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联竞争力》2010,94(1):17-17
中信泰富炒汇巨亏100多亿港币,当家人荣智健晚节不保,被黜出局。  相似文献   

2.
速览·人物     
《中国市场》2009,(42):9-9
9月8日,荣智健透露,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以个人名义成立一家公司,专营中国房地产及金融业务有初会在上海投资。如果没有利益冲突,他所成立的新公司,不排除会与中信集团合作发展。不过荣智健同日表示,无意辞去中信集团常务董事的职务,暂时也无意全数沽售所持有的中信泰富股权。  相似文献   

3.
人物     
<正>荣智健另起炉灶9月8日,荣智健透露,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以个人名义成立一家公司,专营中国房地产及金融业务,有机会在上海投资。如果没有利益冲突,他所成立的新公司,不排除会与中信集团合作发展。不过荣智健同  相似文献   

4.
《三联竞争力》2009,(8):29-29
1942年,荣智健出生于上海,在上海长大。他是著名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惟一的儿子,另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妹妹。  相似文献   

5.
李彤 《商界》2007,(1):114-119
荣智健连续多年雄踞“胡润强势榜”榜首,与荣氏家庭传给他的遗产没有多大关系,其父荣毅仁苦心积聚的“非物质遗产”,才是助荣智健登上顶峰的最大动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资讯 人物     
《商界》2009,(6)
赵本山读CEO课程 欲包装刘老根大舞台上市,股价直落97%昔日女富豪财富不再,香港金管局总裁年薪千万挨批,银河证券原总裁肖时庆去职接受调查,荣智健抛售中信泰富股票套现7亿港元  相似文献   

7.
张欢 《中国市场》2008,(50):50-51
百年未有的金融风暴之下,荣智健会不会是下一个祭品?明年的富豪榜单上我们是否还能看见这个熟悉的名字?  相似文献   

8.
业界     
姜周 《中国市场》2006,(11):8-9
新址央视将成亚洲最大电视航母,第十一次中日经济讨论会召开,荣智健蝉联《胡润强势榜》榜首,工商银行首手启动国际路演,吉利海外市场再获飞跃进展,哈空调完成管理体制改革,如家酒店拟登陆纳斯达克……  相似文献   

9.
《商界》2007,(1)
荣智健连续多年雄踞“胡润强势榜”榜首,与荣氏家族传给他的遗产没有多大关系,其父荣毅仁苦心积聚的“非物质遗产”,才是助荣智健登上顶峰的最大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香港,荣智健掌管的中信泰富被戏称为“紫筹股”! 因为中信泰富持续业绩优良,1992年就已经成为蓝筹股,又因为中信泰富依傍背景深厚的中信集团,又被视为红筹公司。蓝色配上红色,自然就是紫色。当然,“紫气东来”,贵不可言之相尽在其中。  相似文献   

11.
《销售与管理》2009,(5):23-23
中信泰富荣智健离任;中海油总裁周守为将职辞;黄启均为华帝亏损而反省;女富豪违规抛售遭罚;告别金融寒冬 迎接经济春天——新时代管理讲堂推出企业管理“变危为机”系列。  相似文献   

12.
人物     
《商界》2008,(12):16-17
新华部陈发树矿产首富 胡润百富11月13日公布了其《2008胡润矿产富豪榜》,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以财富77亿元居第一位;宏达集团刘沧龙兄弟排名第二,财富70亿元;荣智健由于投资英美资源集团失利排名第三。在全部矿产富豪榜单中,从事铜矿开采的富豪最多,有10位,而投资金矿的富豪有7位。  相似文献   

13.
人物     
《光彩》2009,(5)
荣智健——黯然谢幕荣智健,1942年,出生于上海;1978年,只身南下香港创业;1998年,正式掌管中信香港公司。2000年9月,荣毅仁家族在香港上市企业中信泰富公司拥有18%的股份,价值19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朱志砺 《大经贸》2009,(10):58-69
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荣智健没有一个自己的高素质智囊班子。如果当时荣智健打人之常情牌,而非政治牌,也许结局就大不一样。对于一个67岁的创业元老,如果提出,不想自己以失败来告别职业生涯,希望有一年时间来扭亏为盈,把一个财务稳健、业绩优异的中信泰富交给后任,自己光荣退休。这样的诉求,从人之常情角度说,是很难拒绝的。  相似文献   

15.
张锐 《大经贸》2009,(5):76-77
由于参与澳元期权的对赌,荣智健主政的中信泰富发生了155亿港元的巨额亏损。这位以斐然经营业绩颠覆了“富不过三代”商业定律的“红色资本家”后代不仅因此丢失了中信泰富的最高管理权杖,而且可能面临着长达14年的牢狱之灾。从30余年商场风雨中走过来的荣智健为何如此惨败,扼腕叹息之余,人们更多的是诘问与思索。  相似文献   

16.
《三联竞争力》2009,(8):32-34
荣智健的出身和背景,注定他不可能以一个普通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加入中信泰富。但是,荣智健仅凭出身和背景,而不依托中信泰富这一红色资本的庞大资源平台,他也就只能创下一段财富传奇,而不可能成为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7.
《三联竞争力》2009,90(9):36-37
道路 作为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独子,荣智健的身上流着这个中国最古老资本家族之一的血液,是“红色资本家”的传人。这给荣智健蒙上一层绝不同于普通草根首富的神奇光环。 如果从1978年,携父亲给予家资100万港元去香港创业算起,到2002年成为中国首富,荣智健奋斗了24年。其财富积累速度并不神速,因为其创办的中信泰富为国资背景。  相似文献   

18.
仰仗着自己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宽阔的人胁关系,荣智健在竞争激烈的香港市场一手打造出了赫赫有名的中信泰富;依靠着自己的商业睿智和经营天赋,荣智健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财富定律。在荣智健手上,百年荣氏家业扩张到了极致,政治与商业的交配演绎得天衣无缝。然而,一场近乎疯狂的金融衍生品豪赌不仅终止了荣家资本延伸的符号,而目也让缠绕荣智健头上的多层神圣光环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9.
综合     
《新财富》2007,(5):78-90
中信泰富 受益于钢铁、矿业和房地产三大主营业务增长,中信泰富2006年收入达470.49亿港元。同比上升77%。其业绩增长的最大亮点为特钢制造业,公司旗下目前拥有江阴特钢、湖北新冶钢及大冶特钢等企业。特钢产能超过700万吨。2006年初,公司出售香港又一城项目50%股份。套现61.8亿港元。荣智健个人2007年3月斥资4.53亿港元入股保利香港(00119.HK),成为第二大股东。  相似文献   

20.
《光彩》2009,(2)
67岁,中信泰富集团董事局主席。1月2日,中信泰富发布公告确认,香港证监会对该公司展开正式调查,调查对象包括董事会主席荣智健在内的17名董事。仅仅一天之后,《福布斯》推出2008全球富豪"身家缩水榜",荣智健不幸入围,身价从2008年的30亿美元狂跌到7.5亿美元,缩水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