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闻     
《宁波通讯》2012,(16):6-7
8月台风频繁来袭近期台风频繁影响我市。8月3日,第九号强台风"苏拉"在福建登陆;8月8日,第10号强台风"海葵"在我市象山登陆,成为近12年来第一个在我市正面登陆的台风,也是56年来登陆我市强度最大的台风。8月底,第14号台风"天秤"、第15号台风"布拉万"连续来,  相似文献   

2.
观点选登     
《上海国资》2009,(12):6-6
创业板成功的标准 《上海国资》2009年第11期——创业板得失 惊艳亮相?闪亮登台?看首月的表现,似乎可以这样形容,但又颇有些牵强。之所以有如此矛盾而复杂的感情,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等待的过程太过漫长了吧。漫长到在原本策划的"创业板10年10人"几近流产,因为当年为创业板设立而奔走疾呼的诸公大多已难觅踪影。  相似文献   

3.
如果仅看资产负债率,计划登陆创业板的企业们,都称得上"香饽饽"。记者抽样统计了上海佳豪船舶、安徽安科生物、江苏新宁现代物流、网宿科技、同济同捷(上会被否)、浙江银江电子、浙江核新同花顺等7家企业的创  相似文献   

4.
资讯·媒体     
《中国经济信息》2009,(13):14-14
《经理人》 争当“领头羊”? 2009年5月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创业板市场开启在望,对主板和中小板望洋兴叹的众多中小企业跃跃欲试。那么,什么样的企业适合登陆创业板?首批创业板上市名额将花落谁家?  相似文献   

5.
吴勇毅 《新财经》2010,(6):72-73
证监会推出"分拆上市"举措,受到了一些企业的称赞,但从管理层规范分拆上市的"六个条件"看,与创业板设立的初衷却有所违背。按照这"六个条件",一些上市公司会依据其先天优势,争先恐后挤入创业板。照此下去,一大批真正需要资本支持的企业,将很难获得上市资源,创业板"中小企业孵化器"的定位,也可能因此而改变。  相似文献   

6.
近来,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广州、宁波等城市纷纷举办了有关海外融资方面的专题研讨会或高层报告会,"创业板市场"已成为政府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创业板市场是什么?为何如此吸引企业?它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7.
"这个世界本身没有什么传奇,我们只是让更多人知道了一个事实!" ——摘自"金汇通创意发展·中国"主页 题记中的言语似乎太过自信。能如此"非典型"谦虚地自我介绍的"金汇通创意发展·中国"(下简称金汇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李琳 《上海经济》2006,(9):16-17
2006年7月15日,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海外公司和中小型美国公司正式执行,被认定未达到该法案要求的企业,将可能受到严重处罚。在赴美上市门槛大大抬高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特别是IT企业开始放下纳斯达克情结,转向香港创业板和新加坡创业板上市。与此同时,东京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以100倍市盈率让国内高科技企业看到创造另一个“纳斯达克奇迹”的可能。来自包括大和证券在内的几家日本券商,以及东京、大阪证券交易所的消息显示,在最近的一、二年内,至少有12家内地民企会登陆日本股市。  相似文献   

9.
“尽管创业板的上市条件还没有最终确定,但我们已经在准备接受上市辅导了。”宁波远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说。 去年8月22日,在深交所设立创业板的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预计今年正式设立。事实上,准备登陆创业板的甬企远不止远东化工一家。据了解,目前宁波市已储备了26家企业作为上市候选,进行重点跟踪,这26家企业都是按照主板或中小板上市要求进行筹备,其中有10多家符合创业板上市的要求。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创业板的即将推出是值得甬企牢牢把握的一大机遇。  相似文献   

10.
观点选登     
《上海国资》2008,(3):6-6
<正>推出创业板制度应先行《上海国资》2008年第2期——再战创业板创业板可称得上是2008年资本市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如今创业板的脚步渐行渐近,企业与券商都摩拳擦掌,只等监管层"一声令下"。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些配套的相关制度办法必须先行明确。如《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其修订工作已近尾声,即将出台。据了解,新办法从持续督导、保荐人签单等两个方面作出了有利于创业板发展的规定。为促进保荐机构大力推  相似文献   

