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国家,银行业往往有动力通过产品创新在管制利率和市场利率间进行套利。在资金脱媒和竞争压力下,中国银行业进行了一系列以规避管制为特征的合作业务创新。业务创新的有两条主线,一是与以信托为代表的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理财业务及金融资产受益权合作;另一方面是与其他银行同业合作,进行同业资金代付及其他类型的同业信用支持。  相似文献   

2.
在有管制的市场经济中,监管与创新始终处于动态博弈过程中,当前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的快速发展正是商业银行规避金融监管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结果。本文对某地矿集团通过信托受益权转让业务获取银行资金的过程进行剖析,揭示该业务的实质以及对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的影响,并对其规范发展提出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通过信托受益权方式腾挪,银行可以将同业资产实现变相授信,造成期限错配借短贷长,进而可能导致信贷调控效果下降。通过桥大资金流入银行同业资产。尤其是在过去金融资本投资中国银监会限制非标资产,显然属于信托受益非标准资产,会让这类资产增长放缓,本文对其运作模式进行解析并加以分析对宏观调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传统信贷业务增速放缓、不良率高企、利润下滑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将重点转向了低成本、低资本要求的同业、投资类业务,形成了一系列以发放贷款、逃避监管为实质目的,以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多类型金融机构为表现形式的业务模式。创新型业务模式为商业银行带来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业务风险的交织叠加,防范化解此类风险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目前,针对同业业务发展与风险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及流动性风险,而对新型同业业务的风险本质及其与基础资产的关系问题则较少涉及。本文以山东辖内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为研究对象,运用VAR模型测算各项贷款信贷质量对同业业务资产质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各项贷款的信贷质量对同业业务资产质量的影响具有时滞性。本文据此建议,应及时捕捉同业业务的实质性风险,从基础资产入手寻找同业业务的演化路径,控制关键因素,以抑制银行类信贷业务的非理性扩张冲动,促进同业业务的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借鉴、实地调研和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近两年广西农合机构开办的信托受益权投资业务为例,分析信托受益权投资的现状,重点阐述信托受益权投资产生的模式、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政策建议,对规范农合机构的业务发展、促进银信合作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银行同业代付业务,是指银行根据客户申请,委托同业机构为该客户的贸易结算提供的短期融资便利和支付服务。该业务中委托行承担的主要风险为相关业务品种风险、客户信用风险及操作风险,需按各业务品种严格风险控制。代付行比委托行需承担的监管风险及资金风险都较小,主要为操作风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创新步入加速期,涉及利率汇率和融资结构等方方面面,金融业态朝着多元化方向演进,表外业务在此大环境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由于面临来自市场、监管和同业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银行自身也有发展表外业务的强烈内生动力。可以说,表外业务是金融改革与创新的产物,其产生与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应客观地认识到,表外业务有许多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需要对其进行审慎的风险管理。本文对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态势、动因及风险识别防范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龚先念 《海南金融》2022,(10):69-78
日本信托业在百余年发展中经历了五次演变过程,最终形成了信托服务、信托契约代理和信托受益权销售三位一体的产业结构模式,以及以信托银行为主体、信托公司及其他信托兼营金融机构等为补充的营业信托格局。日本信托从业机构类型丰富,行业内竞争较为充分,行业集中度高、马太效应明显,产业管理较为成熟。日本信托业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有:信托产业结构必须要根据业务转型方向进行相应调整;信托兼营与专营模式各有优劣势,两者并行符合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2003年6月下旬,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国内首次以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由于此次处置在交易的结构上与资产证券化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被视为国内首例准资产证券化实践.从当前金融形势来看,我国金融系统结构特征导致金融风险过度累积在银行系统内部,而金融机构个体也亟需调整金融风险头寸的有效手段,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的产生是在国内现有约束条件下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效率的有益选择.本文旨在从金融风险管理的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简要剖析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最致命、最隐蔽的风险之一。本文基于内外部因素分析框架,运用压力情景下的LCR作为风险评价指标,通过构建VAR计量模型,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定量验证了宏观变化、结构调整对大型、中型银行流动性的冲击效应及贡献度大小。研究发现,外部宏观因素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增强。其中,大型银行得益于被动负债和中央银行的救助优势,对自身资产负债结构摆布及流动性风险管控能力更强;中型银行由于同业及表外业务过快扩张,流动性风险更为突出。据此,宏观层面要更加注重宏观流动性把控,强化金融监管行为的有机协调;微观上则应进一步提升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同业、表外业务的全面流动性管理与监管。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要发展,离不开创新,但任何金融创新一定要符合实体经济的需求与政策导向,必须符合相关会计计量原则并充分披露。信托受益权买入返售业务的产生与发展信托受益权就是受益人在信托业务中享受信托利益的权利。买入返售即买入返售方(资金融出方)与资金需求方签订协议,现在买入证券票据,同时在规定时间被资金需求方以规定金额赎回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何莉 《西安金融》2014,(9):51-53
随着市场化条件的成熟,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同业负债占比快速提升,然而现行同业业务的特殊性与发展模式,导致银行系统积聚了巨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本文结合当前银行管理的实际,从分析当前同业业务模式的缺陷入手,研究防范同业业务流动性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卞丹娟 《金融纵横》2005,(11):55-56
人民币理财产品是一个简约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其实质是以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为基础在资本资金市场上发行债券、信托受益权凭证等证券而进行融资的过程。商业银行在金融同业市场以同业间的市场资金利率购买了中央银行发行的票据、政策性银行的金融债券等。然后扣除相应费用.以略低的价格分拆转手把本金和收益让渡给投资者,使投资者享受了银行同业间的高收益。  相似文献   

