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花 《金卡工程》2010,14(10):195-196
群体性事件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和谐的突出因素。本文在分析群体性事件与政府信息公开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基于政府信息公开,揭示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诱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消除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向阳 《金卡工程》2010,14(6):135-135
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摩擦不断。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递方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社会中不断涌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暴露于网络中。在这场网民与政府的博弈中,网络群体性事件极易发生并屡见不鲜。面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的社会现实,尽快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进行准确定义和明确界定,为依法、科学、妥善、高效处置网络群体性事件找到逻辑起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梁宝学  姬明昕 《金卡工程》2010,14(11):235-23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因此以网络为载体的群体性事件接踵出现,并受到各方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网路群体性事件,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和处理网路群体性事件就是本文将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群体性事件具体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就群体性事件处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王小康 《金卡工程》2010,14(1):108-108
警察权是与公民联系最紧密的公共权力之一,以限制人的自由为主要特征。在我国,国家的性质决定了警察权的内容、方式、手段都必须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也必须坚持体现这一性质。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屡屡发生,是对公安机关恰当正确行使警察权的巨大考验。对警察权的滥用不仅仅无助于真正解决矛盾,平息事态,也严重破坏公安机关了的形象。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秩序的重要行政力量,警察权应当受到严格的程序控制,在群体性事件中警察权的行使,必须纳入依法实施的轨道之内。  相似文献   

6.
随着群体性事件的日益增多,由群体性事件暴露出的社会公平问题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大量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为了维护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李雪琴 《金卡工程》2010,14(3):38-39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标志着党和国家犯罪治理对策的更加全面成熟,对推进我国刑事法治的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现阶段在我国,随着群体性事件的参与人员成分的日趋复杂化,其表现方式也日趋激烈,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和突出问题。本文以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处理群体性事件为视角,对具体实践情况进行详细考察和反思,并根据宽严相济的要求提出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何信龙  张正 《中国外资》2013,(22):205-205
工会是以维持改善劳动条件为主要目的之团体,是员工利益诉求的反馈者和合理权益的守护者。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挥工会调解机制在解决农民工群体性问题上积极作用,用和谐的方式解决问题,用和谐精神引领法治转型。鉴于此,笔者紧绕和谐法治的主题,以南海本田罢工事件为例,依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路径,提出工会调解机制的完善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社会不公现象的屡屡发生,引起了许多群众的不满,然而合理的诉诸渠道的堵塞,使得怨恨不满不断积累,以至于当有一根导火线时,便会导致一场群体性事件的爆发。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可以表明社会的不稳定,因此可以根据其发生的数量,频率,范围来作为衡量国家是否稳定的标准。要想维护国家社会的稳定,必须要控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万事究其根本,所以,分析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成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蒋彧 《中国外资》2012,(20):219-220
对群体性事件的分析和应对不能只看某一个方面,它应该是全面的、立体的:一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仅是对肇事者进行法律惩处,更要关注和解决生活困难群体的生存困境;二是不能仅是对事件本身的诱因进行报道,更要挖掘和直面事件爆发的深层原因;三是不能仅是就事论事地看待群体的状态和事件的进展,更要结合群体性事件所处的时代背景。唯有从主体因素、客观原因、背景环境三方面综合考察群体性事件,才有可能制定出治标又治本,合理又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群体性事件的分析和应对不能只看某一个方面,它应该是全面的、立体的:一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能仅是对肇事者进行法律惩处,更要关注和解决生活困难群体的生存困境;二是不能仅是对事件本身的诱因进行报道,更要挖掘和直面事件爆发的深层原因;三是不能仅是就事论事地看待群体的状态和事件的进展,更要结合群体性事件所处的时代背景.唯有从主体因素、客观原因、背景环境三方面综合考察群体性事件,才有可能制定出治标又治本,合理又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中,群体性事件呈现高发趋势,而民族地区的群体性事件也是我国当前社会转型的反映,基于这一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目前学界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进行梳理,主要包括定义、类型和研究视角三个方面,以期对群体性事件进行一个总体的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13.
褚宗明 《金卡工程》2008,12(12):58-59
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利益博弈的时代,在体制变革、社会转型、结构调整的时期,社会中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处在剧烈调整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利益的冲突和博弈会越来越频繁,并且产生了新的特点.要让社会得以和谐,正义得以伸张,法律尊严得以保护,就要从根本上铲除法不责众的保护伞.把群体性事件的处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摒弃法不责众的观念,真正达到依法治国要求.  相似文献   

14.
卢翠萍 《金卡工程》2010,14(11):218-218
当前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高频爆发,是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间必然结果。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综合性的,既有政治政策、社会环境、利益主体分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又有群体心理、个体心理等微观方面的原因。本文立足于阐述社会心理因素在群体性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深入分析不同参与者在群体性事件中不同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张卜泓 《上海保险》2013,(7):22-24,3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概念,首次提出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体现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在当前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环境群体性事件逐步上升的背景下,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不应只是一个口号。只有有效切实解决环境问题,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从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赵江涛 《金卡工程》2008,12(11):100-100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一系列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的同时,也直接触及了党和政府执政公信力的软肋.本文试图从业已发生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入手,对党和政府执政公信力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作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杜相江 《金卡工程》2010,14(11):146-146
随着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征用和城市改造中的拆迁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各类群体性事件中异军突起,逐年增加,且占总量中的比例也大幅提高,征地拆迁类群体性事件社会影响面广,冲击力强,利益性明显,对抗性激烈,涉及群体复杂多样,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征地拆迁类群体性事件的多发,已经成为现阶段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要减少此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必须从源头做文章。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我国社会进入艰难转型期,社会盾急剧增加,群体性事件呈高发态势,2009年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暴烈程度显著上长等新动向.当前一地方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还存在角色错位、观念滞后、敌对思维、方法简单、封锁消息等问题,作为领导干部,可从事前探寻化解矛盾的预防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事中处置机制、确立稳妥的事后善后机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9.
贺军 《中国外资》2010,(6):201-201
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利益要求相同、相近的群众或者个别团体、个别组织。在其利益受到损害或者不能得到满足时,经过酝酿.采取不当方式寻求解决问题,并产生一定社会危害的非法集体活动。现阶段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虽然表现形式不一,但可以归纳为权益受侵害型和不同群体利益冲突型两类。在企业具体是有劳资纠纷、破产重组、企业改制等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多数。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从农村涉法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入手,分别从城管和拆迁两个方面具体分析提出其应对之策并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