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成熟的高效的市场监督,选择何种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如何进行监管体制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近年来英美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发展情况,指出了国际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发展的趋势,并对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建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不力的现象,本文以重庆啤酒(600132)近几月非正常的涨跌现象为案例,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并由中美证券监管制度的差异,尝试探寻有利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监管体制,并提出了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信川 《经济》2005,(7):41-41
有专家认为,如果10多年前不与旧体制相妥协,中国证券市场就不会获准产生,妥协的结果则是证券市场的中国特色太多、太重,并且对于进一步健康规范发展构成了严重阻碍。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认为,证券市场的监管很必要,但还只是外因,触及证券市场的内在机制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张心卉 《经济师》2011,(10):86-87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证券监管成为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对证券监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深刻地说明了证券市场是高风险市场,对证券市场进行有效监管已成为世界各国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文章回顾了我国监管体制发展的三个阶段,对现阶段以政府监管为主导,集中监管和市场自律相结合的市场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证券市场发展的实践出发,研究我国证券市场的金融监管机制,对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首先,章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单一层次结构的弊端和证券市场层次结构创新的意义,认为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单一层次结构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已不相适应,同时,也不能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要,也严重阻碍了证券市场自身的健康发展和功能发挥,中国证券市场的层次结构创新意义重大。接着给出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层次结构体系的构想。最后,论述了中国二板市场建立的时机选择和三板市场建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对资本市场的市场体系、市场结构,资本市场产品的构建与开发提出了指导方针,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证券市场的高度重视。证券市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证券市场的功能,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仅是将《决定》真正落到实处的要求,更是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证券市场功能充分发挥的必需。  相似文献   

7.
证券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证券市场的有效监管对于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通过分析美国、英国和德国三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模式,总结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发展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学习发达国家证券监管模式的精华,提出了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国证券市场规模急剧扩大,金融产品创新迅速发展,证券市场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在此背景下,各国的证券监管模式与体制也随之有着不同程度的演变和完善.其中,适应金融机构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发展的一元监管模式成为国外成熟市场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借鉴国际经验,分析转轨时期我国国情,发现证券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试论建设多方位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坤  王万宾  张书云 《经济师》2003,(10):128-129
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 ,就必须建立多方位的监管体系。文章从树立正确的监管理念 ,完善监管体制 ,完善证券民事赔偿体制 ,适当引入做空机制等几方面对建设多方位的证券市场监管体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迅速.在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十年来,福建证券市场的发展,在筹集社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经济结构、加速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已经走过风雨10年。上证综合指数从起步之初的100点达到现在的2000多点,上市公司已达1063家,股票市值达4.6万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证券市场建立在由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还遗留许多不符合市场化要求的各种规则和理念。从当前的现实来看,市场化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最重大问题。而在证券市场的市场化进程中,建立市场化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我国证券市场的退…  相似文献   

12.
杜强  谷旭鹏 《经济论坛》2005,(23):137-138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型以及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中介行业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是,从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发生的一连串造假事件就町以看出,注册会计师在这些造假事件中扮演了有损职业形象的角色,难辞其咎。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目前仍然存在不少有违独立性的现象,需要通过强化职业道德约束来加以解决和规范。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意识到了要提高独立性,需从诚信建设做起,从而在2002年提出了“以行业诚信建设为主线”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1980~1991年中国证券市场演进的历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91年间的中国证券市场,是生于夹缝的失衡市场、曲折兴起的分割市场、极不成熟的新兴市场.这些特征反映出中国证券市场复苏和起步是在市场经济极不发达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既具历史必然性,又有时代局限性;既为证券市场的后续成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隐含着有待化解的诸多矛盾和波折.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新的理论创新、体制革命和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4.
证券市场变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对证券市场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逐步走向成熟,逐步与商品市场等形成了紧密相关的联动关系。文章从我国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发展的规律出发,对我国的证券市场与宏观市场的运行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以期能用更加全面的观念看到证券市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杨绍波 《经济论坛》2013,(8):174-176
股份制、证券市场发端于欧美,在与中国现行政治、社会体制结合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股份制、证券市场的“原罪”在中国大陆表现得极为突出。微观的股份制、上市公司、证券市场在中国大陆的特殊“土壤”下,其股利分配政策与宏观收入政策相关。从证券市场的“原罪”出发,指出目前中国大陆股份制、证券市场、上市公司、收入政策的若干矛盾,股份制与收入政策的关系,目前收入政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现代金融业的运转离不开金融市场。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货币化的加深,传统体制下的产品经济和自然经济已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造。以短期拆借和证券发行转让为基本特征的金融市场已略具雏形,并在实践中显示出资金计划分配所不能替代的融资功能。但是,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毕竟处于初创阶段,特别是证券市场中的流通转让市场还处于萌芽状态,这与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因此,很有必要开放企业直接融资管制,加速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证券市场。本文拟就开发证券市场的现实基点、制约因素和发展思路等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孟煜杰 《时代经贸》2007,5(11Z):218-219
证券市场自诞生之日起,股价操纵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且危害严重。股价操纵现象严重侵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扭曲了股票的市场价格,降低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情节严重的甚至会造成资金、资本及外汇市场的系统风险,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惨重损失,进而影响了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新中国证券市场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但是我国股价操纵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的比重还很低.处罚力度还不大;对股价操纵及其监管的理论研究还相对滞;证券市场监管体制还难以适应股价操纵监管的客观需要。在这种背景下,研究证券操纵及其监管体制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证券市场正处在关键的发展转型时期,证券市场出现了形式各样的问题情况,特别是在对注册制度进行改革调整的这一时期,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正面临着许多的新难题、新困境.在以往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之下完全依赖于证监会以及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而忽视了市场主体的作用价值,因此,在当前的证券监管过程中便应将市场所具备的监管职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9.
英国作为证券市场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证券市场历史悠久,证券法律制度十分齐备,证券监管体制相对成熟。英国的证券法律和监管体制,对我国证券法律体系的构建及证券监管体制的完善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个体,其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上市公司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的财务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