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人口净流失和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泰州"十二五"时期会面临着普通劳动力与技术人才同时短缺的问题。因此,提高适龄人口受教育水平,加强培养区域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提高劳动力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必将成为泰州各级政府长期的重要目标。文章从纵深的角度分析劳动力就业数量和结构变化的趋势,以及对未来泰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劳动就业变化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加强劳动力培养、优化劳动力供给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林斐 《发展研究》2009,(6):24-26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一些重大的政策显然对人口流动与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出人口由中西地区向东部地区的加速流动,人口由乡村向城市流动持续不断,人口分布继续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本文采用Tinbergen理论建立起的分析框架,评价现行发展政策的实施,可能对未来时期的人口流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会对今后的政策制定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人口在不同区域、产业之间的流动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80%的人口在农村生活和就业,不仅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而且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瓶颈。因此,充分认识到我国人口流动问题的重要性,并在对我国人口流动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口流动战略,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口流动的形式与途径 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是落后的国民经济的一大基本特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农业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农业生产效 率的迅速提高,一方面农业中出现 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城 市以及农村非农产业对劳动力呈 现出越来越多的需求。与此同时, 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国内市场一 体化程度,使得劳动力在不同产 业、个同区域间的流动与配置成为 可能和趋势。因此,人口流动的形 式与途径基本上可以归纳以下几 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城镇化和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人口流动对我国房价影响显著,但现有文献对该问题较少涉及,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别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出发建立模型,推导出均衡房价的决定方程,从理论上推演了各省份农村居民和外省份人口需求对本省份城镇房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各省份城镇化和区域间人口流动对房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由于收入、福利以及基础设施在区域间分布的不均衡而引起的人口跨区域流动都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我国房价;后两者是我国房价收入比与发达国家相比偏高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城镇化和跨区域人口流动是我国东部地区房价上涨和房价收入比扩大的主要动力,但跨区域人口流动在中部地区,以及城镇化在西部地区对二者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泰州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泰州高等教育实践化的发展,泰州各高校的教学材料及日常生活用纸量不断攀升,产生了大量以废旧书本、练习资料为主的学习废纸及各种生活废纸。重点分析和阐述泰州高校废纸的产生状况和利用渠道,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泰州高校废纸资源回收利用的可行性,以对泰州高校废纸资源的利用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人口城乡增长规模、空间地域分布演变、经济活动非农化转移以及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等方面对吉林省大安市城市化发展态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分析。中心城市对人口的集聚作用在县域层次上更为突出,人口不均衡分布特征显著。经过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乡镇企业的发展而带动的城市化加快发展后,从90年代后期开始,县域层次上的城市化进程要较全国平均水平缓慢。城镇人口增长规模在不断缩小,乡村人口绝对数量在减少。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转移快于就业结构的转移。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趋势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7.
在制度安排、传统观念以及婚姻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下,人口流动对安徽农村妇女社会地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受流动影响妇女在经济地位、家庭地位以及社会交往等方面都表现出与男性群体的差异性.因此,要从政策层面提升妇女受教育水平;改善妇女就业环境;促进乡村发展;关注妇女性心理健康等,从而逐步提高农村妇女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旅游经济作出巨大贡献。泰州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旅游资源以及天人合一的人文气息,近年来旅游业取得长足的进步。以泰州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应用产业经济学原理,分析泰州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由此提出泰州旅游经济的发展途径,并对泰州旅游经济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全面分析泰州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不仅有利于实现泰州旅游产品的品牌化,促进泰州旅游经济产业不断升级优化,而且对其他城市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劳动人口的流入和流出始终是国家关注的焦点.随着近几年河南省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支持中原地区发展的政策倾斜,劳务人口的流动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主要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首先简述省内人口流动现状,其次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省际人口流动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拉动潜力还存在,省内流动人口是提高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人口流动模型建立在单一的城乡二元经济基础之上,不完全适合解释中国的人口流动问题,尤其不能解释民工荒现象。本文依据中国特殊的城乡和区域双重二元经济以及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人口流动的特殊性,对传统人口流动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新的人口流动模型,并以此分析我国产生民工荒现象的原因,提出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疆人口在规模、结构及其变动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解决这些差异对新疆人口的合理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全国人口普查新疆数据,从人口空间布局、人口结构、人口流动、人口聚集四个方面,剖析了全疆及南北疆地区人口的区域差异。为适应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需要统筹解决新疆人口发展问题,包括统筹新疆不同区域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也包括统筹新疆人口发展中的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2.
