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目的:揭示近年中国城市人口与建成区土地面积规模的发展特征。研究方法:在面板数据中运用分形理论的城市位序—规模分布法则和异速生长模型,对中国设市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以城区人口规模和建成区土地面积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其规模分布均符合位序—规模法则,且模型拟合判定系数均在0.93—0.96之间,证明拟合优度较好;(2)在剔除人口为10万的临界值以下城市后发现人口—建成区土地面积异速生长标度指数b均在0.85以上,表明中国城市处于正异速生长阶段;(3)大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过大,人口数量基本饱和,应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人口规模,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研究结论:在城市化进程中,应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评价城镇化发展对耕地保护效应的影响。[方法]文章在对城镇化发展与耕地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研究城镇化发展对耕地保护效应,从而提出相应的耕地保护策略。[结果] 2005—2016年贵州省城镇化率不断上升,耕地面积则逐年下降,受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张、城市土地低效利用等原因影响,导致贵州省城镇化率与耕地面积呈反向发展;贵州省城镇化发展对耕地保护效应呈现正面效应。其中,对耕地集约的效应影响显著,同时对耕地规模、耕地质量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耕地集约程度、耕地规模与耕地质量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均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过程。[结论]通过对城镇化发展对耕地保护的效应研究,据此提出落实土地总体规划,建立耕地保护预警系统、提高贵州省各族农民对耕地保护意识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全面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异速发展的演化趋势,区域和规模差异,并比较二者异速发展的测度方法。研究方法:采用城市土地与人口增长率之比、城市人口密度及其变化和异速增长模型测度全国、省域和城市3个层面二者之间增速差异。研究结果:中国自1990年以来土地城镇化持续快于人口城镇化,2006年以后该趋势放缓,2020年该趋势初步扭转。2006—2020年,超过80%的县级及以上城市土地扩张快于人口增长,东北多数城市在城市人口负增长情况下,城市土地仍在扩张。从城市规模来看,大中小城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程度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论:城市人口密度及其变化是唯一反映土地城镇化连续变化趋势的指标,是监测土地城镇化趋势的首推方法。虽然全国层面土地过快城镇化趋势初步扭转,但各省、各城市差异明显,城市人口密度下降速度超过同期水平的省市是未来政策调控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4.
分析城镇化与耕地耦合协调性,并预测未来发展情况,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提供相关决策参考。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2019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从城镇化和耕地保护2个方面选择5项指标,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间的权重,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区域城镇化和耕地保护的耦合协调性,选用GM (1,1)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探讨2025年耦合协调性发展情况。结果表明,(1)2008—2019年期间,乌鲁木齐市城镇化指数呈递增趋势,耕地保护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镇化和耕地保护耦合协调度相对来说较低,最好时协调性值为0.3,处于中度失调类型。(2)预测2025年,乌鲁木齐市城镇化指数将达到0.97,耕地保护指数为0.08,城镇化和耕地保护耦合协调度为0.54,达到勉强协调类型。构建城镇化与耕地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健全耕地保护与监管机制,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针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探讨土地宏观调控在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选择调控的方向。研究方法:专家咨询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1)新型城镇化中的路径选择决定着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质量;(2)当前城镇化中存在着土地利用不节约等问题;(3)新型城镇化目标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4)人多地少的土地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发挥土地宏观调控的作用。研究结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土地宏观调控重点包括:(1)完善土地规划的调控机制;(2)改革土地征收制度,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3)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度;(4)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制度;(5)土地调控应有保有压,在保护耕地红线的前提下,调控重点要转到对城市存量用地的高效利用上来。  相似文献   

6.
