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化是传统农业国或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决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从量的扩张上看,工业化最明显的特征是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从质的变化上看,制造工业的迅速发展将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成功转换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就是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人口城镇化的过程,手工操作被机器制造业代替的过程,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产值、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挑战目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已成为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挑战。市场强力约束的挑战。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农村经济已由受资源约束转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由受单一国内买方市场约束转向受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双重约束。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挑战。随着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产业关联度大大提高,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联系日益紧密。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仍未根本改变,城乡体…  相似文献   

3.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基本特征。我国二元经济现象集中在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当前必须从政策入手 ,从三个方面大力推进“二元经济结构”的有序转化 :一是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加快中西部地区建设 ;二是将我国“传统部门”朝“现代部门”的转化推向新阶  相似文献   

4.
旷昕 《特区经济》2000,(8):13-15
一、中国多重“二元结构”经济是问题提出的基本依据 所谓“二元结构”经济亦称“二元经济”,是指生产力差异很大的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结构,多重“二元结构”经济则是许多二元结构经济的集合.中国的二元结构经济特点是比较典型的,它包括以下主要二元结构:较发达的城市经济,同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的农村经济同时存在;一部分现代化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同时存在;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普遍的科技水平不高文盲半文盲还占人口近1/4的状况同时存在,等等.……  相似文献   

5.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考察视角及指标选择 (一)以生产率差异体现的城乡二元结构考察指标:比较劳动生产率与二元生产率对比系数 1.比较劳动生产率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和发展主要是基于“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的对立。根据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传统部门通常以第一产业(农业部门)为代表,现代部门通常以第二、三产业(非农业部门)为代表,因此两部门间的生产率差异是一个基本考察视角。  相似文献   

6.
从城乡二元结构,到统筹城乡发展,再到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而向全域都市化转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岳的必然走势。根据近年的实践,宁波全域都市化模式是:实现由传统城市、小城镇和村庄向市辖区、街道牙口社区的“三位一体”转变;由农村集体土地向国有土地、农民向市民、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的“三位一体”整体转化:由传统行政、规划、财政体制向现代体制的“三位一体”改革。  相似文献   

7.
一、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的耦合与协调是指:1、工业化企业在农村腹地的建立和发展,而不是工业企业只在城市,导致城市越来越先进,农村越来越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2、深入到农村腹地的工业企业与周边农村、农民、农业必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包括工业与农业的关联效应。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的耦合与协调,就必须克服工业与农业相隔离,  相似文献   

8.
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资源配置与发展的特征是: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先市民后农民。以牺牲农民生活来发展市民的生活,以牺牲农村来发展城市,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其结果是农村、农业、农民只能维持简单社会再生产,经济和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9.
工业化道路与"三农"问题的因果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三农”问题,是与我国的工业化道路以及与此相相联系的城乡二元结构交织在一起。按照工业化的一般规律,是农村工业化在前,城市工业化在后,城市工业化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然趋势。但我国却出现逆常规现象,即城市工业化在前,农村工业化在后。这是因为我国以往那种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以城市为基础的国家工业化,是把80%左右的农民排斥在现代工业文明之外,继而潜伏着日趋尖锐的“三农”问题。这就存在着改革城乡二元结构的同时.推进农村工业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封闭经济体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时期.我国在鸦片战争后逐渐显现出这种特征,但由于长期的战乱,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经历一个较长的计划经济时期,因此,在我国的现阶段二元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西方二元经济理论所不具有的特征,而究其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我国特有的历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社会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演进的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到“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转变,城乡关系也会经历“城乡分化”、“城乡分离”、“以城带乡”、“城乡交融”、“城乡一体”五个阶段。其中,在以城带乡阶段,客观上城市资源有着强烈的参与乡村建设发展的愿望,  相似文献   

12.
牛永红 《发展》2011,(9):73-73
一、兰州地区发展创新型工业的意义 (一)兰州地区农业经济传统性强,城乡之间二元结构突出,实施创新型工业化建设,转变工业增长方式,可充分提高工业产业经济效益,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战略思想,带动农业产业化的现代升级。同时,可继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兰州城市竞争力、居民收入提高都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特征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在一国一地区的经济结构中,现代化经济与传统的非商品经济并存,并且二者之间存在有很大的断层,这种两重的非同质经济结构是落后国家、落后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二元经济结构最明显地表现为现代化大工业与传统的农业并存,现代城市与落后的乡村并存。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并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差距,远远大于一向为人们所关注的东、西部  相似文献   

14.
试析二元结构论在我国统筹城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红 《改革与战略》2008,24(2):8-11
二元结构论指出发展中国家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在于转移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到现代城市工业部门,通过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距、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文章认为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中应该应用二元结构论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工业、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浙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长期城乡隔绝造成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也由于经济地理决定的大中型城市历史形成不足,浙江选择了一条较为特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这与工业企业在城市大量兴建,农村人口向城市大举迁移的经典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不同。浙江70年代后主要通过加快农村工业化来促进城市化发展,走以小城镇发展为重心的分散型城市化道路:这条道路又呈现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结构,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二元结构转化的过程中,工业与农业的经济关系以及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关系正在发生着变化,经济结构的演变在不同时期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不同影响。在此,文章从云南省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角度来解析云南省在新一轮通胀中表现出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工业反哺衣业、城市支持衣村”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开始从二元经济转向一元经济。“三衣问题”再次被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此基础上。我国农村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是涵盖广大农村的区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结合部。我省县域经济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二元经济结构指“传统”与“现代”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二元经济结构的趋同是指两种经济从“低水平、高反差”的状态过渡到“高水平、低反差”的状态,然后走向同质。根据甘肃大工业比重大、地方工业比重小、农业生产率低而提高缓慢、乡镇企业发展困难多的现状,王惠录指出了二元结构趋同的主要途径:(1)中央投资为主,地方投资为捕,联合开发甘肃的优势矿产,共享开发效益;(2)制定明确的区域政策,吸引生产资料流进,发展地方经济;(3)以大型骨干企业为核心,组织专业化协作生产,开  相似文献   

20.
县域城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和互动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人口在空间上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推进县域城镇化.充分发挥城镇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作用.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人口就地转化: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对于宿迁市这类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对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