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人口流动特征及动力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816份抽样调查问卷,对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人口流动特征及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城乡人口流动目的呈现多样化,以探亲访友、购物、休闲娱乐等为目的生活性流动比例较大;城乡人口流动频率以1~3次/月或者1~3次/年为主,城乡人口流动的停留时间以中短期停留为主;由城到乡和由乡到城的双向流动现象明显,但依然以由乡到城的流动为主,城市群内部城乡人口流动的网络化特征开始显现,长沙市区在城乡人口流动网络中的中心节点作用突出;就业性流动的路径变化不大,存在农民工回流现象。另外,文章提出了城乡人口流动动力机制的"四力"模型,认为各种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综合作用于城乡人口流动决策与行为过程,并产生外在的排斥力和吸引力、内生的能动力和自阻力,影响其流动目的、流动频率、停留时间、流动方向、流动路径等,并在此理论模型基础上对长株潭城市群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人口是构成市场的重要因素,人口的多少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市场的大小.研究人口环境及其变化规律是市场营销工作者了解市场、认识市场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环境变化的显著现象.人口流动为企业营销活动带来了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14.
从经济社会的维度讨论人口变化即社会性流动发现,得益于经济增长、产业变化和教育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流动性明显增强,而在人口转变和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社会性流动类型发生变化。应对由此带来的挑战,需要破解新阶段下社会性流动潜在具有的零和博弈性质,保持社会流动渠道畅通。这关系着能否在中等偏上收入阶段乃至跨过高收入门槛后,收入分配状况持续得到改善,以及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继续得到充分分享,从而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基于对高质量发展与社会性流动之间关系的分析,立足于破解效率与公平"取舍"难题,保持保障民生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动态平衡,从加大再分配力度、推进教育深化和均等化及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我国省际流动人口①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人口的跨省流动对不同地区人口负担的影响,发现规模庞大、地域集中和"年轻化"的省际流动人口延缓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口负担,而经济发达地区却反向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输出了人口负担的压力。为了弥补省际人口流动对我国不同区域间财政负担的影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并为我国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提供保障,设计了基于人口负担的财政均等化转移支付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项研究旨在充分认识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特点,预测区域人口的规模变化,剖析人口流动对国土资源配置的影响要素,为正确处理人口发展与国土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和国土资源走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建议。研究表明:人口流动是影响我国人口区域规模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应根据当前人口流动和规模变化的现状特点,依照"二域四部六区四中心"差异化的国土资源优化配置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及其对我国乡—城人口转移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鸿艺 《经济师》2005,(10):33-34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是关于发展中国家乡—城人口流动的理论模型。乡—城人口转移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复杂难题。文章借鉴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分析的理论观点,对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城市化与人口流动对社会压力的矛盾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化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实现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业人口合理转移,推进城市化有序健康发展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人口数量、结构的变动会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学校的规模和布局以及教学质量等有重大的影响。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农村人口流动、教育水平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学龄人口不断减少。学龄人口的减少一方面直接导致了农村生源大幅度的减少,给农村的教育布局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影响了农村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生均教育成本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李影  孙媛媛 《经济研究导刊》2014,(1):231-234,270
延边地区人口数量结构、性别结构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区。存在着人口自然增长率过低,人口流动过于频繁,进而导地区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力更新能力弱,未来新劳动力供给压力大等问题,严重影响延边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制约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上述问题,应制定地区人口均衡发展战略,增强生育政策的引导性,采取扩大、深化延边地区的对外劳务合作等措施,实现人口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口发展功能分区的初步方案是将全国分为人口限制区、人口疏散区、人口稳定区、人口集聚区等4类人口功能区,并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系统评价不同地区人口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和社会经济条件,力图通过科学界定人口发展功能区,建立某种积极的政策机制和导向,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与适度集聚,促进不同地区的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