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是工商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目前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消费什么、消费多少、如何消费完全是个人自主选择的一种个体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然而消费者不可能在真空里做出自己的购买决策,其购买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社会、个人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分析研究这些因素,对于规范工商管理行为开展有效的市场营销活动,扩大国内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情绪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两期的经济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消费者在不同情况下的消费者情绪与物价变动和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消费者情绪会影响物价和消费的波动;消费者情绪会对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影响;在制定利率政策时要考虑到居民的消费习惯;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消费者情绪对物价的影响不同;在消费者异质的情况下,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会影响国家调控物价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不仅要求我们改变生产和能源转换的方法,还要求我们调整能源消费的格局。大量的研究文献表明,我们的行为通常是受习惯约束的。习惯——这是一种非完全意识的行为方式——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与理性的选择理论相悖。消费者在受到某种促销激励时.期待他们节制对能源的消费是很困难的。因此,面对习惯,我们需要建立新的工具。现行的基于碳的社会,技术系统.通过结构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制度的力量来限制和培养消费者选择的观点,增强了工具的性能。由于习惯是潜在的“反意图的”行为,所以习惯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行为的锁定形式,从而可以用来解释能源消费持续增加的现象。因此.政策须解决的具体问题应是习惯表现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文化适应”的角度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选取语言、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新环境中居住时间为指标,通过Logit模型对美国西班牙裔和亚裔的四个少数民族购买民族蔬菜的行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文化适应”的语言、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指标均显著影响少数民族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其中民族认同对购买行为具有显著正影响,语言和文化认同对购买行为具有显著负影响,而在新环境中居住时间指标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理解多民族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并满足其购买需求,本文从语言、居住环境、民族认同和消费习惯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及其思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军 《财经研究》2001,27(7):3-8
消费作为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基本变量。消费函数所反映出的消费与其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和重要方面,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分析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在简要回顾西方主要的消费函数理论之后,建立了主要基于西方消费函数理论的三个中国消费函数模型。对这三个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模型与现实情况之间、微观消费函数与宏观消费函数之间存在着矛盾,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我们缺乏可作为建立消费函数模型的理论依据。笔者指出,要想建立中国的消费函数理论,必须着眼于分析其微观基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别是当前体制转轨时期消费者的特定消费行为。为此,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了当前消费者行为的三个基本假设,试图为建立中国的消费函数理论奠定一个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对网上银行消费行为的研究也逐步成为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话题。TPB模型从消费者对购买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程度三个方面来研究消费者行为。文章以消费者在网上银行采用行为为研究对象,在TPB模型基础上,从网上银行服务质量(IBSQ)、顾客感知价值(CPV)和感知风险(CPR)三个方面研究消费者对网上银行采用行为态度的前置因素,为网上银行营销和管理提供支持,并尝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TPB模型。  相似文献   

7.
影响消费者绿色消费态度、意图和行为的因素众多,且错综复杂。本文结合中国消费者的社会文化的特点,回顾形成绿色消费态度、意向和行为的众多因素,并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基础,形成一个综合的理论模型.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导言 理性预期革命以前,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模型(LC/PIH)一直是研究居民消费行为(储蓄行为)的主要理论框架。根据LC/PIH模型,从效用最大化原则出发,消费者会在生命周期中平滑其消费量,未来的消费计划取决于未来收入和财产的平均值。这一结论是在确定性条件下得出的,故被称为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2)
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逐渐由传统的购买习惯向网上购物转变,同时消费者网购越来越呈现个性化、多样化、主动性、理性化的特征,唯品会的成功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目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剖析唯品会消费者行为是着眼于研究网络消费需求特点、内容和特征,分析影响网络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和购买过程,从而探索和研究唯品会电子商务应当如何进一步制定营销策略,来适应消费者行为的改变,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以吸引和促进顾客消费,继续保持唯品会市场优势地位,获得持续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居民消费、习惯偏好与资产收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惯模型是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型将经济主体的习惯因素纳入到资产定价之中,由此推进了消费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习惯模型已经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研究,而在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中国则处于被人遗忘的尴尬境地。本文利用外在习惯偏好模型对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偏好与资产收益进行分析。GMM结果是混合性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数据,GMM结果无法否定外在习惯偏好模型,因而无法否定习惯因素在消费与资产收益分析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价格离散、信息搜寻与团购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团购行为是当今消费行为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源自市场和产品信息不对称的双重因素是导致消费者行为变化的根本原因。基于产品信息的价格函数模型,分析团购有利于消费者实现信息共享,减少搜寻成本,降低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消费行为的不确定性,从而获得更大的消费效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大学生,同时在市场中也是作为一个消费者,消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了极大的比例,能否合理的消费将直接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高低,所以对于“消费者行为”这一概念,我们要通论隐藏在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的动机,同时研究如何通过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研究从而使得消费者效用实现最大化,进而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需求曲线.并且进一步分析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学以致用,所以,最关键的是,还要来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如何在生活中灵活的运用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来使合理理性的消费,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3.
