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从原先的“点状拉动”向各大城市圈“组团式发展”转变,特别是向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环渤海这三大城市群进行集聚。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迅速崛起,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相互促进,使城市经济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之一,东莞一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我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CEPA的启动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程的推进,为东莞在区域合作框架下,加强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竞合发展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发展舞台。在新的形势下,东莞提出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目标,实现从国际性加工基地向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现代制造业名城转变,必将对珠三角及至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从原先的“点状拉动“向各大城市圈“组团式发展“转变,特别是向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环渤海这三大城市群进行集聚.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城市群迅速崛起,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相互促进,使城市经济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作为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城市之一,东莞一直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我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CEPA的启动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程的推进,为东莞在区域合作框架下,加强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竞合发展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发展舞台.在新的形势下,东莞提出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为目标,实现从国际性加工基地向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现代制造业名城转变,必将对珠三角乃至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行政区划调整既是城市化发展的结果,也是管窥和衡量城市化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以珠三角行政区划调整为主线,从历史视角回顾了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的过程,并总结归纳出若干特征。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区域空间演化可分为三个阶段:从单中心城市到城镇密集区,从城市密集区到城市群,从城市群到大都市区(或都市连绵区)。空间演化主要特征包括:“外引内联型”要素配置模式,自下而上的“内部膨胀型”空间演化模式,正式的行政区划调整和非正式的区域协调机制相结合的“双轨制”区域治理演化模式等。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珠三角城市区域应逐步从强调城市竞争的“行政区经济”向提倡合作的大都市区治理转变。  相似文献   

4.
珠三角城市群地方政府协调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晓明 《经济师》2010,(9):230-230
国内的区域经济竞争,体现为各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创新珠三角地方政府协调机制目的就是推动珠三角区域合作向制度化方向发展,实现有序竞争,共赢发展,把珠三角打造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体制改革的试验区、世界级的城市群。文章通过比较法,论证城市联盟相对目前存在的联席会议制度、行政合并等城市群地方政府协调机制,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一提到温州,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将其与“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服装名城”等国家级“金名片”挂起钩来。多年来,温州市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实现从“数量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变,从“品牌大市”向“品牌强市”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品牌发展路子。目前,温州市已拥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产业品牌,品牌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市委、市政府把打造品牌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进产业品牌建设,以品牌去赢得声誉,赢得市场,赢得竞争力,已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和知名品牌最多的城市之一,使其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6.
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政  郑伯红  贺清云 《经济地理》2011,31(3):404-408
1980年代以来,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十分迅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经济中心。通过对珠三角城市群职能等级体系、空间结构演化历程的研究,指出其空间结构为多中心模式,即主次中心城市带动组团城市发展的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该空间结构模式的成因以及其对于城市扩张、制造业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认为珠三角城市群的多中心模式在加快城市化进程、控制城市规模、促进制造业发展、缓解城市问题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则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区域合作,交通先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珠港澳大桥的规划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的经济资源整合,为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中山作为珠江口西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面临着珠三角城市群新的竞争与合作形势,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立足珠澳经济圈,增强城市竞争力,必须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发挥区位优势,主动参与区域合作与发展,努力提升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促进中山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趋势下的城市形态正从工业化时期的单极城市中心,向多核的城市网络发展。“珠三角”都会区也正遵循这一规律推进。发源于欧盟地区的多核都会区可以对“一国两制”下的“珠三角”城市群,起着十分重要的参照作用,并直接影响“珠三角”都会化的未来发展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资本市场》2002,(12):79-80
<正>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莞已发展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国际制造业基地,而东莞要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领先,在国际经济的整体格局中占一席之地,最有效的选择是在国际制造业基地的基础上,升级提高,发展成为国际制造业名城,这也正是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性决策。由国际制造业基地向国际制造业名城转变最需要什么,  相似文献   

