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政策变更能否构成国际商事合同不可抗力免责事由这一问题一直是外贸实践中一个莫衷一是的问题.本文由两倒案倒出发,分析其异同,并结合国际商法中对"不可抗力"和"情势变更"所下定义,最终得出结论,即什么情况下国家政策变更才能构成国际商事合同不可抗力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2.
屠晓倩 《时代经贸》2010,(14):256-256
国家政策变更能否构成国际商事合同不可抗力免责事由这一问题一直是外贸实践中一个莫衷一是的问题。本文由两侧案例出发,分析其异同,并结合国际商法中对。不可抗力”和“情势变更”所下定义,最终得出结论,即什么情况下国家政策变更才能构成国际商事合同不可抗力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3.
刘廷华 《经济论坛》2012,(7):170-174
不可抗力免责明显不是因为违约方没有过错,因为它将违约损失强行分配给了同样没有过错的非违约方。在本质上,不可抗力免责规则是一种填补合同漏洞的规则,可以降低当事人缔约的成本。但是,经济效率要求将风险分配给优势风险承担人。通常,非违约方并不是优势风险承担人。因此,不可抗力免责规则并无令人信服的经济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论作为保险人法定免责事由的故意犯罪认定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保险人故意犯罪作为保险人的法定免责事由,其立法根据在于防止道德风险、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避免保险制度被滥用。对作为保险人免责事由的故意犯罪认定与刑法保持一致之立场,既符合保险法与刑法各自的功能与立法目的,不违背保险法把被保险人故意犯罪作为保险人法定免责事由的立法根据,也是由保险法免责要件规范的不明确性决定的,同时也符合保险合同疑义利益解释规则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5.
区琳 《经济师》2005,(7):115-116
判断旅游不可抗力事件须确立具体参考因素,文章根据不可抗力免责的理论依据推导出不可抗力的主客观构成要件,并通过对主观和客观要件单独认定不可抗力缺陷的分析,论证主客观要件结合判断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对主客体构成要件主体判断标准、内涵、客体的分析以及与商业风险在可预见程度方面的比较,将判断标准具体化。  相似文献   

6.
"契约法的实质问题是风险分配问题"。合同缔约人订立合同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使自己的利益得到实现,另一方面就是规避风险和减少或避免损失。合同风险制度是合同法的中心问题之一,而买卖合同中的风险分配问题,则在买卖法中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免责条款作为当事人预先分配合同风险的工具,对于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摩擦和争议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免责事由、免责条款的效力及免责后的义务三方面的介绍,总结了货物买卖合同中免责条款的约定内容并分析了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李国波 《经济师》2011,(2):75-77
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要求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目前司法界对保险公司能否免责存在不同立场。从立法价值取向、法律责任属性和法律适用原则的角度而言,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不属于保险公司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法定免责事由。为了充分发挥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强制保险制度关于保险公司的法定免责事由应该排除驾驶人过失的违法行为,限定在驾驶人故意的违法行为;同时,为了发挥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对违法者的惩罚功能,应赋予保险公司对驾驶人过失的违法行为的追偿权。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民事责任性质有不同的归责原则、责任构成、举证责任和免责事由,因此确定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但相关法律仅确认了损害赔偿民事责任,并未对责任性质予以规定。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应包括缔约过失责任、侵权责任和担保责任。  相似文献   

