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经贸》2015,(11):14-15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4月份工业生产增长有所加快,投资结构在调整中改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仍处于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农业的投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业的投资虽有较多增加,但仍赶不上其他产业的投资增长,农业投资在全社会中的比重仍然较低,以致于农业生产基础不稳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仍属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3.
张效梅 《特区经济》2009,240(1):89-90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大多数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进行了调整,出现了如投资项目系统化、投资地点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等新的特点。针对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新动向,我们应该系统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跨国公司投资的技术、资源导向等,从而使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能够最大程度上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着平稳快速增长势头.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一段时间消费需求难以有较大增长.为了扩大消费需求,应保持必要的投资增长速度,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消除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结构障碍,以及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第三产业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左右.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一般也在40%上下,而我国偏低.不到30%。这种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水平较低的状况,很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说,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优化国民经济结构的当务之急。但目前仍有些同志对第三产业的含义以及发展第三产业的重大意义还不十分了解,一讲经济上台阶,就把眼睛盯在上大的工业项目上。发展国民经济,大的工业项目固然要上,但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第三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制约我国经济跃上新台阶的主要因素是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国民经济总量,改善投资环境和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条件,加速资金、技术、劳务、房地产等要素市场的培育,完善商品,物资市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使国民经济上新台阶,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并将发挥愈来愈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尹航 《北方经济》2010,(16):89-90
国民经济活动按照产品用途可以划分为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类.其中.消费又可以分为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居民日常消费作为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变化对其他两类国民经济活动具有引导作用.尤其对投资和生产。改革开放以来.在适应消费结构“吃-穿-用”的逐次升级过程中,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必须实现升级。本文简要论述了内蒙古地区居民消费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鹏 《理论观察》2003,(1):70-7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仅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在调整经济结构、扩大社会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融仍受到诸多限制,其融资难的问题并未得得到解决,为此,我们应采取对策,发挥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中小企业三方的优势,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努力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进入九十年代,天津实施加快发展战略,全市国民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八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投资结构继续得到调整和改善,重点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天津“九五”期间的经济振兴和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动态钻石模型的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增长点的态势愈加明显,文化贸易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中发挥的作用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了认可。但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文化贸易竞争力仍较弱。本文发展了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根据产业发展阶段提出动态钻石模型,并将这一模型运用到文化贸易竞争力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凸显了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转变发展方式.应注重调整投资结构。而调整投资结构,首要的是调整财政投资结构,以政府财政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有利于发展方式转变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严绿英 《特区经济》2009,(12):45-46
文章先对东莞IT产业集群的总体现状进行描述,然后分别从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等四个方面对东莞IT产业集群的现状做具体分析,指出外源性对集群的重大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汽车工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生产工业基地和健全的产品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WTO的加入及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汽车工业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本文通过建立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实证研究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能力,指出中国汽车工业在规模经济、研发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从政府制定最小经济规模标准、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促进民族品牌开发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范丽霞 《乡镇经济》2008,24(2):102-106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乡镇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首先是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反映:一是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二是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三是对国家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其次是对经济结构调整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矫正产业结构扭曲及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并且改变了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结构。最后在微观层次上,乡镇企业的发展为集体和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4.
王天琪 《科技和产业》2022,22(11):360-366
高等教育投入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基于2010—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数据,通过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对高等教育投入展开“纵向+横向”的规模分析,并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对高等教育投入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新时期,应在保持国家经济稳中求进的前提下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逐步提高高校经费水平;提高非财政性经费投入比例,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优化高校内部管理结构,提高经费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易小光 《改革》2004,(5):70-74
重庆经济和全国一样已进入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分析这一时期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从发展战略角度探讨新时期重庆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并就如何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喜强  华晓芳 《特区经济》2007,224(9):192-194
招商引资热背景下,各地方政府都在加大利用外资力度。论文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广西产业结构变异度与利用外资水平变动程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试图说明利用外资对广西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提出广西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由于自身的低层次产业特征,使得外资的推动作用出现了替代效应,现阶段区外境内资金正在逐步替代外资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因此,广西在利用外资的同时,更应重视区外境内的投资,重视与国内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7.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发展、新特点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经历了快速增加、下降徘徊和再增加的过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目前,尽管日资企业在中国面临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撤出和迁移的企业有所增加,但日本企业继续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特别是看好中国大市场的潜力,以中国为中心开展海外事业的基本姿态并未改变,出现了一些有利于对华直接投资发展的新动向。为此,我国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促使日本企业改变对华直接投资"雷声大雨点小"的现状,既扩大投资规模,又改善投资质量,全面提升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规模和档次。  相似文献   

18.
张玉昌  宋建 《南方经济》2018,37(9):86-106
文章构造了理论模型分析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通过影响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从而影响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并利用1984-2015年省际数据实证检验了发展战略对于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产业发展战略提升了各产业的资本深化程度,对于中国产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有很大的主导作用。具体来说,产业发展战略促进了各产业的发展,对第二产业发展的促进效应最大,并且产业的发展存在内部滞后效应;发展战略可以显著地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是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有效产业结构存在负向作用,即不利于资本-劳动在产业中的配置以及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9.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FDI)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China to integrate into the world economy.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reviews and analyzes policy development and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China's OFDI over the past 40 years. We divide the development into “restricted” (1978–1999), “relaxed” (2000–2016) and “regulated” (2017 onwards) stages. This paper also reviews literature on the impact of Chinese OFDI on China and host countries. Despite its generally positive effects, large‐scale and unbalanced OFDI activities have alarmed Chinese policymakers. Both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host countries have expressed their concern over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misbehavior of some Chinese overseas enterprises. Therefore, greater supervision and adjustment from quantity to quality growth is necessary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FD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