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巧莉 《中国就业》2006,(12):61-61
青岛市四方区采取四项举措,着力拓宽妇女就业领域:一是加强领导,优化妇女创业与就业环境。成立妇女就业与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同时深入街道、社区开展调研。建立就业台帐。二是强化宣传,帮助失业妇女转变择业观。通过《青岛就业服务》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先进事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妇女就业能力和上岗率。结合妇女特点和市场需求,先后开办了服装、缝纫、美容美发等培训班,同时在各主要街道建立了社区职业培训点。四是加强就业服务,为失业妇女提供及时有效帮助。举办失业妇女、失业随军家属专场就业招聘会,并把就业项目开发、创业培训、落实小额贷款等再就业扶持政策紧密结合,为失业妇女再就业提供“一条龙”服务。  相似文献   

2.
高同先 《中国就业》2010,(11):42-43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市场取向促进女性就业创业,切实强化和完善政府的促进女性就业创业职能,加快城乡统筹协调,有力地将女性就业创业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目前,全市社会总人口534万人,劳动力总数2667532人,  相似文献   

3.
今年年初以来,辽源市就业服务局紧紧围绕全市“23456”奋斗目标,深入贯彻实施《吉林省就业促进条例》,努力巩固发展辽源大就业工作格局;同时大力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以牵住两个“牛鼻子”全面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和全面实施投资项目带动就业工作为重点,全面推进了全市创业就业工作,为服务辽源市经济转型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贯彻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筑牢民生之基,多策联动全方位提升就业保障能力,既运用底线思维兜底民生,抓住就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也进一步聚焦“数字+就业”培育接续有力的就业新动能,积极引导并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加速释放就业的倍增效应,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就业保障体系,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的就业需求。未来,我国应努力营造高质量就业环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数字赋能,全面优化创业政策支持体系,高效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以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5.
杨宪民 《活力》2011,(11):31-31
平等就业权是妇女的一项基本人权,是妇车生存权的基础,也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前提条件。完善我国保护妇女平等就业权的现行法律制度,加强对妇女平等就业权的法镥蛹甘户,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增加适合妇女就业的岗位,积极鼓励妇女自主创业等途径,实现妇女平等就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就业》2008,(3):14-20
就业是民生之本,“充分就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就业工作的最高目标。党的十六大将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就业》2008,(7):10-1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各地在开展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广泛开展了创业培训,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以鼓励创业,促进带动就业,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是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一项重大机制创新。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相似文献   

8.
声音     
《中国就业》2013,(10):15-15
关键词:女性 就业歧视 妇女研究特别要关注消除女性就业歧视、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妇女社会保障、妇女平等参与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制度和法制建设等突出问题。要着力推进妇女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积极促进研究成果向法律政策建议的转化,将妇女研究成果融入各级各类高校和党校的教学和培训内容等。  相似文献   

9.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总体部署,是全面实施《就业促进法》的重要举措。创业是劳动者通过自主创办生产服务项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市场就业的重要形式。劳动者通过创业,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能够产生就业岗位的倍增效应,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实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措施,是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握好就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对于稳固民生之本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以创业带动就业,全面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群进行创业活动,既可全面促进经济发展,刺激社会经济活力,又能以点带面,解决更多的无业人群的就业问题。创业带动就业,需要政府政策、资金的全面支持。鼓励创业、支持创  相似文献   

11.
严红梅 《中国就业》2009,(4):47-47,49
日前,南通市劳动保障局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实施“五项工程”促进就业的通知》,全面启动“政策帮扶”、“牵手创业”、“技能提升”、“岗位储备”、“平台强化”五项就业服务工程,切实做好企业职工稳定就业、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2.
《乡镇企业科技》2013,(26):95-95
今年以来,禹城市农信联社把开展妇女创业贷款专项服务作为帮助广大妇女不出家门就业增收、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3.
李欣 《中国就业》2009,(9):60-61
“大力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北京市宣武区广内街道以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推动创业作为解决当前就业问题、建立促进再就业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4.
扩大就业与创业.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经济学家指出。做好就业与创业工作,重要的就是鼓励和推进社会化的群众自主创业发展。这不仅能够解决劳动者自身的就业与创业问题,还能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新的劳动就业岗位。然而.目前我国在劳动者就业与创业、新办各类企业等方面。还存在创业制度规定、政策扶持、企业负担、创业理念、中介服务等诸多制约因素.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全社会以及劳动者自身共同加以解决,创造全社会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是高校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能够使大学生明确自身的发展需求和未来规划,从而进一步坚定目标,并主动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应该主动创新指导服务理念,增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水平,从而促进高校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意义和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更好地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的策略,旨在能够为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漫延,高等学校进一步扩招,中职生陷入了就业和创业的困境中。就业和创业能否成功,与个人自身素质的高低,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就业和创业心理品质密切相关。文章从中职生就业和创业心理品质的实际调查出发,分析了中职生就业和创业心理品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就业和创业教育,努力提高中职生就业和创业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2007,(12):47-48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其中之一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由此可见.创业将成为目前乃至今后解决就业问题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提倡全民创业对促进和扩大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以浙江省为例,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晋城市围绕创建创业型城市,把加快转型发展与促进全民创业结合起来,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在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全民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以上项目、办企业为突破口,把握创业方向,拓展创业领域,扩大社会就业,各项主要指标一直位居全省前列,推动了晋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玉  康冬  刘民 《活力》2023,(2):141-143
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基层农村发展中引入大学毕业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举措。我国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占比相对较低,主要是由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完善度不足,大学生自身主观意愿不强所致。为提高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占比,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智力型与技能型人才,本文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现状,而后进一步探讨了制约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具体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代促进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可行性对策,旨在通过政策环境优化、就业舆论正向引导、经费支持力度提升、创业教育开展、就业创业观念转变为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提供充足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的新目标,对就业的关注从量的提高逐步转到质的改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对就业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对滞后的就业创业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