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命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时代发展潮流和人类文明演进趋势,弘扬马克思主义人类交往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文明交往思想与经验,借鉴当代全球思想文化精华,形成了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坚持多元多样是基础、平等尊重是前提、开放包容是动力、和合发展是目标,强调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的统一、以我为主与兼收并蓄的统一、和而不同与聚同化异的统一,在实践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化多元主义,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机制建设。新时代文明交流互鉴观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文化指引,为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消除了思想文化障碍,为促进国家间互信合作夯实了文化基础,也为促进和改善全球治理、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对文明作出系统的重要论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意蕴丰富,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是其理论渊源,推动人类文明前进是其首要意旨,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是其本质属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观提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自信,昭示了东方文明影响力的提升,提供了化解人类文明交往困局的中国方案,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和引领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当地时间2月20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仪式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宣读习近平主席致中心理事会成员的复信,祝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成立。复信指出“现在,两国建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致力于推动中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文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时代意义。”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中国驻希腊大使肖军正等,以及希腊副总理皮克拉梅诺斯、教育与宗教事务部副部长赛内格斯等出席仪式。2019年,习近平主席对希腊国事访问期间,同希腊领导人共同倡导文明交流互鉴。访后,双方积极落实领导人共识,筹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在外交部、教育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相似文献   

4.
贺煜 《重庆与世界》2023,(12):24-27
<正>2023年2月,中国—希腊文明互鉴中心在希腊首都雅典成立。该中心由西南大学牵头,联合国内相关高校,与希腊雅典大学等共同合作成立。立足联合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人文交往等工作,推动中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中希文明发展和民心相通,为重庆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贡献高校力量。本刊记者专访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中方秘书长,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副院长王勇,详解建立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历史和时代意义,畅谈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中欧人文交流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承继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宝贵经验,引领新时代文化建设发展伟大征程,集民族性与时代性于一身,融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于一体,吸纳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维护全球文明多样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思想引领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重庆与世界》2017,(36):9-9
为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基本方略,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重庆市教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努力发挥在美国西雅图开办的华盛顿州孔子学院综合平台作用,秉承打造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架桥人”的使命,集全市教育之力,不断夯实和延伸这座中美人文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中国招标》2017,(23):46-47
2017年6月3日,2017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开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晓涛出席并致辞。王晓涛在致辞中指出,以西安为起点的古丝绸之路,架起了友好往来的桥梁,促进了沿线各国的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8.
平菁菁 《老区建设》2012,(22):25-27
丝绸之路主要是由东向西传播丝绸与定居农业文化的通道。加强了东亚与西亚、欧洲的联系。丝绸之路的文化艺术传播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它是在中国历史上中西文明接触与交流的,并开始在以后的历次交流中相互激发、互相从对方的体系中汲取发展所需要的养分,使人类文明在征服与被征服中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潘睿 《中国报道》2023,(6):72-75
<正>近年来,陕西主动担当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责任取得实效,在提升文物国际传播效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4月24日至26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22个亚洲国家及3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汇聚一堂,为亚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搭建起沟通桥梁、构建合作机制。文明因故步自封而丧失生机,因交流互鉴而充满活力。2019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将联合亚洲国家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成为大会成果之一。新时代的中国积极推动与世界各国进行全方位的文明合作,尤其在亚洲用力颇多。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非公有制林业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生态文明是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非公有制林业有利于推动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有利于推动生态文化繁荣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包括:非公有制林业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贺信。7月28日,在中国福州召开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审议通过了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边界调整项目—重庆五里坡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由此,五里坡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湖北神龙架"的一部分。这也是继武隆和金佛山后,重庆第三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相似文献   

12.
王旭 《黑河学刊》2013,(10):73-74
渤海国存在于隋唐时期,与辉煌的中原文明相似,也创造了非凡的文明。在与域外的交往中,渤海国不仅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其他文明,也促进了文明的融合。本文从渤海国与日本的交往入手,探讨他们交流的基础、交流的主要议题、以及交流理念等问题,以此说明渤海国在地域文明交流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政府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梦想,包含平等互信的新型权力观、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以及包容互鉴的文明观。中国践行"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主要是:主动转变发展模式,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大力倡导人文外交。  相似文献   

14.
《重庆与世界》2017,(12):9-9
为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基本方略,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重庆市教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努力发挥在美国西雅图开办的华盛顿州孔子学院综合平台作用,秉承打造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架桥人”的使命,集全市教育之力,不断夯实和延伸这座中美人文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张志华 《北方经济》2017,(10):40-43
"'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文明对话中文化的互联互通是多元异质的民族相互对话的过程,相对于经济而言,文化的互联互通颇具基础性、可持续性和极端重要性,当下"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外向型丝路经济更是文化的经济,文化是核心要义."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迫切需要弘扬草原丝路精神,更好发挥文化的软力量支撑和先导作用,以文化相通助力经济走廊的务实推进.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具体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即人类文明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后,目前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也是文明发展的一种具体形态,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7.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儒家交往伦理既有内在一致性,又超越了儒家交往伦理中蕴含的解释性理念,展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天人合一”理念是儒家人与自然交往伦理的核心内容,强调人与自然共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此基础上将生产力因素纳入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范畴,致力于实现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动态平衡发展。“和而不同”理念是儒家人际交往伦理的核心内容,蕴含对和谐交往状态的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拓宽了这种追求的范围,致力于实现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天下大同”理念是儒家国际交往伦理的核心内容,蕴含对不同国家交往中大同图景的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举措,致力于将大同图景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18.
杨艳 《重庆与世界》2023,(12):16-19
<正>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重庆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文旅领域发挥对外交流服务平台作用,与30余家外国驻渝蓉领事机构、境外旅游推广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搭建中新(重庆)文旅产业联盟,挂牌“上合智慧旅游中心”“重庆版权贸易基地”,构筑起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广泛交流的桥梁。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一级巡视员秦定波接受本刊记者专访,分享重庆推动文化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着力打造“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贺煜 《重庆与世界》2023,(11):26-29
<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10年成果丰硕,人文交流项目精彩纷呈,奏响新时代的丝路乐章。近年来,重庆泓艺九洲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艺九洲)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建平台、拓通道、促交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本刊记者专访泓艺九洲董事长张航,讲述企业助力传统文化出海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20.
王文渊 《宁波通讯》2007,(3):36-37,I0003
烹饪是一门技艺,饮食是一种文化,人类文明是从饮食与烹饪开始的。众所周知,火的出现,使茹毛饮血的生食转为火烹的熟食,由此使文明与野蛮分离,而依靠工具与操作方法形成的烹饪,则是文明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所谓“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是经典之语。宁波餐饮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