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提出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主要关注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关系。然而近年来,除英美一些股权比较分散国家之外,各国公司的股权结构已经普遍较为集中,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严重。于是股权结构对于公司治理的影响成为研究的重点,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大股东掠夺。本文通过对中外文献的梳理,分析了公司股权结构对于公司的企业价值,会计盈余信息含量等各方面的影响,进而归纳了大股东掠夺的各种手段,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特征对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掠夺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运用集体选择理论解释为什么公司治理结构在国家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公司权力与租金在公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受国家管制公司的法规和政策的深深影响。集体选择因素,如选择者偏好的分布和偏好加总机制等,既决定公司管制在国家间的差异,也决定它们如何演化。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股权相对集中或高度集中的上市公司中,由于控股股东或大股东掌握着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大股东的自利天性与机会主义行为可能导致其利用资金占用、关联交易、股利政策和内幕交易等种种手段实现大股东掏空。为遏制大股东掏空现象的泛滥,需从内部治理和外部制衡两个角度,构建大股东掏空的内外部制衡机制,以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公司治理视角,对我国股票市场上的非法内幕交易行为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公司治理不善是内幕交易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主要结论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内幕交易能够获取超额收益,造成交易量的波动,加剧企业层面的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和投资者产生重大影响;第二,公司治理较好的公司,内幕交易发生的概率较低,交易量的波动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所缓解;第三,不同交易主体的内幕交易存在差异,公司治理对内幕交易程度的影响有所不同;第四,目前的外部法制环境还不能阻止内幕交易的发生,改善企业层面的公司治理才是防范内幕交易发生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希望通过对西方以美国为主的R EITs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成果的介绍、总结和对西方R EITs公司治理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研究,作者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在我国开发和引进R EITs等相关产品时可能在公司治理领域存在和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前瞻性的分析,对我国今后R EITs市场的推出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9.
朱华 《金融经济(湖南)》2008,(7):142-143
财务治理机制的选择实质上就是为已经建立的公司财务分层结构中的各个财务层次进行适当的权、责、利的配置,确定各个层次的财务权利,并划定明晰的界限,抑止各个财务层次扩张自身权利的冲动;在财务利益的驱动下,提高各财务层次的行使权利的积极性和履行责任的自觉性,从而达到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有效制衡,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合理统一。 相似文献
10.
11.
大股东过度自信行为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基于大股东增持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股东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但大股东行为未必都是理性的。本文以大股东增持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了大股东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大股东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治理有效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公司外部治理环境的完善对其具有矫正作用。即使剔除政府救市因素对大股东增持的影响,上述研究结论也依然成立。本文认为,在公司治理机制构建中对参与主体非理性因素的考虑,是提高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深市509家上市公司2004年度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公司治理角度分析前三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以及他们之间的股权制衡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的影响。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负相关,并且两者存在正“U”形关系。第二、第三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监督制衡能力较弱,并没有充分利用外部审计约束的作用来保护其他股东的权益。 相似文献
13.
14.
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内容和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英国公司公司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起着显著的作用。中国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较小。仅发现两职分离的领导权结构以及分散的股权结构能够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没有发现董事会、债权人以及经理人激励合约等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在产品市场的强烈竞争对公司治理控制机制形成约束之后的统计结果显示,对于内部治理结构比较完善的英国公司,产品市场的强烈竞争并不降低内部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相反,对于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的中国公司,产品市场的强烈竞争会进一步降低内部控制机制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朱华 《金融经济(湖南)》2008,(14)
财务治理机制的选择实质上就是为已经建立的公司财务分层结构中的各个财务层次进行适当的权、责、利的配置,确定各个层次的财务权利,并划定明晰的界限,抑止各个财务层次扩张自身权利的冲动;在财务利益的驱动下,提高各财务层次的行使权利的积极性和履行责任的自觉性,从而达到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有效制衡,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合理统一。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银行制度的核心,其优劣成败直接决定了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历史与实践都已证明,只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和重塑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现存的问题。本文从公司治理结构的制衡机制和激励机制入手,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有效率的关键在于实行产权与竞争的有机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新古典经济学和标准博弈理论常常不能解释劳动力市场中工资和努力不匹配的问题.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研究发现,人类行为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存在系统的偏差,个人选择经常违背利益最大化原则.社会偏好,如责任、公平和互惠等在决定雇员工作努力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成功地解释了众多实验博弈的悖论,而且正被运用到许多用传统自利人模型无法解释的人类经济领域.本文试图根据已有的最新研究成果,以责任为主要线索,论述社会偏好对个体行为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谢军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8,(2):31-38
本文调查了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2003—2005数据),从风险分散化的角度考察了股权结构(第一大股东持股)对资本结构(公司负债)的制度影响。作者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对公司资产负债率均具有显示的负向影响;即使在控制了公司其他主要特征(资产规模、资产结构、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的影响之后,第一大股东持股对公司负债的负向效应仍然显著。这意味着,第一大股东持股越高,他们减少公司财务杠杆的动机就越强。该经验结果支持了本文风险分散化的理论预期:第一大股东具有显著的通过降低公司负债回避风险的融资倾向和管理动机。作者还观察到。作为法人(或非国有股东)的第一大股东比作为国有股东的第一大股东具有更强烈的动机降低公司债务。这一发现为风险分散化的理论解释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证据。本文的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化的公司可能会偏离最优财务决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9.
20.
马宇许晓阳韩存张广现 《金融研究》2009,(7):185-196
通过对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农村信用联社的调查,我们获得了26家基层农村信用社的相关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实证研究了经营环境和治理机制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的影响,发现地处乡镇的农村信用社的绩效受当地经济状况影响较小,而地处中心城区的农村信用社可能更多地受益于城市经济的繁荣;激烈的同业竞争会损害农村信用社绩效;农村信用社所在地交通状况对信用社绩效影响不显著;经理人能力和经理人持股都会对农村信用社绩效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经理人绩效工资不利于提高农村信用社绩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