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赤水市大同镇庙沱村,共有9个村民组,291户,1268人,现有农村劳动力570个劳动力。现有耕地1060亩,人均耕地0.84亩。全村有可供开发的非耕地资源1941亩,其中已开发的431亩。1978年前人均分配粮食不足200公斤,人均纯收入不足150元,是生产靠扶持、吃粮靠救济的贫困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充分调动了全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他们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积极  相似文献   

2.
灯塔县双龙村,地处华子镇西北八华里、南西两面环山、东北两面丘陵地带,全村耕地一千九百亩,荒山一千七百亩,居民一百七十一户,六百九十二口人,三百三十个劳动力。种植作物以粮食生产为主,每年农业产值二十万元左右,占全村总产值的百分之九十。党的三中全会以前,这里山不长树、地不打粮,人均收入百元左右,集体积累很少。八二年他们实行了家庭承包制,按人劳比例承包了农田(劳均七亩、人均二点八亩),按户承包了荒山,由于政策的落实,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率,八三年粮食总产一百六十五万斤,交售商品粮一百零六万斤,比征购粮任务五十三万斤,增加了一倍。农民手里有粮六十二万多斤。“粮食产自千家万户、必须消自千家万户”,使其就地转化、就地加工、就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南漳县肖堰镇桐树淌村,地处平均海拔800米的荆山腹地。该村共有4个小组,72户,311人,耕地面积372亩。1991年,全村农业总收入163万元,工业收入为零,人均纯收入只有257元。粮食总产116万公斤,亩产仅214公斤,人均占有粮食仅2...  相似文献   

4.
宜丰县棠浦镇高家村底平原地区,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361户农户,1422口人,耕地面积2768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连年丰收。1996年粮食总产达2162吨,平均亩产781公斤,农业总产值210万元,工业总产值150万元,人均纯收入235O元,成为全区4个小康示范村之一。高家村的农业之所以能获得较快发展,主要得益于农业科学技术—农业机械在该村的普遍应用。到1996年底,全村拥有汽车5辆、农用运输车9辆、碾米机6台、粉碎机6台、榨油机2台、柴油机2台、水田耕整机93台、化肥深施…  相似文献   

5.
古力半忽洞村位于和林县东北部土默川平原,呼凉公路26公里处,全村236户1130人口,总辖地6.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5540亩。三年前,由于这里农业基础设施差,生产力极其低下,全村尚有130户521人在贫困线上艰难地度日,1997—1999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13元(现价),人均粮食不足500公斤,人均耕地不足5亩,且  相似文献   

6.
马军村委员会位于建水县临安镇东部,距县城5公里。全村有826个农户,总人口3102人,其中劳动力2241人。全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75。有山林面积2000亩,其中林地1600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50万元,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3240元,比全州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高出1210元,人均有粮426公斤。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纳雍县老凹坝乡街上村有 11个村民组、 429户 1785人,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村。 1997年底,全村人均占有粮食 235公斤,人均纯收入 601元,均在温饱线以下。为尽快帮助该村解决温饱,在地、县扶贫办的指导和帮助下,老凹坝乡党委、乡政府在该村开展了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工作。自 1998年 11月 17日开始发放第一批小额扶贫贷款到 2000年初,乡扶贫分社在该村共发放小额信贷 9. 39万元 (分别贷给了全村 114户贫困户 ),其中用于养殖业的 101户 8. 09万元 ,用于加工业的 8户 8000元,用于经商、饮食服务等第三产业开发的 5000元。这些…  相似文献   

8.
东皇镇白泥管理区塘坝村位于习水县东南部,海拔高度为1400米,人均耕地不足1亩。由于地少人多,土地比较零星,水资源缺乏,耕地瘦薄,是有名的“三年两不收”的极贫村。过去由于种植结构单一,农民生活长期陷于贫困。1978年,该村人均粮食90余公斤,人均纯收入60元,全村工农业总值仅2.1万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有了自主权,他们在人均0.9亩耕地上挖  相似文献   

9.
广西融安县城东乡塘寨村在稳步发展田间经济的同时又抓庭院经济开发,全村80%的农户开发庭院经济,从而找到了又一增长点。近年来,该村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入手,引导农民拓宽生产领域,走种养和立体农业道路,共开发荒山荒坡1000余亩,栽种板栗、八角、柑子、柚子、淮山等10余种经济作物,该村党支部叶正和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八角,板栗及蔬菜,饲养4头母猪,10头肉猪,仅庭院经济一项纯收入就达7000余元。  相似文献   

10.
枫芸村是思南县的一个边沿干旱穷山村,全村347户,1344人,有耕地1719亩,人均耕地1.27亩。在全村805亩田中,除30亩有水源保证外,其余都是“望天田”。过去由于地处边沿、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干旱缺水、灾害频繁,收入低下,1978年前、人均粮食不足25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300元,是一个生产靠贷款,吃粮靠供应、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们抓住改革开放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商品生产,逐步摆脱贫困走向了富裕。全村1993年粮食总产达到67.46万公斤,人均502公斤,比1978年翻一番多;人均纯收入1429元,比1978年翻两番多。这个村已成为思南小康第一村。  相似文献   