11.
李肃 《新财经》2003,(11):97-97
在1999年底,中国设想在内地设立一个创业板,那时候业界很多人就认为不可行。直到今天,创业板还是没有任何的信息,也许这一届的政府能推出来。但是就目前情况看,中国没有必要再设立创业板。我相信,最可行的市场就是我们自己的主板市场。上海市场融资量和交易量都很大,是适合于中国企业融资的一个最佳的市场。但现阶段,可以在这个  相似文献   

12.
企业高管人员的激励政策事实上正在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如果是在上海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当中实行股权激励,我个人持比较坚决的否定态度,我非常地不看好。”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副总裁徐菲说。  相似文献   

13.
天交所要闻     
《产权导刊》2016,(1):62-64
天交所挂牌企业(好来屋)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创业板
  2015年11月11日,好来屋(福建)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更名后的股权简称“中国糖果(08182.HK)”,通过配售形式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成为天交所首家转板至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上市当日截至收盘,中国糖果股价涨幅高达1520%,公司市值高达43.55亿元。  相似文献   

14.
创业板,这个世界上鲜有成功的板块,历时十多年反复商讨终于登陆中国市场。自1998年证监会主席周正庆提出要在证交所建立科技板块以来,国内财经界对创业板的争议就没停止过,有人曾经形象地把创业板的发展形容为“胎动,受挫,叫停,圆梦”。毫无疑问,中国需要创业板.这不仅是对中小型企业来说是必须的,对中国股市,乃至是对整个经济来说也是必要的。它的推出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措施,是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5.
2010年5月25日,上海市国资委、上海证监局联合召开上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工作会议,会议以“抓住机遇,规范管理,加快推进上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发展”为主题,旨在推进上海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进一步利用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做优做强。上海市副市长艾宝俊,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杨国雄,上海证监局局长张宁发表重要讲话。本刊特选编会议讲话内容以飨读者。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6.
深港通的核心不在于"通"而在于"融",如两地在金融、法律等众多方面进行全面融合。经济学家吴敬琏曾发出过中国股市还不如赌场的论断。这一表态曾在观察人士中引起共鸣,但在时下,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描述已不再适合中国的资本市场。由于李克强总理的一句"沪港通后应该有深港通",深港通的推出时点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中小盘股将是"主角"与上海一样,深圳也是中国重要的资本市场,而且有其独特性。深圳股市设有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有很多科技类企业,  相似文献   

17.
王苏娅 《浙江经济》2010,(23):60-60
6月份酷6网刚刚借着盛大的东风与华友世纪换股上市成功,8月份以收费用户作为主要市场的乐视网登陆创业板,最近又传来土豆网向Nasdaq递交上市申请书的消息,仅仅五天之后,国内最大的视频网站优酷也递上了上市申请书。这一波网络视频网站的上市潮究竟是风险投资"烧钱"后的急于退出还是网络广告市场的需求使然?  相似文献   

18.
李焱 《首都经济》2011,(12):74-76
中关村是创业板最大的受益者,创业板给中关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中关村也是创业板的主力军,是创业板市场最重要的上市公司资源基地,二者的成功对接,互促互补,珠联璧合,结出了累累硕果,创业板市场已然形成了"中关村板块"  相似文献   

19.
黄湘源 《新财经》2011,(9):56-57
新三板扩容就像当年的创业板,喊了很多年,终于要开市了。不过,大家期望的新三板是一个真正能培育"高薪"企业的平台。据悉,修订后的新三板扩容试点方案再次上报国务院。业界预期新三板有关政策会在国庆节前后出台,2012年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20.
陈熙琳 《中国西部》2009,(10):98-99
随着创业板脚步的临近,哪些四川企业将成功登陆?据证监会公告,共受理了全国105家企业递交的申请资料。而日前有媒体披露了83家已递交申请资料的公司的具体名单,其中包括了7家四川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