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灵魂和根本,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要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快学校发展,夯实和谐校园建设基础;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加强和谐文化建设,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塑造着人的精神和灵魂.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学校的形象和品牌,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环境的优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海鸿 《消费导刊》2011,(9):159-159,80
构建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执政的重要目标。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实现学校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大学生是有知识、有才华、有希望的青年群体,也是最具有创造活力的优秀群体,大学的主体是大学生,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大学生就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磊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239-239
高职院校大学学生活动的开展大多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加强大学生社团项目化分工管理,可以有效地整合学校各种资源,合理地开展校园活动,展示学校师生良好的协作能力,提高大学学生活动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汪花明  王波 《中国市场》2012,(52):111-112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日益推进,我国高校民主管理蓬勃发展起来。本课题从高校民主管理现状的调研出发,对我国高校民主管理情况做全面分析,提出以教职工为主体,和谐管理的高校民主管理理念以及统一思想、完善制度、不断创新的民主管理对策,力图为构建符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民主管理机制提供可借鉴的依据,为我国现代大学的建设提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感恩是伦理道德建构的重要价值理念,是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希望在社会、学校和家庭多方面加强感恩教育,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祝安 《消费导刊》2009,(11):129-129
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大学的外在社会性和内在学术性同样受到广泛的重视。高校作为社会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是否遵循法治的要求、体现法治的精神,对其他社会组织具有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构建法治大学是依法治国精神的大力推进,是自主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等基本理念和目标在高校建设中的推行。  相似文献   

8.
李长真  宇文翔 《现代商业》2014,(11):269-269
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反映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品格、思想意识、精神风貌的一种民族文化。由于大学精神的缺失,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产生了认同危机。大学应引领红色文化资源,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构建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发展、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迫切需要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红色文化精神营养融入大学精神建设对于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众性组织,是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目前高校社团普遍存在发展不平衡、物质基础差等问题,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成都理工大学在管理上采取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社团的制度管理;打造社团活动品牌;改善硬软环境条件等措施,使学生能够在社团中真正进行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得到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学校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鲍桂楠 《中国市场》2010,(44):158-160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新的历史性课题,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职业教育的理想追求。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系,使学校成为一个"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生态系统。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治校,体现教育公平,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课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教育要素之间的协调、和谐、有序和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1.
民主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石,和谐发展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推动企业民主管理,是实现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符合企业和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面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企业必须突破惯性思维,着力构建有利于和谐发展的新型民主管理机制,使企业内部不同利益群体建立起互相合作的利益共同体,以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是以学校自治、校长行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特征的管理制度。因此,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必须正确理解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处理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实行校务公开是学校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是加强学校民主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教代会制度也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学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教职工当家作主的有效形式,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客观需要,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是加强民主监督、全面维护师生员工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教代会是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组织形式和制度,是校务公开的基本载体.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提高校务公开的质量,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的逐年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因此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也就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的共同愿望,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5.
刘倩倩  黄惠丹  谢景景  赵凤霞 《商》2013,(14):385-385
大学生贫富差距是当今社会贫富差距在大学的投射产物,大学"仇富"现象严重,正是由于大学生中的贫困学生,在大学中更多地充当了弱势群体的角色,被剥夺感强烈。贫富差距已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心理平衡,以及行为模式产生了负面影响,是构成校园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研究贫富差距对大学生行为模式的影响,来分析大学生贫富分化呈现的特点,进而分析其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王永芝  唐杰 《中国市场》2009,(13):136-137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课题。高校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学生与校园环境和谐相处为理想的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高校应该按照这个要求和目标,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思想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7.
林细俤 《中国报业》2012,(10):251-252
大学是精神与文化的传播中心,大学要实现育人目标离不开校园文化的传播,这就离不开校园媒体的作用,需要依靠校园媒体的信息传播平台,推进校园文化的传播。当前,校园媒体的发展应当基于校园文化的发展进行,应当按照大学校园文化发展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校园媒体建设,都要从校园和谐文化的构建、夯实校园文化的基础以及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出发,大力开展校园媒体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刘佳丽 《北方经贸》2010,(7):108-109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是过分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轻视精神文化的建设;二是校园课余文化活动建设缺乏新意;三是校园文化建设没有突出学校特色。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组织体系;二是浓郁的校园文化精神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制度来保证;三是以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统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商》2016,(11)
村官腐败行为严重影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治理村官腐败的有力举措。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普法中的重要作用,既可推进农村的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也是农村基层组织依法有效反腐防腐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大学辅导员要学会情绪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晓雪 《中国市场》2008,(13):98-99
情绪管理应用于现代大学生的管理上是很重要的,大学辅导员应该学会情绪管理,应具备自知、自控、自励、通情达理与和谐相处等方面的能力。从尊重人、依靠人、完善人出发,提高人们对情绪的自觉意识和控制能力,追求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