10.
闫涛  张晓平  陈浩  李润奎 《经济地理》2019,39(12):11-20
以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基于城市人均GDP数据,采用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模型和空间马尔科夫模型分析了2001—2016年中国城市经济区域差异的演变特征,并采用空间回归模型探讨了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及四大区域的城市经济的空间差异逐渐缩小,变异系数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全国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的局面;城市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经济发展高值区(HH类型)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的城市群,如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低值区(LL类型)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和河南等省区,HL和LH类型数量较少且分布零散。空间马尔科夫模型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倾向于维持原有的状态,少部分城市会向相邻的经济类型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即跨越相邻经济类型、向更高或者更低的经济类型转变的城市数量较少。城市的邻域环境对城市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一个城市若与经济发达的城市为邻,其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概率将增大;反之,发展会受到抑制。空间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城市经济结构、固定资产投资额、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劳动力数量,以及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均显著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城市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模型中也得以验证。建议重视区域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强化核心城市和城市群的集聚和扩散机制,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京津唐地区目前已成为全国关注焦点:京津城市总体规划相继获批,天津滨海新区被批准为国家综改区,河北唐山曹妃甸成为国家“十一五”最大的项目集群及被批为科学发展示范区。以京津唐城市群为代表的京津冀区域协作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黄金期”。如何抓住这个机遇,推进区域合作,构建京津唐“金三角”,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珠三角、长三角,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樊荣强 《新经济》2003,(10):42-52
“广东四小虎”是珠三角经济改革写发展的一个标志,它承载着广东的自豪与骄傲.是胆识的象征,也是财富的象征.“广东四小虎”简直就是一个区域“先富起来”的神话! 今天,随着中国经济的规律性成长,“广东四小虎”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概念已发生了嬗变,以城市为新发展载体的现代经济格局已打乱或将进一步打乱广东区哉经济的原有内涵,长江三角洲城市也成了我们的一个参照系,面对这样一种变化,我们不得不对那些在我们的理解中可能已经固化了的“广东四小虎”要领再予以关注与反思。本刊今年第六期曾推出过“广东四小虎”批判之一《顺德,你明天的奶酪在哪里?》,对曾名列四小虎之首的顺德进行过批判,一度引起了舆论比较强烈的反响。现在本刊再次推出对曾名列四小虎之尾、但眼下风头最劲的东劳莞的批判,奉献给所有关心东莞以及整个珠三角命运的人们。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三大经济圈中,京津冀都市圈所处的环渤海城市群发展速度相对落后于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之所以出现“南快北慢”的状况,与这一区域内经济联系较弱有着直接的关系。无论从适应国家经济重心战略调整的需要来看,还是从区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考虑,加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珠三角地区凭借着“先行一步”的政策优势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过去20多年,珠三角的竞争力集中表现在制造业上,优势大体上集中在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等行业。这种工业结构一度极快促进了珠三角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但是其鲜明的外源经济特征使得近几年珠三角经济发展日益暴露出旧有  相似文献   

15.
陈章喜  徐通 《经济地理》2011,31(11):1822-1827,1839
珠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的三大城市群之一,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平台.随着国家城市群战略及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运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为全面评价珠三角城市群的区域运行效率,本文依据相关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珠三角城市群战略实施的整体效率与城市群内部城市的结构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随着珠三角城市群战略的不间断实施,珠三角城市群的整体运行效率与结构运行效率持续有效,且结构运行效率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有效区域不断放大.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背景下区域产业布局优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区域产业布局日益成为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本文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例(简称关天经济区),着重分析了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区域产业布局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产业布局的点状线性特征明显,集约化程度低;开发区布局及发展水平不平衡;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的双重错位性;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城市群结构体系不完善;区域经济合作制度安排缺失等。提出了从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发展低碳产业和低碳城市、完善城市群结构、构建区域合作制度安排等方面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及产业布局优化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各经济区尤其是跨省的经济区产业发展及布局优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区域一体化尤其是城市一体化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当前,我国正迎来区域一体化和城市一体化的建设高潮。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都是我国东部区域经济最发达、一体化程度最高、产业分工与合作最具成效的区域。除东部地区外,中部地区城市群经济亦正加速发展,已初具规模的中部城市群主要有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以及环鄱阳湖城市群。通过分析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建设和产业分工、融合的成功经验,指出城市群产业协同的一些内在要求和规律。  相似文献   

18.
一、东莞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目前东莞经济以制造业为主体,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东莞制造业加速向高科技力向转型,其规模和效益会更加突出,在国民经济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东莞的制造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已初步参与了国际经济分工和竞争,随着我国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铁背景下泛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合作是旅游系统本身的关联要素,是其客观属性和发展的必然。伴随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我国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战略必然从以城市为中心的极化发展向以城市群为重心的泛化发展。文章在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泛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珠三角城市经济联盟战略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三角再分大、小,不仅有违地理学常识和正在缩小的经济实力对比,而且势必延误珠三角经济整合的进程。珠三角经济区的地理面积不能适应当今粤港澳经济整合以及与南方其他省区协作的发展需要,有必要及时扩大珠三角经济区的区划。珠三角城市群经济整合已经自发形成以广(州)佛(山)城市群和珠江口特区群为双轴心的“哑铃阵”,突破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规划的“雁行图”。它呼唤相关城市的政府高层及时建立指导协调机制,运用政府运筹的“看得见的手”与市场调节的“看不见的手”,合力规划与建造珠三角城市经济联盟的新布局。香港龙头城市的作用要集中表现为内聚区内资源、外拓国际市场,继续带领珠三角乃至华南走向世界。龙头、龙身和龙尾的城市定位,在市场竞争中势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