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有着丰富、深厚的哲学底蕴。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实际应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念,揭示其哲学基础对于深刻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谢梅 《商》2014,(35):73-73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总范畴和总概念,而唯物史观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从早期的唯物史观到现在的科学发展观之间,始终贯穿着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根本性原则—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3.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深入向前发展的实际、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创立的。党的十七大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部署,是进一步贯彻十七大科学发展观的总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落实于行动(启动中国农村新一轮的改革和发展)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
《商》2015,(43)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第四代领导集体的全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时空背景之下,对面对当代中国所出现的一系列转型发展问题中提出自己的新看法以及新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于实现什么样的转型发展,实现怎样的转型发展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这是现当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上升到一个阶段,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这篇文章是从科学发展观最初的形成和蕴育的内涵,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全面分析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杜建国 《中国市场》2007,(18):84-85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的。首先,中国传统哲学注重综合思考的思维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渊源;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论基础;再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科学发展观辩证思维的方法论基础;第四,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思想的直接理论依据;最后,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内容,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新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7.
张福春 《中国市场》2009,(18):90-92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从科学发展观所包涵的哲学思想的深度,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入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本文主要从十个方面对科学发展观所包涵的哲学思想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哲学精神,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层面来看待其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彭坤 《商》2014,(36):111-111
东北大学秦书生所著的《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解析》一书,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途径。该书别具匠心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实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升华。该书对于从事科学发展观研究的专家学者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于普通的党政干部、党员、群众系统的学习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价值,是宣传、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想教材,是一部学术水平较高的创新之作。  相似文献   

10.
窦兴宇 《商》2014,(49):37-37
人的发展和美的发展都是在社会文化构造的矛盾运动中逐步实现的。脱离社会文化构造我们就无法认识人,也不能认识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矛盾论在美学上充分反映出来,是无处不在的。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来观察问题,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是不全面认识社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也好结合实际和美学的联系级作用和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明确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有必要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徐光 《商》2014,(45):67-67
马克思主义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所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三者之间的基础性、理论性、指导性的部分。而唯物史观的发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自然界延伸到了社会领域。对于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研究,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唯物史现在中国,结合中国的实际而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是唯物史观中国化的深入。以唯物史观指导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在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着。通过对唯物史观的研究,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哲学是关于历史发展的哲学,历史发展的双重动力是阶级革命与生产力发展。当马克思哲学转变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与发展”两大视域应运而生。随着现实背景发生变换,马克思主义哲学两大视域实现了从革命到发展的历史转换,并在中国产生巨大的时代回响。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内容,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新的伟大成就。首先,科学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一脉相承的。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寻找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而要寻找这条道路,必须首先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特别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不仅受到封建主义的压迫,而且又受到来自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确立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统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总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理论基础深厚、思想内涵丰富、内在逻辑严密、理论框架清晰,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哲学视角来解读以人为本发展思想对我们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该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分析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探讨以人为本发展思想与生态哲学的一致性,指出以人为本发展思想是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与超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最高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6.
赵化民 《商场现代化》2005,(24):236-237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发展问题,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哲学问题.所谓发展观,就是关于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什么是发展,解决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型发展观具有深刻的哲学依据,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具体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胜利和发展。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生动壮观、复杂多样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概括与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的升华。  相似文献   

18.
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其理论基础,用科学发展观作为其指导思想,确立“以员工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建立起以和谐为主题的企业文化观,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出了苏联传统教科书体系的研究视域,重新建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以人和实践为主题的新马克思主义。从表层看,关于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谓问题的探讨,但从实质看,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问题的研究。通过对“人道主义与异化”和“实践唯物主义”这两个问题的梳理,展示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发展路向,它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当代中国必须在反思自己的生命历程、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寻找自己未来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中创建当代中国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其理论基础,用科学发展观作为其指导思想,确立"以员工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建立起以和谐为主题的企业文化观,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