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孙静芹 《会计之友》2006,(25):80-81
笔者认为,为使股票激励制度在我国健康、顺利地推行,我国上市公司应当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监管体系.包括实施股东分类表决机制、健全独立董事聘任制度和薪酬制度、成立独立董事占多数的薪酬委员会、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机制、完善企业经理人市场化聘用机制,以促进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激励制度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实施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立法不完善,独立董事不能真正代表中小股东利益。董事会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被内部人所控制。许多公司不能充分认识独立董事的作用。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建立过程中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健全、现有的独立董事资质不够、激励约束机制不足、与公司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发生冲突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健全的独立董事制度对于强化董事会的制衡机制,保证决策的正确性至关重要。本文根据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究中心课题组对我国500家上市公司的调查,深刻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在产生机制、独立董事的规模结构、独立董事的作用发挥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的若干特征及国内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始于“青岛啤酒”股票1993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16日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掀开了国内上市公司全面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新篇章。 (一)聘请独立董事上市公司家数 美国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发源地,自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关注独立董事的界定和作用等问题。1940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鼓励上市公司使用主要由独立董  相似文献   

5.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不足,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西方国家将股票期权运用于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为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的研究提供了思路。本文从合理性分析、简单博弈分析和激励效应分析入手,阐述了独立董事股票期权实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期为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不足,独立董事制度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西方国家将股票期权运用于独立董事薪酬激励,为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的研究提供了思路。本文从合理性分析、简单博弈分析和激励效应分析入手,阐述了独立董事股票期权实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期为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成为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我国还未形成成熟的独立董事市场,独立董事的产生与退出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都还不完善。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并做到无缝接入,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因此,研究和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对策,力图为改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上市公司为完善公司治理所引入的重要机制,但实际有效程度却颇受争议。本文旨在从新视角出发,研究独立董事制度的整套作用机制,从独立董事进入到退出上市公司整个流程——包括独立董事选拔、行使职权、激励约束、免职等分析其暴露出的问题,并简要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独立董事激励机制设计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设计,从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薪酬激励两方面入手,提出声誉机制、固定津贴制和股票期权制的结合应成为对独立董事激励的最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独立董事角色与功能定位的理论分析,以湖北上市公司的统计资料为基本证据,并结合其他调查数据,得出结论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框架已基本建立起来,但在应扮演的维护弱势利益相关者权益的角色和应发挥的监督职能的作用上尚不尽人意。在此基础上,本文从遴选机制、董事会结构、兼职数量限制、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孙敬水 《企业经济》2004,(1):184-186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大制度创新。本文通过对中外独立董事制度从强制性、独立性、任职资格、人数与比例、在董事会专业委员会中的角色和作用、激励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研究,以期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提供可贡借鉴的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治理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褒贬不一。尽管独立董事制度存在许多问题,但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特别对董事会自身的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在法律、激励约束机制、独立性和进出管理等方面更好地完善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3.
周红 《现代审计》2005,(3):67-68
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推行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制度方面的缺陷和弊端,如果不加以完善必然会影响其有效性的发挥。本文从独立董事制度的立法缺陷、独立董事提名及选举机制不合理、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权重叠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在实施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独立董事制度植入我国已逾十年,实践中独立董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运行方面的缺陷。本文根据中国目前独立董事制度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从选聘、激励与约束机制、外部环境的完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魏岚 《会计之友》2013,(7):72-75
我国独立董事职业市场未完全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还未完善,只能采取以物质激励为主、声誉激励为辅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薪酬应改变单一的津贴模式,引入多元化的薪酬组成形式。现行独立董事薪酬决定机制也应重新设计,以保障其独立性。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数据为样本,考察我国独立董事声誉市场的作用,发现独立董事所任职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会使独立董事未来获得新职位的可能性增加,上市公司发生违规丑闻会使独立董事将来获得新职位的可能性减少,对于董事会审议事项公开发表异议也会使独立董事未来获得新职位的可能性减少。尽管目前声誉机制能够对独立董事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由于我国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独立董事的选任实际上为大股东所控制,并不能激励独立董事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关键是要改革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具体操作方法,既可以是累积投票制,也可以以政策手段单独赋予中小股东选聘独立董事的权力。  相似文献   

17.
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改革的内容之一,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探索和发展已有十多年之久,对公司的发展和治理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目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行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对独立董事的激励措施不够,导致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没有很好履行职责,进一步制约了独立董事制度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李辉婕 《企业经济》2007,(9):148-150
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薪酬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集中体现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上市公司是否需要对独立董事支付薪酬;二是薪酬支付的水平应如何确定。本文首先对上市公司是否需要对独立董事进行薪酬激励进行博弈分析,认为上市公司需要对独立董事支付薪酬;其次分析薪酬水平对上市公司效用的影响,以初步确定薪酬支付水平。然后得出结论: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科学的独立董事薪酬制度,并确立恰当的薪酬支付水平。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家成功地将股票期权运用于独立董事的薪酬激励之中,为我国独立董事激励的研究提供了思路。独立董事股票期权激励的设计是一个严密庞大和复杂的过程,综合性地考虑到各个设计要素,有助于设计思路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独立董事制度对于我国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意味着重构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本文提出了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建议:明确独立董事的职责和角色定位;建立独立董事行业自律体系;建立健全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