11.
试点村袁家丫口村民小组,距县城11公里,距乡政府3公里,地处雨露乡的峡谷盆地,交通比较便利,有县、乡、村三级公路联网,该村有35户,共159人,全部是白族,有劳动力87人。总耕地面积251亩,近年来发展了一定规模的亚麻、黄金梨、大杨梅等经济作物,工农业总产值43.96万元,财政收入1.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0.5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2元,粮食总产量7.8万公斤,人均有粮492公斤。  相似文献   

12.
《云南农村经济》2007,(6):65-67
大坝子村委会是实施国家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后新设立的行政村,该村辖12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33户、3869人,少数民族人口2517人、占总人口的65%,易地扶贫搬迁人口2426人、占总人口的62.7%。全村总耕地面积7879.27亩,其中搬迁群众分配耕地3389.27亩,人均田0.48亩、地0.92亩。2006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46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60元以下的贫困户达752户、2131人、占总人口的55.08%。  相似文献   

13.
尚兴村是田阳县石山区中一个贫困村,全村居民275户、1521人,6t3个劳动力,共有土地面积14666亩,全部属岩溶地区峰丛洼地地貌,耕地面积只有1779亩,全部是旱地,分布在99个石山弄场,其中牛可耕地只有力3亩,人均0.14亩,88。&的耕地属于石缝地,土质十分瘠薄,长年种植玉米、豆类和红薯等作物,产量很低。1987年全村农民人均有粮58公斤.人均纯收入157元。尚兴村农业资源很缺乏,全村范围内几乎是裸露石山,森林覆盖率为3.11%,生态环境极差,水资源缺乏,人畜饮水困难,每年有5个月缺水。全村共有19个自然屯,均无公路。由于资源缺…  相似文献   

14.
新民县三道岗子乡三七家子村,共有186户,其中承包土地的为162户,816口人,360个劳力,总耕地面积4,533亩(包括今年增加的600亩,是军队占地退回的),人均5.5亩。1978年时,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地方。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以后,该村农户的经济效益普遍提高,而粮食专业户的经济效益比一般农户更高。去年全村有18户各交售商品粮2万斤以上,成为粮食专业户和重点户。粮食“两户”的经济效益高突出表现在:(一)商品量高。这18户经营的耕地占全村耕地20%,  相似文献   

15.
田东县百谷村近年来,大力推广稻、稻、菜生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1993年全村粮食总产量达86.4万公斤,平均亩产949.5公斤,人均有粮576公斤。种植冬菜580亩,总产量达248.4万公斤,平均亩产冬菜4282公斤,冬菜总收入173.9万元,扣除成本外,纯收入162.  相似文献   

16.
厂河村座落在四川奉节县西南部,离县城37公里,幅员面积3639亩,其中:耕地569亩,人均0.7亩;林业用地1194亩,入均1.46亩;宜林牧荒山871亩,人均1.06亩。全村193户、836人。1978年以前,生产发展缓慢,人均纯收入始终没有超过100元。粮食产量虽然较高,但—遇灾年,仍然要靠贷款和返销度荒。1981年实行包干到户后,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在种、养业上下功夫,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才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燕山村拍卖荒山荒坡的做法与效果宗晓云新余市渝水区北岗乡燕山村,地处丘陵山区,全村738人,1163亩耕地,2120亩山地,土质贫瘠,水源缺乏,是个有名的贫困村。过去,由于荒山荒坡土地使用权不明晰,林果生产的周期长,收益慢,造成农民不愿投资投劳发展林果...  相似文献   

18.
祥脚村位于贵州省罗甸县西部逢亭镇境内,辖2个村民组、5个自然村寨,共155户647人,1992年以前,因全村大部分农户找扁担排队领取回销,救济粮而成为远近闻名的“扁担村”。到1994年底,全村不通电,不通路,水利设施相当落后;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50多元,人均吃粮不足100公斤,是全县典型的贫困村,1995年该村开始推行村民自治,积极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靠全体村民的智慧,围绕基础设施建设改变村容村貌,围绕经济开发增加村民收入,围绕科技教育,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村级经济的迅速发展。到200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元,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村级经济积累达40多万元(含村级固定资产),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村民自治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 安陆市王义贞镇星火村有456户,1896人,可养水面252亩。该村养鱼户蒋文义承包鱼池12亩,李书耀承包鱼池3亩,两户渔业纯收入均在万元以上。他们的高效益极大地激发了全村养鱼热情,调动了农民养鱼积  相似文献   

20.
仙河乡沈家河村地处仙河中游老鹰山下,主要耕地海拔650——950米。全村现有278户,1138人,耕地1251亩,退耕还林地470亩,水田102亩。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人1600元,上缴税费56700元,户均204元,人均49.82元。该村1993年开始种植烤烟,199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