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企业主观业绩评价理论及其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年来 ,企业主观业绩评价理论的研究和新发展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委托 -代理激励理论。本文主要对主观业绩评价的适用性、主观业绩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观业绩评价的完善机制以及主观业绩评价理论尚待研究的问题等进行了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制造业企业的股权激励强度,激励模式和业绩评价标准的严格程度三个方面对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把2014~2016年A股市场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当作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的股权激励强度与盈余管理正相关。不同激励方式对盈余管理有不同的影响,与股票期权模型相比,限制性股票模式下企业盈余管理水平更高。股权激励业绩衡量标准的严重程度与盈余管理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三种业绩评价体系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三种业绩评价体系,包括以传统财务指标为基础的业绩评价体系、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的业绩评价体系、以EVA(经济增加值)为基础的业绩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三种业绩评价体系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已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的经营业绩明显好于没有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其中采用管理层(员工)收购、虚拟股票期权、业绩股票(业绩甲位)等三种模式对改善公司经营的作用较大。激励对象上采用激励高管和骨干人员的方案经济效益明显,成本也相对较低。股权激励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
混合所有制下的股权制衡,更有利于降低内部人出于操纵业绩考核结果的需要,而对规定的会计调整项目进行针对性调整的可能性股权激励是国企改革催化剂,对于改善管理层经营意义重大。而业绩评价是股权激励的一个重要环节。理论研究表明,经济增加值(EVA)是一个优于其它会计指标的业绩评价指标,能在企业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的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介绍了目前企业普遍采用的三种业绩评价体系,包括以传统财务指标为基础的业绩评价体系、以平衡记分卡为基础的业绩评价体系、以EVA(经济增加值)为基础的业绩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三种业绩评价体系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经理人行为特征、经理人股票期权主观价值评估、经理人主观价值对期权激励效应的影响等方面,对基于经理人行为视角的经理人股票期权主观价值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这些理论对美国“股票期权激励实践谜团”进行了解释;最后分析了目前备受关注的中国上市公司期权激励问题,并从经理人行为角度展望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华为公司的业绩评价为研究对象,对其业绩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文章通过对华为公司业绩指标进行分析,发现华为公司的这种评价指标既可以由财务指标了解公司的短期业绩成果,也可以由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预测公司长期业绩情况。但是,华为公司在业绩评价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文章对华为公司业绩评价提供了一些改进建议,有针对性地对华为进行业绩评价,希望对华为全面持续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李彬  潘爱玲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3):63-66
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作为构建企业集团母子公司业绩评价系统的第一块基石,一方面有助于明确母子公司业绩评价的本质特点和设计要求,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指导该系统的自我评价及持续完善。针对目前由于对业绩评价理论基础的关注不够,而直接导致的评价实践脱离评价理论无序存在的不经济现象,文章将显著作用于母子公司业绩评价系统的基础理论分为推动业绩评价发展的理论、影响业绩评价运行的理论及业绩评价的作用理论三部分,并对其进行有机整合与分析,归纳集团业绩评价系统不同于单一企业的独特性,为构建高效的母子公司业绩评价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王剑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2):135-141
相对业绩评价的出现既有经济学的解释,也有行为科学的根源,同时考虑经济和行为因素将增加研究的内部有效性。为此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融合经济学的委托代理理论和行为科学,构建了相对业绩评价研究分析框架,进而对相对业绩评价系统特征、影响因素及后果三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这一领域(或更大范围的管理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年终奖公平的前提就是尽可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避免工作绩效评价等同于对员工人际关系的评价等误区。奖励要与年初业绩和激励计划保持一致,体现企业的业绩导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陈艳艳 《南方经济》2012,(10):123-134
本文研究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包括是否提升经营业绩,业绩提升是否源于盈余管理与业绩提升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首先,对于某一年度的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利润率,股权激励具有提升作用,但不具有持续性,甚至会出现反转。在实施当年到后四年的时间内,实施公司上述指标的平均表现也与配对公司无显著差异。换言之,股权激励无法有效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其次,实施公司的操控性应计与经营业绩变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在剔除操控性应计后,股权激励的短暂提升作用消失,实施公司与配对公司无显著性差异。最后,当方案设计受到管理层操纵时,对实施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晓 《北方经济》2006,(10):64-65
不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管理者,还是从事理论研究的管理学者,他们都会一致认为激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职能。但是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对于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激励不论是在实业界还是在理论界都是一个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前人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关于激励的知识和经验。本文试图从预期理论入手,提出在激励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努力与业绩”“业绩与奖励”“奖励与目标”这三对关系,企业对员工进行激励,就要从员工达到工作目标的可能性以及他们对达到工作目标所得奖励的满足程度这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陈晓 《北方经济》2006,(19):64-65
不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管理者,还是从事理论研究的管理学者,他们都会一致认为激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职能.但是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对于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激励不论是在实业界还是在理论界都是一个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前人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关于激励的知识和经验.本文试图从预期理论入手,提出在激励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努力与业绩""业绩与奖励""奖励与目标"这三对关系,企业对员工进行激励,就要从员工达到工作目标的可能性以及他们对达到工作目标所得奖励的满足程度这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中国31个省市利用外资业绩与潜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利用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两个指标 ,分别对中国 31个省市利用外资的业绩与未来吸引外资的潜力进行了评价。文章首先对中国 31个省市 1 995和 2 0 0 1年利用 FDI的业绩进行了计算和排序 ,然后对各个省市的潜力指数进行比较研究与分析 ,第三部分根据相应的标准对各省市进行分类 ,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管的行业竞赛心理不仅会影响其并购决策行为,还会刺激其关注企业并购整合及并购业绩承诺的履行情况和达标程度。以201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签订业绩承诺协议的并购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行业锦标赛激励对标的公司业绩承诺达标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锦标赛激励与业绩承诺达标程度显著正相关,表明高管受到的行业锦标赛激励效应越强,越有动机和压力督促标的公司提高业绩承诺达标率。进一步研究发现,真实盈余管理在行业锦标赛激励与业绩承诺达标程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行业锦标赛激励对业绩承诺达标程度的提升作用在并购方是非国有企业、并购支付方式为股份支付、承诺补偿方式为股份补偿的情形下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基金业绩评价研究已经渐成市场研究的热点。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基本上是计算出基金的一些指标值,对单只基金进行业绩评价,并进而分析所有基金的业绩表现。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评价单只基金的业绩,但是却无法对基金业的总体业绩进行准确评价。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引入了基金净值指数的概念,用它来研究基金业的整体业绩表现和经营水平,并对我围封闭式基金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认为,只要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就要有激励机制。文章分析了激励机制的内涵和作用、激励机制与业绩评价的历史演进,指出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业绩评价系统的要素为前提,激励机制的实施和报酬契约的执行需要以业绩评价系统的输出结果为依据。针对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与经营者激励存在的种种问题,强调坚持公平公正原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应用国外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中比较普遍采用的单因素业绩评价模型对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我国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超越了基准指数的表现,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高校安全保卫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激励机制存在着激励机制完全没有建立,或者激励的方法、手段不尽合理,业绩评价方式不科学,业绩评价方式不够科学,激励力度不够、赏罚不当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是安全保卫组织负责人不够重视激励机制,对激励机制的建立缺乏可靠依据,没有设立用于激励的专项经费,保卫组织对激励机制的认识还存在误区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必须尽快完善和改革高等院校安全保卫工作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