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耿丹丹 《西南金融》2007,(12):49-51
近年来,以保单为质押的贷款形式在中国迅速发展。保单质押贷款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涉及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利益,法律关系较为复杂。因此,金融机构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关注新业务带来的法律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2.
涂帅 《金融论坛》2021,26(12):39-47
保险法中的寿险保单持有人是一个集债权、物权、公司治理权为一体,横跨民事和商事法律关系的权利综合体,其法律地位源于合同约定,并由保单和保险公司备案予以确认.寿险保单持有人既是保险合同的主要当事人,又是保险合同——保单的所有权人,同时还是保险公司的所有权人和治理人.面对立法与实践的错位、两大法系的张力以及公司治理价值理念的变化,《保险法》应建构以保单所有权为核心,以受益人指定变更权、保单转让权、公司治理权等权利为主要内容的寿险保单持有人制度,以回应保险行业发展和保险司法裁判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3.
毛丽英 《理财》2014,(1):76-77
寿险保单通常缴费期都比较长,5年、10年,甚至20年、30年之久,在如此漫长的缴费期内,可能会有不少寿险投保人因自身原因保费不能及时续缴,这样一来,势必就会让投保人已经续缴了很多年的保单在瞬间失效,面对失效保单很多投保人都会觉得非常遗憾,因为在多年的续缴保费中已经付出了不少。  相似文献   

4.
5.
薄志红 《金融博览》2010,(14):58-59
对于寿险保单,一般其缴费期都会相当长,5年、10年,甚至20年、30年之久。在如此漫长的保费续缴期内,可能就会有不少的寿险投保人因自身的原因不能及时续缴自己的保费。  相似文献   

6.
樊文静 《浙江金融》2007,(9):52-52,35
地下保单是指境外保险机构(主要是设立于港澳的境外保险机构)未经我国保监会批准而在内地非法向居民销售的境外保单。地下保单以人身险为主,且多为长期性、储蓄性、高保额的寿险保单。据统计,近年来香港保险市场每年实现寿险保费400多亿港币,其中1/3来自内地,约合140亿港币,这一惊人的数据引起了业内及管理层的高度关注,决定"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地下保单活动",然而地下保单却在禁止声中"茁壮  相似文献   

7.
保单可分为补偿性保单和给付性保单两类.补偿性保单具有显性的期权性质,给付性保单具有隐含的期权性质.对保单期权性质的研究,对金融和保险理论教学和研究及保险业务的开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保单质押理论框架主要是围绕保险公司为借款主体予以构建,故无法适应我国现在部分由银行从事保单质押贷款业务的现状,加上实定法规则的缺位,因此银行从事保单质押贷款业务面临的两大突出问题:质权何时生效以及未来保单现金价值请求权归属于其他人而非投保人时银行质权是否存在都有进一步厘清的必要.经分析可知,因保单属于不完全有价证券,因此应以质押合同当事人前往保险公司核押而非保单交付作为银行质权的生效要件,而针对未来保单现金价值请求权归属于他人之情形,银行也必须分情况作出不同的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9.
人寿保险单有着多重效用,不但为客户提供风险保障服务,还拥有相当可观的现金价值。由于人们对保险知识了解有限,对人寿保险单的现金价值并不完全知道,以致珍贵的资源被“雪藏”起来,没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其实,人寿保险单作为个人资产的一部分,其现金价值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寿险保单交易制度是将未到期的保单贴现处理,以换取急需的货币支持。美国寿险保单交易制度安排及监管做法,对我国寿险保单交易的发展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庆庆 《上海保险》2017,(11):54-56
伴随着保险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保险公司除了在产品上要树立吸引客户的优势以外,服务质量及品牌认同等诸多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客户的选择。因此,从提升客户体验的方面来看,保险合同的内容和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就保险合同定制应用进行相关探讨,以期达到在新的形势下能对以往一成不变的保险合同在符合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改变创新。  相似文献   

12.
13.
盘活保单     
传统的保单最大的功能就在于为人们的生、老、病、死、残等提供基本保障.尽管各保险公司不断推出了新的险种,但其也是在基本保障的基础上加上了分红、投资等功能.在保险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保险公司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保险产品趋同的问题.尽管各公司都在强调险种的创新,但实际情况是一个公司的业务人员刚刚从客户家推销某新型产品,后面就有其他公司的人推销类似的险种.去年被称为投资分红年,各个保险公司纷纷推出具有分红或投资功能的新险种.在这种背景下,保险产品的创新就不应当仅仅局限在保险单本身,而应当大力和银行等部门合作,积极发展保单的衍生业务.  相似文献   

14.
偶见 《上海保险》2004,(2):44-45,42
刘祥斌、李良槐二位先生于《上海保险》2003年第9期撰文《寿险保单质权设立研究》(下称《刘李文》)对寿险保单质押制度予以探讨,笔者阅后深得启发,然觉文中几处概念理解有误,致其结论有失偏颇。 一、人身保险的储蓄性 《刘李文》提出:由于人身保险合同主要以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集中起来,构成人身保险责任准备金,而最终由保险人以保险金的形式返还给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因此,人身保险合同具有储蓄性质。 财产保险、短期意外险也可作  相似文献   

15.
寿险公司破产后保单持有人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寿险公司的破产会导致一系列现实和潜在的经济损失,为了消除因此引发的负面影响和潜在风险,新《保险法》通过保单转让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对寿险合同的保单持有人提供了特别的权益保护。保单持有人权益保护需要一整套制度安排,而《保险法》在这一领域的规定存在不足,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寿险公司破产后保单持有人可能选择的具体保护方式及后续的保单救济制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论如何规范寿险保单质押贷款业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嘉亮  钱洁 《上海保险》2000,(11):12-13
  相似文献   

17.
寿险保单退保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林静 《上海保险》2001,(7):32-32,30
  相似文献   

18.
19.
保险还需要体检?没听说过!可别小瞧了这个问题,如果不加重视,一旦人们出了风险要指望保单能解燃眉之急可就难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