长过程。本文从亚当.斯密体现在积累及劳动分工上的技术进步因素开始,循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时序,分别进一步评析了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以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以及色彩斑斓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各大理论流派均认同技术进步一定会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但人类显然还没有找到一把普适的经济发展的"魔杖",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在不断延续展开着。  相似文献   

20.
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重要的动力源。文章基于C-D生产函数,以湖北、湖南、山西三省为例,分析了要素投入与技术进步对中部三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依然是中部三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次是劳动投入,而技术进步的贡献度最低。在中部三省中,湖北因其科教资源的优势,技术进步的贡献大于其他两省。因此,加快科技创新,促进技术进步是加快中部三省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