[目的]文章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等4个方面,耕地投入强度、耕地利用程度、耕地产出水平及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共确定20个评价指标,以便对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方法]依据系统性、独立性及可操作性等原则,参照相关行业标准及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指标的获取与筛选,运用均方差权值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大限度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并得出影响江苏省协调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因素。[结果]江苏省耕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水平成逐步上升趋势,各地级市协调发展水平及优化趋势差异性明显,南京、无锡及苏州为协调发展度高水平聚集区,宿迁、连云港为协调发展低水平聚集区,其余地级市发展水平一般。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优化趋势方面,常州与南通优化趋势较明显,南京、无锡及苏州优化趋势较好。镇江、泰州与宿迁优化趋势不理想,其中宿迁市需作为重点城市对象进行重点关注发展。[结论]影响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素分别为城市建成区绿地覆盖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房地产固定投资总额、人均粮食产量及复种指数,最终得到在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耕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城镇化已经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城镇化建设用地和耕地矛盾日益突出,耕地保护形势严峻。文章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分析与系统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城镇化与耕地保护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近年来城镇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仍是四川省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二是城镇化人口逐年增加,城镇化水平发展较快;三是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体系建设区域合理。而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耕地面积也在逐年减少,2010~2012年四川省每年耕地面积减少2.8万hm~2。并提出合理规划土地规划,建立健全耕地保护体系;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提高人们耕地保护意识;提高土地利用技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走向产业化等方面促进城镇化建设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划定作为城市空间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缓解城市规模无序扩张、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方法]研究主要是根据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对城区空间增长边界进行划定和分析,运用BP神经网络方法和灰色模型对2020年乌鲁木齐市的建成区规模进行预测,依托GIS空间数据处理平台对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行政范围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根据建成区规模的预测结果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综合分析获取中心城区空间增长的弹性边界及刚性边界,并分析其划定的合理性及建设用地增长的空间特征。[结果]到2020年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规模预计将达到5.227 6万hm~2。其中城区南部新增建设用地最多,但是城南区域对城市未来发展贡献的潜力较小;北部新增建设用地分布较为分散,主要是因为城区北部存在大面积的农用地。[结论]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北部,这就面临着建设用地开发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耕地保护不仅是为了粮食安全,更重要的是其承载的生态功能,完整的生态系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协调建设用地开发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方法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确定城市用地规模,是衡量城市理性发展的重要依据。将灰色关联度引入城市建设用地的预测中,通过对双因素理论模型进行改进,建立建设用地规模的预测模型,通过对哈尔滨市2010年以及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得知哈尔滨市的建设用地规模将会急剧扩张,这样势必会占用宝贵的耕地。抑制用地规模急剧扩张的势头,应采取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注重城市内涵发展,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在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的同时增加规划控制的灵活性与弹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省会城市紧凑程度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基于“紧凑城市”的理念,利用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居住用地及工业 — 商业 — 交通用地、人口密度和城市密度4组变量揭示近10年来中国城市土地利用和人口增长态势,并以城市密度的形式对省会城市之间的土地利用和人口发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省会城市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工业 — 商业 — 交通用地扩张速度惊人,中国省会城市基本上处于工业导向型城市发展阶段。省会城市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城市居住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城市用地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研究结论:结合城市建设用地和城市人口密度,可以将中国省会城市按照特性分为三类,但城市紧凑程度的多样性可能与很多因素相关,未来的研究需要引入更多的变量。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而耕地保护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正确处理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对于城市健康发展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1996~2012年芜湖市数据为基础,运用单因素线性回归模型,通过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口城市化率3个主要指标,分析芜湖市1996~2012年城市化发展与耕地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探寻影响耕地变化的主导因素,预测未来短期内耕地数量变化趋势,从而有针对地提出耕地保护的有效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自1996年以来,芜湖市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耕地数量变化显著,且与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口城市化率之间皆存在密切关系。为避免耕地资源的进一步减少,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芜湖市应通过节约集约用地、积极开发耕地后备资源、加强耕地质量管护等方式进行耕地保护。  相似文献   

12.
