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告的民族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秋萍 《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1):110-111
广告活动是一个创作活动,广告作品实际上是化和艺术的结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所体现的化特征、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会有差异。因此,广告案的创作,一方面要从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出发,考虑其特殊性,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地吸收、借鉴外国先进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融合世界先进的广告化,博采众长,缩小与世界广告的差距,不断提高广告策划与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徐柳凡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44-46
当代民族精神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灵魂和最高体现,也是对新时期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提炼。它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历史继承性和包容性。弘扬和培育当代民族精神就要正确处理弘扬与培育的关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化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来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十六大报告把"弘扬民族精神"的习惯提法变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标志着我党对民族精神的认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在弘扬优秀民族精 相似文献
4.
赵军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4):115-1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民族精神和武术文化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很有必要,而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高校进行武术文化教学,对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汪继存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21-2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把握民族精神的内涵,必须搞清楚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民族意识、民族性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邓云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2)
媒妁制在我国源远流长。作为一种生活制度,几千年来对国人的生活史发生重要影响,是因为有极其丰富的文化意蕴。从历史的角度说,它是私有制的产物;与之相应的一整套社会文化,曾起过管理和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它还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生动的题材;也对民族关系、民族文化有过影响。本文即从上述角度简略地揭示它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赵含韫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1):8-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是一个开放的价值体系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赋予其新的内容 ,以体现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来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9.
袁炳坤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3,19(4):4-6
文化结构包括物态、制度、行为、心态四个层面;基本精神是求是务实,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爱众为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5):75-80
人类文化的传承有两种方式: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从辩证法的角度,只有自我教育才是文化传承的内在根据和内在动力。所谓文化传承就是通过自我教育模式孵化出了一大批掌握了文化力的新的自我,正是他们使得一种文化事象、文化实体、文化氛围得以保存、延续、创造。纷繁复杂的中西方文化传承莫不如此,最终还是要通过一个个自我的适应、改变、改造环境中的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等一系列的自我教育活动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作为具有实践精神特性的社会意识,彰显实践教学的强烈诉求。其作为教学内容客体,经由多维度的实践教学环节,作用于学生知、情、意相统一的多层复杂心理结构,产生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效应,构成了民族精神培育与实践教学的层次性耦合规律。 相似文献
12.
谢钦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2(4):75-76
本文以李白、杜甫等数位盛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为例,论述了盛唐诗人勇于追求真理,乐观进取,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不畏强权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土壤中开花结果,必须使其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并在实践中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要内化为民族精神,必须要在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学习的基础上遵循马克思主义内化为民族精神的基本原则,即坚持学习基本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统一、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坚持内化与外化相统一的原则。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红船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浙江区域文化传统在中国革命特殊历史时期呈现的特殊精神样式;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成功探索救亡图存道路、引领中国革命事业扬帆远航的特定精神形态;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引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项事业兴旺发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特有精神资源;红船精神是强大的精神动力、精神支柱、道德力量。 相似文献
15.
彭志远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8,24(6)
中国国民储蓄研究可以总结为合理国民储蓄率的标准问题、国民储蓄的实证研究和国民储蓄的调节与扩大消费对策研究。重点对合理国民储蓄率的标准判断尤其是西方主流理论中的"动态无效"判断方法、高储蓄的原因以及对居民储蓄、政府储蓄、企业储蓄的实证研究进行评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国民储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李菡静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39-44
世界遗产与民族经济发展往往呈现出某些矛盾的现象。对这一矛盾的处理,应当遵循"优先考虑在不破坏当代人需求前提下的可持续发展"与"优先考虑在不破坏具体实存民族利益前提下的全人类利益"的原则。文化与经济是紧密相关的,经济是嵌合在社会关系之中的。具体民族实存及其发展,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具体体现。对于具体的民族地区的发展差异性的关注与尊重,就是对"全人类"的尊重;对差异性的尊重就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对差异性的尊重就是对"发展道路多元化"的尊重。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国家安全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科学指南,对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和推动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提高我党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的国内与国际安全发展环境,更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船精神是党的精神财富的集中体现。红船精神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其精华部分的继承,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红船精神又凝聚和体现了时代精神。中国革命者根据时代的要求,站在无产阶级革命的高度,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以发展,使红船精神带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9.
马建民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2,(1):51-52
北京精神的产生是当代中国精神文化发展趋势的必然产物,它蕴含着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高度概括了时代精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北京精神代表着北京民众文化发展的主流走向。 相似文献
20.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在中国革命精神系统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从构成上看,红船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因子作为思想内核,为推动中国革命精神始终走在先进思想前列提供了前提条件;继承并纳入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成分,奠定了先进的中国革命精神系统的保障基础。从作用看,红船精神是流淌在中国共产党血管中的基本能量,在当今不断发展的中国革命精神研究中充分体现出其特点,为推进中国革命精神系统化研究做出了贡献。从结果看,红船精神在推动中国革命精神建设和中国革命发展中谱写了恢弘的篇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