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华商》2010,(7):23-23
关键词:加薪 关键人物:茅于轼 背景:有人担忧,企业给员工大幅度加薪,中国的比较优势就没了。外资会撤出中国,把工厂迁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去,中国发展的势头就会停下来。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他认为,中国从一个欠发达国家提升为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肯定会达到现在发达国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效应所谓经济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是指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因市场机制的推动而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即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融合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与此同时,1999年曾在美国西雅图出现的“反全球化”声音,2001年再次出现在意大利的热那亚和卡塔尔的多哈。全球化所带来的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越来越频繁的金融危机已成为一些人反全球化的主要理由。  相似文献   

3.
《WTO经济导刊》2014,(6):14-14
5月1日,美国咨商会的经济专家称,美国的总体失业率在未来15年间将可能从当前的6.7%进一步下降到3.8%甚至更低的水平,但这并非是因为经济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是因为此后由于人口老龄化,会有更多人退出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勤劳却不富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志武 《新财富》2004,(8):26-27
众多廉价劳动力的勤奋工作,可以在经济增长初期弥补制度资本的不足,这是中国经济近二十几年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但是有关统计表明,越勤劳的国家,人均GDP反而越低。当一国的制度机制不利于市场交易时,人们的相当一部分勤劳是为了对冲制度成本。这些国家的公民不仅必须更勤奋地工作,而且只能得到更低的收入。  相似文献   

5.
朱丹 《商界》2005,(10):21-23
在经济学“大显大贵”的今天,经济学家们往往让人高山仰止,让人难识“庐山真面目”,而顾雏军的被拘,郎顾之争告一段落,正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了解经济学家“江湖生态”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价格总水平将保持温和上涨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2007年价格的走势,大多数人预期居民消费价格将保持温和上涨的态势,对此判断经济学家们的分歧不大;但由于目前美国经济下滑的走势愈加明显,近期内国际石油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关于2007年价格走势的分歧,主要是针对以下问题的:一是生产资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幅度是否会出现明显下降;二是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是提高还是下跌。本文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斯蒂格利茨是中国公众中知名度最高的美国经济学家之一,尤其是获得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更使他的声誉达到最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是莘莘学子心中的偶像。我对斯蒂格利茨也甚为崇敬。然而,读过他的新著《全球化及其不满》后,我有点失望。这样一位令人尊敬的主流经济学家怎么会以发牢骚为基调写书呢?  相似文献   

8.
垂直专业化使得生产活动在不同国家展开。资本和中间品生产流向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发达国家主控的跨国公司用投资和当地销售跳过了东道国的关税壁垒,但他们也把产品销往发达国家,此举反过来增加东道国的出口,不但没给后者增加实惠,反而引起了对他们的指责。中国低廉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加上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使得外资乐于将中国变成其外包平台,组装加工占据中国外贸出口的一半。而中国对外投资额很小。这使得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按传统贸易统计所反映的数据处于不利地位。上世纪80年代一些在发达国家不具竞争力的传统产业转移到中国,而进入90年代大举转入的是IT产业。1990-2002年期间当美国市场上来自中国的电子和非电子产品增加时,来自日本的产品减少了。中国在美国的进口份额增加了,日、台、新、韩和其他亚洲经济体的份额减少了。  相似文献   

9.
当管理理论日益成为生意经、赚钱术,当宏观视野不再受人重视,自然再次以其残酷的力量给人类上了沉痛的一课。卡特丽娜飓风考验了美国,也考验了世人长期以来对管理理论的狭隘认识。并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飓风加剧了本已令人忧心忡忡的能源紧张,越来越多的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本国的能源问题,本期思想家论坛将能源管理作为主题,首先就是为了促使管理理论的宏观视野得以恢复和舒展,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认识到,管理不仅关乎企业生计,也关乎个体生命,还关乎国家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贾杉 《商业时代》2012,(21):49-51
本文分析制造业国际价格变动对外包与失业问题的影响。由于生产成本上升,致使高工资国家制造业的整体生产过程缩短,将制造业中相对劳动力密集的生产过程转移委托到低工资国家进行。外包促使高工资国家失业率提高和低技术工人工资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态度     
"在经济学家的计算中,给强者当走狗总是最优解。"--一位飞机设计师的话。本刊上期封面故事《中国何时再造大飞机》发表后引起的争论中,一部分经济学家强调大飞机的投资巨大且难以收回,而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则认为不能只算眼前的经济账"当省长是觉不够睡,当书记是睡不着觉。"--原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今年离开辽宁,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在接受采访谈自己与贪官一起工作的感受时说  相似文献   