环鄱阳湖城市群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协调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环鄱阳湖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着力于构建城市化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时空特征,借助均方差权值法和协调度模型研判两者的协调发展水平及特征。研究发现:(1)环鄱阳湖城市群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水平均呈现递增的时序演变特征,土地城市化的演进速度更快;市域人口城市化差距逐渐扩大,离散程度逐渐缩小;土地城市化的空间分异和两极分化现象相当明显。(2)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两者的耦合度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协调发展水平呈现由低级向高级、由磨合阶段向协调阶段递进式时序演变的规律;空间格局上表现出市域协调发展等级极化现象明显和城市化发展类型以土地城市化滞后型为主的特征。(3)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间,及两者与协调度之间,分别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口城市化与协调度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针对区域内各城市所处的城市化协调发展阶段和状态,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发展战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时空特征,为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文章基于城镇化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内涵及耦合机理,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及SBM-DEA模型,测度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71个地级市城镇综合指数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并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及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两者间耦合协调度及时空演化规律。结果 (1)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城镇综合指数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8.11增加至2019年的16.10,平均增速达6.50%;年均耕地利用生态效率为0.70,整体呈现小幅波动下降的趋势,年均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表现为江苏>江西>湖北>安徽>湖南;(2)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由2007年的0.21提高至2019年的0.40,但两者暂未步入协调阶段;(3)城镇化水平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度在地理空间上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且相关性程度逐渐增强,其中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的东部地区,而低—低集聚区则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西部地区,且随着时间变迁,该集聚格局呈逐步扩大态势。结论 应有序推进城镇化发展,强化耕地绿色发展理念,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构建邻近市域之间的合作机制,推动城镇化与耕地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是新时期我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内容。在深入研究河北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状况的基础上探索新形势下两者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以期为新时期促进河北省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运用离差系数,通过构建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指标体系,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对河北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性进行测度。[结果]河北省所辖的11个地市多数都存在人口增长率滞后于土地增长率、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的问题,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不对称以及土地出让价格歧视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河北省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失调的问题,该文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财政和税收制度以及打破土地垄断价格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对在新时期推进河北省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扩张用地和耕地资源数量之间关系日渐复杂。本文以宁夏沿黄城市带为例,在分析人口城市化发展进程与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从城市化发展与耕地资源两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入手,运用协调度模型评价分析了自1990~2011年城市化进程与耕地资源数量动态变化的协调性,并对未来协调关系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90~2011年间二者关系在较协调、基本协调、调和和不协调状态之间波动,未来研究区要保持城市化水平与耕地数量的协调发展,耕地资源保护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6.
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影响因素及其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从经济地理学角度研究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方法:空间密度分析、空间相关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结果:根据自然禀赋、集聚经济和政策制度三个维度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分析,自然资源禀赋总体上呈正向效应,但中西部城市与东部相比更偏向于依赖初始禀赋;在当前的产业集聚初步阶段,产业多样性比专业化更有利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提高;城市交通成本降低、消费多样性和高人力资源素质有利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对于东部城市的影响效应要高于中西部城市;经济开放政策呈明显的正向效应;目前土地市场化政策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经济地理学中的重要因素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有着显著的影响效应,但不同因素的影响对不同地域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差异性很大;以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合理配置城市土地开发的功能结构、完善区域内外部交通系统、引导人口与人才集聚、深化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等方面 为引导方向的城市土地的节约与集约利用制度和战略创新,将有利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The rapid expans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will lead to decoupling from the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growth. A previous study have shown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bidirectional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economic and population growth. To further explore this relationship, we used remote sensing and statistical data combined with center-of-gravity shift index, coordination degree model, Theil index, and Tapio elastic decoupling index. The main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The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in Liaoning Province has obvious geographical 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t can be classified in three types: only along the traffic lines expansion, only along the coastline, along the rivers and traffic lines concurrently. (2) The per capita construction land area (PCCLA) is growing rapidly, and by 2015, 13 cities (all except Benxi) of the province exceeded the national standard for PCCLA (120 m2). Three of these cities (Yingkou, Dalian, and Huludao) exceeded the standard by more than 100%. The uncoordinated areas of land and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spread from coastal areas to central and western areas and finally to the entire province. (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has changed from weak positive to strong negative decoupling. After 2010, the decoupling index for all cities became negative. In Huludao, Chaoyang, Panjin, Dalian, Shenyang, and Jinzhou, the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was more than 3%, coupled with a 1% decrease in non-agricultural GDP. For other cities, the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was less than 3% for a 1% decrease in non-agricultural GDP.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rapid growth of construction land was related to a negative economic growth. The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under the current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t may be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 expans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New construction land should be reasonably planned and managed, and the dependence of economic growth on construction land and speed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s a new challenge that should be reexamin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