14.
信托收据是进口商为了进口融资,与开证银行签订的关于由其代理银行处理进口货物,所得收益优先偿还银行信用证融资,银行凭此释放信用证单据等内容的协议。从本质上讲,其安全程度对银行而言较一般贷款和贴现高。但是由于法学理论界和银行界对信托收据存在较大的争议,使银行感到信托收据业务中存在着法律风险,导致了银行在实务操作上难以把握。本文拟对信托收据风险点及其防范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姜超  倪玉娟 《银行家》2014,(4):16-19
正"钱紧"起因于金融机构资产结构调整利率市场化推动金融机构追求高收益近两年,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便是"非标",无论是银行自营、理财、信托还是保险都趋之若鹜。其背后重要的原因是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金融机构对于高收益资产的渴望。银行自营,非标投资如火如荼。自2011年以后,同业渠道成为银行投资非标的最重要的渠道。不少银行购买了大量无流动性的非标资产,目前银行同业资产超过10万亿元,2013年中报的上市银行买人返售资产高达5.3万亿元,其中票据和信托受益权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理财产品是一种简约的资产证券化金融产品。其实质是以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为基础在资本资金市场上发行债券、信托受益权凭证等证券而进行融资的过程。商业银行在金融同业市场以同业间的市场资金利率购买了中央银行发行的票据、政策性银行的金融债券等,  相似文献   

17.
王劭斐  王彤 《新金融》2003,(8):37-39
2003年6月下旬,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国内首次以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置.由于此次处置在交易的机构上与资产证券化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被视为国内首例准资产证券化实践.从当前金融形势来看,我国金融系统结构特征导致金融风险过度积累在银行系统内部,而金融机构个体也需调整金融风险头寸的有效手段,信托受益权转让模式的产生是在国内现有约束条件下提高金融风险管理效率的有益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风险,特别对民生和兴业两家银行的同业业务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银行同业业务有利于金融机构之间资金的相互调剂,但同时其快速发展也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银行同业业务具有高杠杆操作、期限结构严重错配、依赖批发市场融资等特征,这增强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系统关联性和内在脆弱性。因此,监管当局对同业业务宜疏不宜堵,应构建一个有效的、激励相容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同时还需要加快推进金融体系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9.
同业业务通常主要承担商业银行司库职能,其主要目的是用于银行资金的流动陆管理。近年来,商业银行在传统盈利模式受到挑战、表内贷款规模受到限制的压力下,开始挖掘同业业务的发展空间,大量配置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央行称之为“同业渠道”业务。这种盈利模式给银行带来了较好的收益,但同时电加重了银行同业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增加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同业业务发展迅速,众多的市场参与者如雨后春笋般争相而出。在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同时,各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等各方关系越来越为紧密,彼此间的合作也在快速发展。同业间的合作,有益于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同业业务因此应运而生,同时潜在的同业业务风险也随之而来,如何有效防范同业业务风险将成为金融机构开展同业业务的前提条件。一、同业业务发展的背景目前在我国金融业发展模式下,同业业务发展多元化,涉及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