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5月 ,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或有会计准则”) ,该准则的形成 ,在诸多方面有效地借鉴了第37号国际会计准则《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IAS37)。本文试就这两者中的概念作以下比较。1.准备与或有负债、或有事项的差异。IAS37 指出 ,准备是时间或金额不确定的负债。对于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承担的现时义务 ,如果结算该义务可能要求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且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估计 ,则企业应将该义务事项确认为准备。而我国或有会计准则规定 ,对于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 ,应通过“预计负债”科目进行核算。从上述规定中可以看出 ,我国或有会计准则中的“预计负债”与IAS37中的“准备”是基本相同的。准备与或有负债的区别在于 :①准备本质上是一种负债 ,应予以确认 ;而或有负债并不符合会计要素中负债的定义 ,因此不能予以确认。②准备是一种负债 ,属于会计报表中的一个要素 ;而或有事项是指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不确定状况 ,或有事项与准备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由此可见 ,IAS37的核心概念是准备 ,而我国或有会计准则的核心概念是或有事项 ,由于准备更能体现财务会计...  相似文献   

2.
2000年4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用以规范企业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该准则已于去年7月1日施行。众所周知,我国发布的或有事项准则较多地受到了美英及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本文就该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以下简称“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5号的有关规定进行比较,并提出粗浅意见。 一、适用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或有事项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不同。我国准则不涉及债务重组、建造合同、所得税、保险合同、终止营业、租赁、企业重组、环境污染整治等引起的或有事项。这些或有事项有些已由相关的会计准则另行规定,另一些则由于种种原因需要将来再予以考虑。国际准则第37号规定,本准则不适用于下列各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形成的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执行中的合同(除了亏损的执行中的合同)形成的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保险公司与保单持有人之间签订的合同形式,以及由其他国际会计准则规范的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二、有关定义 1.或有事项、或有负债、或有资产。我国采纳国际上较为普遍的做法,使用了或有事项的概念。根据准...  相似文献   

3.
金龙  黄伟 《新智慧》2005,(11):31-32
一、预计负债的含义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准则》)规定,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是或有事项的结果。《准则》将“或有负债”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或有负债”的定义《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或有事项准则”)对“或有负债”的定义包含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另一种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这种定义值得商榷。前种情况,没有涉及金额问题,而会计核算是必须以货币计量的。从会计实务角度来看,笔者认为“或有负债”的概念应该是:未来负债的发生与否尚不确定,而其金额已经确定。它通常不作为企业的正式负债,但有必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披露。后种情况是:确定负债已经发生,但其金额及偿付时间尚不能确定。它属于企业的正式负债,必须以合理估计的金额入账。显然,将上述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情况并列在同一概念中是不恰当的,有必要加以区分。因此,笔者建议将“或有负债”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偿债义务,其金额已经确定,但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另外再增添“预计负债”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  相似文献   

5.
谈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准则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在2000年6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或有事项准则”),是在总结我国企业经济业务新变化、结合相关国际会计准则新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不仅吸收了原有的会计基本原则,并且还有所发展。笔者试从谨慎性原则的角度来讨论或有事项准则对我国会计理论结构的完善和发展。 一、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确认时的运用 或有负债包括两类义务:一类是潜在义务,另一类是特殊的现时义务。或有负债作为一项潜在义务,其结果如何只能由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来证实,其不满足负债的定义。负债的基本特征是企业的现时义务,因此,或有负债作为潜在义务,不能确认为负债。或有负债作为一项现时义务,其特殊之处在于:该现时义务的履行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者该现时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如果把具有不确定性的或有负债确认为负债,显然不符合稳健原则。为体现谨慎性原则,不应该确认或有负债为负债。如企业状告他人侵犯其专利权,当法院尚未对诉讼案审理终结期间,该诉讼案构成了企业的或有负债。这是由于经济利益是否流出企业尚难确定.所以,不能确认为一项负债,只能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披露为一项或有负债。相反如果在法院受理该诉讼案期间,构成的是一...  相似文献   

6.
冯丽丽  郭焕书 《新智慧》2006,(12):42-44
或有事项是一种特殊的经济事项,本文从或有事项的概念、确认、计量、披露方面对我国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进行比较,提出完善我国或有事项准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我国或有事项准则中的“预计负债”与“或有负债”概念上的区别、确认计量的区别,并举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一、预计负债的含义实际发生时扣除的损失金额所产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准则》)—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的所得税影响金额,借记“递延税款”科规定,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目;按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规定计算的利润总额加上当期因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有计提预计负债而确认的损失金额确定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资产和或有负债是或有事项的结果。《准则》将“或有负债”定与现行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交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应交所得税”科目。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的,在时间性差异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产生递延税款借方金额的情况下,如在以后转回时间性差异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的时间内(一般为3年)有确凿证据表明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同时,按照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的规定,如果与或有事额予以抵扣的,才能确认为递延税款的借方,否则应于发生当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企业应将其确认为负债:期确认为所...  相似文献   

