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先秦时期的音乐思想在整个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奠定了古代社会音乐美学思想及相关文化心理的基础.不仅从审美的角度认识音乐创作、表演、鉴赏等音乐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并且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角度展开论述,使英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思想史上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本文以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为代表,进-步阐述儒家音乐思想的主要内容,旨在为以后的音乐文化发碾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儒道两家音乐美学思想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古而博今,只有了解历史,才能从传统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时代的变革、发展、开拓出新的美学思路,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商》2015,(4)
意境论是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它弥久而常新。作为中国美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美学家,宗白华独特地建构了以生命节奏为核心,以艺术境界为表征的意境美学理论。本文首先介绍了意境的涵义,接着从"直观感象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和"最高灵境的启示"三个境层来解读宗白华富于生命节奏的意境美学论。从而体现出宗白华美学思想中以生命精神论意境之美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描述和比较中西方传统音乐心理思想,总结归纳中国古代儒家三圣孔子、孟子、荀子和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的一些音乐心理思想观点,这对当今社会人们关于音乐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影响深远,并成为近代哲学、美学、心理学、教育学乃至现代音乐心理学等学科发展的主流,有益于中国现代音乐心理学学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凝宁  赵强 《中国市场》2008,(9):148-149
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既是音乐学的一个基础理论学科,又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哲学美学理论或流派,其中合理的、有价值的成分,都可以而且应当给以汲取,以丰富和促进当代马克思主义音乐美学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铁蹄下的歌女》是一首深受广大演唱者和听众喜爱的艺术经典之作。歌曲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以一个四处流浪,靠卖艺为生的歌女为主题形象。其中,融入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表现在音乐当中,同样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本文试从美学角度对歌曲的结构方式、内涵意境、时代民族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来探究其审美价值所在。这首优秀的艺术歌曲文学思想深刻而感人,整体诠释准确得当,全曲贯穿着音乐美学思想的精髓。同时,归纳出演唱中的技巧运用,情与声的有机结合,并引入了先秦时期单穆公、伶州鸠的音乐美学思想,进一步探讨了这首歌曲重要的社会功能之美。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由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主办、上海音乐学院承办的第八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音乐学院开幕.这次研讨会邀请了全国音乐美学方面的诸多专家亲临参加,还有一些在教育第一线的普通音乐教育工作者和正在就读音乐专业的硕博士研究生也积极的参与进来,形成了-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各方面研究人员相互碰撞交流的热烈场面.  相似文献   

8.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对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完美统一,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想象的审美空间.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以构建音乐情景再现意境,以体验情感诠释意境,以运用联想与想象感悟意境,才能从美学视角来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取得更深刻更符合人性特点的审美情趣和心理体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研究入手,探索传统审美思想的主干体系。进而研究传统审美思想对当下中国设计的影响,以中国原创设计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儒家美学思想在设计中的体现和应用。最终根据前期的研究得出传统审美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杨毅  刘浪 《价格月刊》2002,(6):37-37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立法、司法的出发点都是维护少数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的思想根深蒂固.虽然先秦就萌现了"以民为贵"的民本思想和"法不阿贵"的司法平等观,但这仅仅停留在道德理论的层面上,并没有作为立法、司法的理论基础,更没有施诸法律实践.鸦片战争后,西风东渐,有志之士开始从闭关自大的迷梦中猛醒过后,踏上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在中国才逐渐有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李思华 《商业时代》2012,(2):144-145
音乐美学在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对音乐的本质及特质、对音乐美的规律进行研究和概括,并且用于指导音乐创作的具体实践。音乐美学主要包括音乐感知、情感体验以及审美评价三个基本环节,在这些环节中体会音乐美学所包涵的文化意蕴,音乐美学是形式和内容的结合体,融汇了人类感性与理性思维的碰撞交锋,并且指引着整个艺术发展道路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2.
明太祖朱元璋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的一位"布衣天子",但同时也是一位政绩显著的封建帝王.其对安邦定国的思考与实践,构成了他的社会控制思想体系,主要包括法治思想、民本思想、教化思想以及社会和谐思想.他着重从宏观上缓解社会矛盾,避免矛盾积聚的治安思路至今仍具有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媛媛 《商》2014,(36):108-108
本文基于对中国古代设计文化与美学思想的研究,通过分析什么是设计、设计的起源以及设计文化的价值取向,总结出中国古代设计美学思想特别是儒家美学思想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美学,是中国传统艺术设计审美判断的依据。研究珠宝设计中对中国古典美学概念"素"、"和"、"意境"的表现——探寻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在当下设计艺术中的运用,对于摆脱中国珠宝行业现状,寻求当代珠宝设计民族化的道路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美学概念"素"、"和"、"意境"的分析,以探寻其在珠宝设计中的表现方法,以民族化的审美理想,营造民族化的珠宝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文化的基本精髓中,“天人合一”是主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美学观中重要的内容。在美学的探索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则是一项重要的问题,而西方的美学中对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过于根深蒂固,提倡人类征服自然,使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的对立,造成了美学陷入困境的现象。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科学性的阐述,从古便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始终放在重要的位置,得到了中西美学家们的认可,使西方美学获得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4,(3)
当前在传统音乐"失语"的"现代化"语境下,教师应当树立新型教学思想,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能力、应用能力,理解和把握音乐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准备,以期促使学生乐意学、学会学民族民间音乐。本文将以《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为例,对此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农业文明的古代中国,主要的社会思想中就有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发展理念。中国在建国以后,经历了粗放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的困境,绿色发展理念从一种观点慢慢发展成为指导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思想。以绿色发展理念指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上升为党领导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引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对中国现代化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战国后期以来,"重农抑商"思想理论以及在此指导下形成的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时期来一贯奉行的基本思想政策。重农抑商的结果导致中国的商品经济不发达,未能促使传统的小农经济的解体,从而也就未能实现古代的小农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严重影响了农民向工人、地主向资本家的转变,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形成;成为一种历史的惰力,表现为传统的习惯势力。  相似文献   

19.
陈贺 《北方经贸》2013,(6):106-107
中国古代官箴是以儒家伦理理念为思想基础的,它们在长时期的封建社会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了具体的规范和理念。这些规范和理念对当今的行政人员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琳  李丹 《消费导刊》2009,(13):204-204
鲍姆嘉通是采用"美学"这一术语的第一人,他指出美学在哲学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并通过对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理性主义哲学以及人类全部知识体系进行深刻反思,指出美学是研究感性知识的科学,具有理性派美学的认识论意义。鲍姆嘉通的美学思想对当代实践美学的建构有一定的启示。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鲍姆嘉通对"美学"的提出,第二部分论证了美学研究的对象,最后评述了鲍姆嘉通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