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只有创新内需型和创新外需型发展战略,才能保证一个国家持续、长久的发展文章指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文化落点,一是围绕创新文化的构建,培育全民族创新精神;二是立足创新环境的建设,弘扬以"和"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三是依靠文化产业的承载,提升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2.
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科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各种因素的综合,是国家崛起、民族昌盛、经济科技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2006年11月,胡锦涛同志在第八次文代会上说:“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3.
<正>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科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各种因素的综合,是国家崛起、民族昌盛、经济科技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2006年11月,胡锦涛同志在第八次文代会上说:"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  相似文献   

4.
《商》2016,(1)
文化软实力对中国到底有多重要,是当今研究生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以建设文化强国为目标,构建一个"提出问题—研究方案—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框架,说明文化对"中国梦"实现的重要意义。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以及执政党基本保持稳定的条件下,探讨文化软实力对国家的贡献。国家发展史证明:文化水平与国家的发展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文化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软实力(Soft Power)又称"软国力",软权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赣州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借鉴其他省市发展经验,抓住时机,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吕晓光 《商》2014,(46):27-27
前言纵观历史,任何世界性大国的崛起之路,必然伴随着其国家、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而且他们的文化对其周边其他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文化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内涵,相对于政治和经济,文化所拥有的向心力和影响力却是更加的深远。一个国家纵是其政治结构多么完善,经济实力十分雄厚,如果其没有被世界其他国家认可先进的文化;亦或这种文化和价值观不具备引导力,那么这个国家就难以成为世界性的大国。如今,在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的阶段,文化在国家综合实力的比重日益增加。新时期的大国间的角力也更多表现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和碰撞。文化领域已然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相似文献   

7.
李静 《适用技术市场》2010,(1X):128-129
"软实力"已成为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而文化则是其核心内容。作为文化传播者的编辑,其特殊的职业地位使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形态、文化氛围和文化属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编辑工作者必须在"扬弃"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着力构建中华主流文化,以高度的文化责任意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软实力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正如约瑟夫·奈在《重新界定国家利益》一文中所指,软实力是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魅力造成吸引的能力,软硬实力都是有效的,但在信息时代,软实力变得比以前更加引入注目。  相似文献   

9.
早在中国入世的2001年,国家文化部就提出要把"春节"打造成中国的文化品牌。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格局多元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越来越走向了国际化。据统计,全球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和我们一起过"春节",共同感受辞旧迎新,团圆祝福的精神内涵。但另一方面,掌握着话语权的西方国家却对中国厚古薄今,仍存有种种偏见,我们仍属于"文化逆差大国"。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在国际公关角力战中扭转劣势,提高文化软实力。文化交流是心灵对话、感情沟通,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了解有助于消除民族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这次世界体育盛会同时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一个窗口和契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怎样才能彰显国家品牌的力量.从而为中国“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积累和增强做出积极的尝试和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朱林宇 《中国广告》2012,(5):102-103
不管是国家形象片,还是城市形象片,均是一种软实力、软形象,其影响力、影响方式也是软性的。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  相似文献   

12.
《商》2016,(15)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文化在国家内部形成的民族凝聚力和对世界他国形成的吸引力,从内外两个方面构成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文化软实力作为核心竞争力在衡量一个国家实力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升文化软实力不仅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而且对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塑造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七大报告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要求.在当前国际文化竞争中,对外文化贸易逐渐占据主流地位,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战略性贸易理论对文化贸易的适用性问题,并提出了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促进对外文化贸易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珂 《中国市场》2011,(9):13-15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世界各国正抓紧利用这一战略机遇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为如何进一步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可测性指标——GDP的位置被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随着国家软实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和核心因素,"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也提上了议事日程。为了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我们有必要对社会和居民的文化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有鉴于此,我们构想了恩格尔文化系数这一量化指标体系。对内,恩格尔文化系数与居民文化软实力存在着相关关系;公民个人的恩格尔文化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整体的文化发展状况。对外,恩格尔文化系数能测量出一个国家对外的吸引力和内在的凝聚力,是有效地进行公共外交和提高国民精神文明水平的好方法和硬指标。根据对武汉市市区居民文化消费状况的调查,发现武汉市居民的文化消费环境与文化发展状况还存在很多问题。居民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尚需要政府与公民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6.
留心观察各国政府出台的文化产业"新政",不难看出,21世纪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背后,是软实力、综合实力的全方位竞争,与国家形象和国家品牌息息相关。"酷日本,热遍世界!"这是日本经济产业省官方刊物秋季版的封面。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18.
秦琴 《商业时代》2012,(31):126-128
"区域软实力"是约瑟夫.奈"国家软实力"概念在区域竞争、发展层面上的应用与延伸,已成为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针对概念、构成要素、提升路径问题依次对区域软实力的研究理论进行了梳理、总结和评析,并提出本文观点。文章指出提升我国区域软实力水平,应立足于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整体环境,将企业软实力、个人软实力纳入区域软实力建设的总体框架之内,根据区域自身特点,统筹区域内外软实力建设,努力实现区域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等方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影响、说服、同化、凝聚的强大功能。文化具有三种能力:一是经济能力;二是能够产生社会资本;三是可以形成社会凝聚力。而后两者就是指文化的"软实力,"也称之为"文化资本"。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是构成社会阶层化的两个主要原则。生活品质的改善是以文化资源作为支撑的,文化改善人民的精神面貌,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提供智力支持,是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主要动力。因此,文化资本便成为以生活品质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0.
黄凌梅 《商》2013,(8):294-294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而复杂的概念,它包括知识、信仰、宗教、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一员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近年来,"文化软实力"一词活跃学术界,具体来说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也包括文化软实力,而文化软实力有包括了政治文化或公民文化。政治文化对于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影响越来越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本文将浅谈对政治文化的认识以及影响公民政治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