9.
合同责任,即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规定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是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的后果,是对当亭人履行合同义务的担保。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尽管当事人已经违反合同义务,但按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却可以免除其承担违约责任,这就是违约责任的免除制度。引起合同当事人免除违约贵任的法定或合同约定事由就是合同责任的免责事由。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承包工程中 ,特别是在国际工程中 ,施工合同管理已经居于核心地位。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对合同进行科学的分析。施工合同分析 ,特别是对合同条款中免责条款的分析研究 ,对于合理划分签约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保证整个工程施工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免责条款的识别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及当前适用的国际惯例 ,可以免责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因受不可抗力事件影响可免除责任。在土木工程中 ,如FIDIC合同条件的第13款 (应遵照合同工作 )、第20.4款 (业主的风险 )、第65.1款(对特殊风险不承担责任 )、第65.2款(特…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市场主体退出制度建设明显滞后按照现行规定,我国市场主体退出市场主要有两种途径:1.主动退出,即市场主体到工商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主要有:(1)企业解散。包括企业已经达到设立目的或企业章程规定的终止事由发生;企业由于不能适应市场竞争而决议解散;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而终止经营;由于企业分立、合并而解散。(2)企业歇业。(3)企业被撤销。包括因行政命令而被撤销;因行政处分而被撤销,也称被依法责令关闭。(4)企业被宣告破产。(5)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注销事由。2.被动退出,即市场主体被工商登记机关依法吊销营业执照。主要有:…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电子商务服务商分析——基于产业链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淑蓉 《经济问题》2007,336(8):32-34
现实生活中,电子商务产业链具备技术推动型、特殊的产业链构成和产业链链条长等明显特征.电子商务产业链中的电子商务服务商有二类:一是以网络接入服务商、网络运营服务提供商、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应用服务提供商和商业服务提供商为主体的系统服务商;二是以B2B、B2C、C2C为内容的提供交易平台的和以信用认证、电子金融、物流配送为内容的提供服务平台的中介服务商.  相似文献   

13.
唐晓晓 《时代经贸》2007,(8Z):229-230
本文首先论述了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体系并确定其内容,然后主要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为中心,在界定其定义和其在侵权行为归责原则中与其他原则的区别后,重点指出无过错责任原则并非是绝对的,它仍有免责事由,即如果有免责事由存在就可以不承担责任。这一特点看似类似于过错推定责任,但实际上两者仍有根本差别,不可相混淆。  相似文献   

14.
触电案件是否可不区分电压等级而统一适用侵权责任法,这些法律适用问题随之出现,直接给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带来了严重困扰.如果不区分高低电压,那么触电损害案件究竟该适用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还是第七十三条,作为一般侵权案件和作为特殊侵权案件审理所适用的归责原则、责任主体、免责事由、举证责任等都不相同,审理的结果也会天差地别.如果区分高低电压,那么又应依据何种标准加以确定.这些问题使得重新明确对高压电的划分,明确触电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避免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发生,维护电力企业合法权益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法律责任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责任是法学的基本范畴,其构成要件应确定为责任主体、法定事由、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四部分;责任法定、责任相称和责任自负原则是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免责条件包括时效、不诉、自首、立功、补救、协议、自助、人道主义等方面;制裁、补偿和强制是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6.
郑兰兰 《发展研究》2006,(9):109-111
本文拟就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的主体范围、障碍程度、救济的途径、法律后果、产生的事由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两者在涵盖范围及功能上的差异,进而探悉两者之并合处,提出新的构建方案,并进行比较和论证,从而使体系更加合理,也能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法益。  相似文献   

17.
按照企业知识理论,知识决定企业能力,而外部知识转移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知识状态"。通过引入网络嵌入因素,探讨了国际代工企业知识转移的特殊性及相关操作。研究发现,国际代工企业所嵌入的网络,具有"双重网络"与"俘获型网络"两大突出特征。受这两大特征的影响,与一般企业比较,国际代工企业知识转移模型也是特殊的,其特殊性在"知识源"和"知识转移界面"两个部分都具有显著表现。进一步分析,由于知识转移模型的特殊性,国际代工企业知识转移在具体操作上,也应有相应的特殊安排,如"变内部化代工为专业化代工""、建立适当的人力资源政策"等等。  相似文献   

18.
一、不可抗力的界定 虽然各个国家对于不可抗力的说法不一,但对于不可抗力的认定,基本原则还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一般都认为构成不可抗力事件应当具备以下4个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7,(5)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习总书记在2016年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明确了保护环境的决心与信心。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从而可使环境违法行为"违法必究"。文章在立足我国国情基础上,对比分析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制度规定,指出我国在公民环境权、环境侵权归责原则、责任承担方式、环境侵权的免责事由以及环境侵权中的诉讼时效等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实际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药品侵权责任是一种特殊的产品责任,它是产品责任的下位概念。这种产品责任的构成与一般产品责任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药品缺陷的判断标准应采用不合理危险标准,而非质量标准;在缺陷与损害之间因果关系理论的适用上提出疫学因果关系和市场占有率决定因果关系适用的可能性;为确保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发展缺陷或科技抗辩不能作为责任的免除事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