黄少安  孙涛 《经济研究》2005,40(4):57-65
传统的消费理论并没有将代际模型和财富存量模型相结合,而本文从社会习俗、道德习惯、家庭伦理等非正规制度的角度说明了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居民消费和储蓄的特点,沿用和扩展了代际交叠模型,将遗赠(bequest)和赠予(gift)两方向收入转移以及财富偏好同时引入了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用最优化条件来分析我国居民在消费和储蓄行为等方面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这些行为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理论思考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昆仑唐人中心商圈内顾客消费特征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商圈内顾客的构成、人口收入及消费潜力、消费者心理和行为等,以便发现消费者购买规律和习惯,制定适合的营销策略,在满足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基础上,提高销售业绩和利润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营销战略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黑龙江省城镇居民为样本,通过对消费者自然、社会属性、消费行为与习惯、消费动机及认知与信任度等特性的调研和分析,论述了影响绿色农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建立了基于Probit回归的购买行为预测模型。研究表明除收入、价格等传统经济变量以外,消费者关注度、信任度及支付意愿也将对其购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信息不对称、消费信心不足以及溢价水平过高是其拒购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需求弹性计量看我国消费课税税负归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洪  于洪 《当代财经》2004,(5):32-35
消费课税的税负归宿问题是公共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城镇居民家庭商品分类数据基础上,借助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从需求弹性计量分析入手,通过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两种研究途径,对我国消费课税的税负归宿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消费课税税制体系的相关政策制定,应当考察更深层次的消费者行为,以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税负归宿公平。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关于消费选择对消费结构及消费方式的影响研究使得消费者行为理论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消费决策、消费动机、消费方式以及跨文化消费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使消费者行为研究走向成熟,这对我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特别是消费结构变动方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   总被引:144,自引:8,他引:136  
本文运用中国 1 96 1— 1 998年间数据 ,通过测试罗伯特·霍尔 (RobertHall)的消费函数及其扩展模型 ,分析了流动性约束与不确定性在中国居民消费行为演变中所起的作用。实证研究表明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在 2 0世纪80年代早期发生了结构性转变。流动性约束型消费者所占比重的上升以及不确定性的增大 ,造成了中国目前的低消费增长和内需不足。此外 ,我们还发现 ,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强化了两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导致了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增长率的同时下降。  相似文献   

19.
项松林 《当代财经》2011,(9):94-103
通过在消费习惯的基础上,建立最优消费的跨时贸易理论模型,然后运用GMM、2S-2SLS对中国在1978-2009年间的消费习惯和对外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在国际贸易中起重要的作用,习惯降低了持久性收入对跨时贸易的影响,延长了对外贸易顺差持续时间。消费习惯的影响,东部最低、中部次之,西部最大。消费习惯在降低净产出与贸易顺差负相关关系的同时,又扩大了前期贸易余额与贸易顺差的正相关关系。影响贸易顺差的因素很多,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下,消费习惯也是中国贸易顺差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是整个优质蔬菜产业管理过程的最终目标指向,其在优质蔬菜消费问题上所体现的态度和消费倾向会对政府和企业行为选择产生深刻影响。研究我国优质蔬菜消费者行为,对积极推进我国优质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价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从优质蔬菜消费者行为的外在表现——消费者麻木和消费者敏感入手,结合相关案例剖析了其效应,透析了影响优质蔬菜消费者行为外在表现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