12.
国际比较:我国劳动力成本究竟有多低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劳动力成本的增长,二是生产率的增长。如果劳动力成本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增长率,那么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就会下降,相反,如果劳动力成本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增长率,企业和国家的竞争力就会增强。  相似文献   

13.
钟山 《国际贸易》2001,(5):12-14
50年代美国一些经济学家在解释美国经济成长时,发现在考虑了物质资本和劳动力增长后,仍有很大一部分经济成长无法解释,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明塞及后来的贝克尔等人把这一无法解释的部分归之于人力资本,从而掀起了人力资本“革命”,舒尔茨和贝克尔还因此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人力资本,是指知识,技能,经验和熟练程度,健康等的总称,代表人的能力和素质,人力资本的显著标志在于它即是人自身的一部分,同时又是一种资本,是未来收入的源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高速增长,而失业率却一直上升。出现这一反常现象的原因除了中国人口数量的巨大外,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也对就业产生很大影响。自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彼德.多林格尔和迈克尔.皮奥雷提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以来,根据各国不同学者的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有很多种类型,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分割状况也不同。我国目前对就业产生影响比较大的分割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的二级分割和城乡分割。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工作条件较好,福利待遇较好的一级劳动力市场和各种条件都较差的二级劳动力市场,且两个市场存在隔离,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中国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的隔离也阻碍着就业的增加。打破这些分割,构建一个公平的、具有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业务外包又称资源外取,它是将一些传统上由企业内部人员负责的非核心业务,以外加工方式外包给专业的、高效的产品《服务)提供商,以充分利用公司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目的是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业务外包结束了自给自足的组织模式,把非核心业务的大部分外包给别人,而在核心技术和产品上区别于竞争对手。这已成为全球成功企业的共同做法。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竞争的时代,如在日本这样劳动力费用很高的国家+企业只有将核心业务以外的业务外包出去,才能够提高业务效率,物流业务就是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的思想最早是由德国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的。他在1912年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才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创新的关键就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首次正式提出“知识经济”这一...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的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和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经济的破灭给一国经济和一个领域所带来的冲击仍记忆犹新.而这次由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引发的次贷危机进而扩展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对国际金融体系的破坏是巨大的、空前的.当危机过后,事后诸葛亮的各国经济学家们,忙碌着反思、批判、论证、总结、汲取教训,以避免危机的再次发生.但人类对利益追求的本性,决定了人类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泡沫.本文以不同的视角,结合现实的国际经济形势,通过分析总结,得出下一个我们将面时的泡沫是生态环境泡沫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进出口经理人》2014,(6):10-10
2011年一部苹果手机的制造成本是178.96美元。根据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最终产品的全部价值会计入出口国,即在中国组装苹果手机,之后将产品运输至美国,美中贸易逆差也随之增加了178.96美元,尽管中国对产品总值的真正贡献不过是组装的费用。这样的统计方法并不科学。 随着制造业价值链的快速全球化,今天几乎没有国家能够处理任何“最终产品”的所有零部件。事实上,苹果手机的部件来自多个国家。经济学家经过拆解发现,中国只占每部苹果手机价值的3.6%,即6.5美元。手机的其他价值来自美国所生产的存储卡、音频设备和蓝牙工具等高值零件比中国从组装手机中所获的价值高60%。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 ,要根本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新的农村发展战略必须把重点放在减少农村劳动力上。当农村劳动力减少 ,留在农村务农的劳动力就能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资源。这样 ,农村劳动力的相对稀缺性和相对价值就会增加 ,以劳动力为最主要资产的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也就会相应提高。同时 ,他们就由农产品的供给者变为农产品的需求者 ,农产品的价格随之上升 ,这样农村劳动者的收入也就可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减少而不断上升。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是其相对丰富的资源 ,因此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比较优势。政府应创造一人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20.
很多时候,机会会在不经意间送上门。 当中国的华为们因为美国的“国家信息安全”而苦苦不能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一个月前,一起由美国前特工爱德华·斯诺登掀起的“棱镜泄密门”,给了华为们最大的竞争者重重一击。美国思科公司毫无意外的卷入了“棱镜门”,华为们开始抓住这次“棱镜”机遇,从自己的后院抄思科后路的反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