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东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模式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集群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剧和国际产业的发展,广东经济的未来发展,不仅取决于企业如何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而义也取决于中小企业能否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以应对全球化产业转移的挑战。本文认为,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促进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是提升广东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为此.本文提出广东实施产业集群战略的新模式及政策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培育竞争优势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辉 《山东经济》2004,20(4):75-77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极具竞争力的组织形式,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产业集群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方式。我国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通过培育和发展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培育竞争优势,要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加强技术研发和专利保护,形成区域内的创新体制,成立产业集群的行业协会,重视产业集群的更替和升级,使产业集群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近年来,辽宁省县域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涌现出法库陶瓷、开原起重等一批典型。近期,辽宁省政府研究室对全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感到,工业产业集群在振兴县域经济的战役中,扮演了绝对主力的角色。发展产业集群,是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中,发达国家凭借产业集群优势而保持旺盛的经济竞争力,在世界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进程中,发达地区由于拥有产业集群优势而充满产业竞争活力,在推进工业化和迈向现代化的发展中成为遥遥领先的排头兵。世界经济近数十年来的发展轨迹清晰显示:经济竞争已经从企业竞争演变为产业链竞争。因此,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壮大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实现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明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敏 《改革与战略》2011,27(3):149-152,179
产业集群战略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培育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但也不可忽视产业、企业竞争力弱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惟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才能培育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是一些产业链上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域形成产业空间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有很大作用的.产业集群的路子是落后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捷径;是区域经济创新系统的一种实现方式;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实施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主要思路是:一把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二把培育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三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战略中的作用;四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品牌融合发展,带动产业集群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7.
对河南县域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文章结合河南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集群战略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指出产业集群战略可从吸纳富余劳动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几个方面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河南县域产业集群的特征、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培育和发展县域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8.
发挥青岛海洋优势做强临港产业集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产业集群的优势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青岛作为我国东部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港口城市,发挥海洋优势、加快建设临港产业集群,对于推进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青岛发展临港产业集群的有利条件1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范围来看,产业集群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发展较好的工业园区都普遍形成了产业集群.新型工业园区发展的优选目标也应该是培育产业集群。从连云港的整体条件看.其区位交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非常明显.应充分利用优势培育八大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规模就是优势,集群就是实力,特色就是王牌.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无不证明,只有把产业培植放在最优先的位置,把打造特色产业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一抓手,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近几年来,滨海县大力实施以工强县战略.  相似文献   

11.
泛珠三角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集群是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泛珠三角区域的产业集群在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产业链的合理配套、产业的优化升级与梯度转移、跨地域的环境污染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规范和协调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促进集群企业纵横向产业链的完善,实施产业集群优化升级和向中西部转移并行发展的战略,加强跨区域的环境治理,对于促进集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林高瑞 《特区经济》2011,(6):235-236
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新路,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近几年,产业集群在欠发达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总体还处于初始阶段。如何推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是摆在欠发达地区面前的战略问题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3.
林祥 《开放导报》2003,(11):42-44
研究城市竞争力的重点应是产业竞争力.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战略可以概括为传统型和现代型,传统型产业发展模式是立足于单个企业,即通过培养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来提高产业竞争力.现代型产业发展模式是立足于产业集群,即通过培育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积聚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造就一大批相互关联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发展和壮大城市的产业竞争力.因此,产业集群是当前产业竞争力的研究重点,也应该是城市竞争力问题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经济一体化水平是乌昌经济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集聚效应和成本优势在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一体化水平,促进乌昌经济快速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增强乌昌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杨保军  高晓勤 《乡镇经济》2009,25(1):98-102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以其独特的优势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产业集群品牌对手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品牌,促进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的联合是提升西部民族地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群战略演化。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显现出的竞争优势日益受到关注。产业集群战略是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工业化步伐的最佳选择,对仍处于经济欠发达阶段的德州来说,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要实现德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应采取切实措施,有效实施产业集群战略。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规模就是优势,集群就是实力,特色就是王牌。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无不证明,只有把产业培植放在最优先的位置,把打造特色产业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一抓手,才能  相似文献   

18.
陈民伟 《特区经济》2010,(11):222-224
经济特区、珠江三角洲等沿海较早开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已进入中后期,产业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渐显,传统的比较优势下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无法解决或解释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诸多问题。区域内产业集群以形成竞争优势成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战略,但集群风险,特别是土地等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强约束性却是决策者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金水 《中国经贸》2010,(20):80-8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联动发展使绍兴县经济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联动使绍兴人避开了资源匮乏的先天不足,有力地推动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联动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绍兴县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深入分析了绍兴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优势,提出面临的危机和存在的问题,为绍兴县专业市场与纺织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粟增富 《特区经济》2010,(6):190-192
产业集群是一种新的而富有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广西铝产业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具有集群发展的基础。本文在分析了广西铝业产业集群的优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广西铝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些构思,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