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97年11月12日,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发了《产品标识标注规定》,对生产企业正确、合理地标注产品标识,明示产品质量信息作出了具体规定。这是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引导企业建立自律机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护企业、用户、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举措。众所周知,在商品社会初始时期,产品结构简单,品种少,消费者能够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官识别产品。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校术的进步,产品日趋多样化,性能结构日趋复杂,消费者已难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判断产品的真伪优劣,特别是经过包装的产品,消费者很难知道产品的…  相似文献   

2.
坦白讲,微信这个产品出来.如果说不在腾汛。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话,是在另外一个公司,我们可能现在根本就挡不住。我近期观察各行业和互联网的结合。有很多人问潮流来了,知道该怎么变,但是好像做不到。因为有时候会跟自己的既得利益,或者说DNA不适应。  相似文献   

3.
推出某项新产品后.你是否想当然地认为通过品牌的协同效应便可以让它大红大紫?看看苹果公司的电视机产品AppleTV、微软公司的数字媒体播放器Zune及可口可乐公司失败的营销产品NewCoke这些前车之鉴,你便会知道,仅有产品是远远不够的。除非你可以不惜血本,大声向消费者兜售:“免费,免费!”否则不要指望你的产品可以自动畅销。创立一个品牌的第一步应该是,找出自己产品的独特性。比如,它如何舒缓疼痛,制造快乐或惹人艳羡;  相似文献   

4.
晓庄 《中外管理》2007,(4):116-117
日本人用很简单的公式形容典型的美国行销计划:准备好了吗?瞄准!发射! 然而,我到底在卖什么?我怎样才能创造对此种产品的需求?我要卖给谁? 他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实,销售可以只是卖给别人所需求的东西,而推销则是让客户知道自己够资格享用这种产品,你可以推销实际价值不高但却能代表身份地位的产品。  相似文献   

5.
小燕 《中外管理》2004,(1):79-80
2000年的一天,W突然病倒了,被送入医院急救。神经几乎瘫痪,四肢麻木,面部完全僵硬.整个人已不能动弹,惟有意识依然清醒——知道自己是谁,知道出了什么事.知道自己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东方企业家》2003,(7):133-133
在实施标杆瞄准项目时,首先应当弄清楚标杆瞄准的两个核心问题——比较分析(即标杆瞄准的内容是什么)以及产品/系统的相关知识(即如何进行标杆瞄准)。如果不知道如何改进组织的流程来缩小自己与竞争对手或是世界一流组织之间的差距,那么,找出这一差距又有什么意义昵?知道自己不行,却无力改进,只能让每一个人更失望罢了。一个恰当的标杆瞄准流程在设计的时候,既要考虑到“瞄准什么”,同时更要突出“如何瞄准”。  相似文献   

7.
很多中小民企老板都憧憬有一天能把自己的产品卖到国外,却不知道怎样卖、卖给谁.如何寻找客户、如何得到出口定单是民企产品步入国际市场的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8.
有句话说得好:你的心有多宽,你的舞台就有多大;你的梦有多远,你的成就就有多高;做正确的事情远比正确地做事情重要。年轻的大学生们,到底是考研?是就业?还是出国?知道自己是什么,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对我们的人生来说实在太重要了。  相似文献   

9.
做销售的大抵都知道一句名言——想要销售你的产品,先要销售自己!也即自我营销。自我营销是一种通过自我介绍履历表等形式手段,采用包括惊奇性、创意性、幽默性等策略,展示自我形象、品德以及情感,从而达到预期目的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我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观点和角度去判断市场并进行决策; 我们已经知道客户是多么重要,但我们仍在解决"如何把产品卖出去"的问题; 我们是在以自己为中心去理解营销……  相似文献   

11.
企业能生产精神产品吗?回答是,能。大家知道,当企业在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时,总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作指导的,总要确定自己的经营理念,总要运用一定的手段来促销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与物质产品的生产、销售等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企业在生产物质产品的同时也生产着精神产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离的。一般来讲,假冒伪劣产品和坑  相似文献   

12.
创新甚至并非主要与设计产品有关,而更加经常涉及的是创造某种顾客群自己不知道想要的东西,或者将其交付使用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世病百态     
冯景元 《乡镇论坛》2009,(18):34-34
大家都知道.不让病人知道的痛,是癌症。病人自己知道,却不愿让别人知道的病,是性病。把没痛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的,是泡病。面无血色,不能吃盐的是肾病。受不了大补的是虚病。脑满肠肥,说话无度,舌苔发黄的是实病。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笔者收到一封来自一个新进入经销商的邮件,在信中,这位经销商朋友写道:“我是甘肃兰州的一个新进入的经销商,我从中国营销传播网看到您写的《如何做一个会赚钱的经销商》这篇文章,感触很深,我以前也是做销售的,去年自己创业,但是一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正如您说的,是没有选好一个产品,现在选一个好的产品真是比大海捞针还难,今年的糖酒会上那么多的产品,可实际上市的在我们这里一个都没有,可想而知,我也很想找一个好的产品,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辨别一个产品是好还是不好,您能不能给我说一下如何选一个好的产品呢,我目前主要做流通市场,谢谢!”  相似文献   

15.
为在小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风度”,十几岁的中学生都知道问父母要钱购买名牌服装,成百上千元的名牌服装对于他们父母来说可谓无可奈何,但孩子们还是不顾一切地为之心动。这一切不可思议的举动来自于欲望,欲望就是心灵跳动的原动力,孩子尚且如此,何况成人。消费者为了自己心灵得到满足,就会心甘情愿地掏钱购买知名品牌的产品,品牌激发出了人们埋藏于心底的本性需求欲望,品牌的力量难以估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现代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1、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参与中的一方比另一方知道的信息更多,这就是信息的不对称 (Pindyck,2000)。信息不对称是许多商业交易存在的特点。通常,销售者对于一个产品的质量比消费者知道得多;工人对自己的技术和能力比他们的雇主知道得多等等。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危害可以分为两类: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出现在交易发生之前,称为事前风险。比如,知道自己具有高风险的群体,才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笔者收到一封来自一个新进入经销商的邮件,在信中,这位经销商朋友写道:“我是甘肃兰州的一个新进入的经销商,我从中国营销传播网看到您写的《如何做一个会赚钱的经销商》这篇文章,感触很深,我以前也是做销售的,去年自己创业,但是一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正如您说的,是没有选好一个产品,现在选一个好的产品真是比大海捞针还难,今年的糖酒会上那么多的产品,可实际上市的在我们这里一个都没有,可想而知,我也很想找一个好的产品,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辨别一个产品是好还是不好,您能不能给我说一下如何选一个好的产品呢,我目前主要做流通市场,谢谢!”  相似文献   

18.
远见者说     
郁荣 《中外企业文化》2011,(9):I0054-I0055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老子保险解读;知道雄强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的以柔克刚彰显人生的计谋,这其实也是一种远见者的生存哲学。“月盈即亏”,处在顺境的时候,一定要留足逆境的退路。  相似文献   

19.
“卖”的陷井夏志琼近年来,农民种什么?养什么?生产出的产品出售给谁?什么时候卖?都自己说了算。然而很多农民不会卖,极易掉进卖的陷井。陷井之一,越贵越不卖。当一些商品价格一涨再涨时,农民就不知道自己的商品值多少钱了,怕价格继续上升,卖了吃亏,所以就干脆...  相似文献   

20.
吴仕逵 《英才》2007,(8):128-128
一个人自己伟大并不难,难的是自己的接班人也伟大。唐太宗、汉武帝、明太祖自己伟大,就是不知道如何培养伟大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