9.
陈绍焰 《新智慧》2005,(10):59-60
一、预计负债的界定 1.预计负债的定义。目前国内对预计负债还没有确切的定义,可谓仁见仁,智见智。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IAS37)中将“准备”定义为“时间或金额不确定的负债”。虽然IASC采用的是“准备”这个名称而不是“预计负债”,但事实上它们的内涵是一致的。笔在借鉴IASC对“准备”定义的基础上,对预计负债做出了如下定义:预计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相似文献   

10.
一、预计负债的界定1.预计负债的定义。目前国内对预计负债还没有确切的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IAS37)中将“准备”定义为“时间或金额不确定的负债”。虽然IA SC采用的是“准备”这个名称而不是“预计负债”,但事实上它们的内涵是一致的。笔者在借鉴IASC对“准备”定义的基础上,对预计负债做出了如下定义:预计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2.预计负债的基本特征。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根据负债的定义,笔者认为负债按履行义务的时间和金额确定与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企业对履行义务的时间和金额能够控制的负债,即确定性负债;第二类是企业对履行义务的时间和金额的控制存在风险的负债,即预计负债;第三类是企业对履行义务的时间和金额不能完全控制的负债,即或有负债。由此可见,预计负债是介于确定性负债与或有负债之间的一种负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预计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包括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②预计负债的结果具有...  相似文献   

11.
财政部今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或有事项准则”)明确了或有事项的定义、确认、计量以及披露 ,这在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更重要的是 ,它包含了对会计基本概念与原则的一些修正和改进 ,因此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般具体会计准则仅就某具体事项进行规范的含义 ,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基本会计准则的特征。本文就此谈谈以下看法。一、重新定义“资产”的概念我国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原《企业会计准则》”)是这样定义资产的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包括各种资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而“或有事项准则”则重新作了定义 :“资产 ,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定义认为资产有以下四个特征 :①是一种资源。与前相比 ,它放弃了“经济”二字 ,体现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一些非经济性的人文、社会资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做出的巨大贡献。即使在会计确认和计量上存在困难 ,也应将其纳入广义的资产范围 ;②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比如企业通过购买、自行建造等方式形成的某项设备 ,或因销售...  相似文献   

12.
《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以下简称IA S37)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准则》)在很多方面存在异同,本文试从或有事项计量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准则》中规定的计量对象是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而IA S37中规定的计量对象是准备,准备是指时间或金额不确定的负债。从《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来看,准备与我国的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本质上是相同的。一、两者对最佳估计数的认定我国的《准则》与IAS37对此规定基本相同,即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负债,其金额应是清偿该负债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但是,IAS37的规定相对详细一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准则》对最佳估计数进行了两种分类,一种是对应义务的支出存在一个金额范围,另一种就是对应义务的支出不存在一个金额范围;而IAS37没有进行此种分类。《准则》进行的这种分类客观上为会计人员提供了一种容易接受的指导方法。如存在一个100万元至140万元的金额范围,那么最佳估计数应是120万元。第二,IA S37对最佳估计数的确定解释得比较详细:“结算现时义务所要求支出的最好估计,应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结算该义务,或在此时将该义务转...  相似文献   

13.
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或有负债做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针对预计负债、或有负债的概念,确认、计量及披露等方面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4.
张晓梅 《大众商务》2010,(1):126-126
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或有负债做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针对预计负债、或有负债的概念,确认、计量及披露等方面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与两项国际会计准则有关,但主要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关系密切。通过进行两者的比较,发现我国《准则》在或有事项准则的制定中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准则名称与其相关内容的准确性、科学性的把握以及对亏损性合同的规范,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提出我国在或有事项会计准则制定中存在的不适当之处,应当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或有事项是一种结果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或有资产是与或有事项相关的潜在资源,不予表内确认,通常也不予表外披露。或有负债是与或有事项相关的潜在义务(或特殊的现时义务),不予表内确认,但通常应予以表外披露。预计负债是因或有事项而确认的实际负债,应作为表内独立的负债项目予以确认,同时在表外披露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7.
2000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或有事项》,填补了我国会计准则中缺乏或有事项的空白,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业务起到了规范作用。而2006年我国颁布的与国际会计准则日益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具体准则第13号对或有事项进行了突破,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文章结合新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特征,针对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等方面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将或有负债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相似文献   

19.
姚利华 《新智慧》2005,(9):63-64
《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以下简称IAS37)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准则》)在很多方面存在异同,本试从或有事项计量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均遵循谨慎性原则,要求对或有负债在会计报告中做适当披露。本文基于会计信息要公允地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考虑,论述了或有负债确认、计量和披露的审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