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全面应对全球银行业危机的一系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金融电脑》2009,(10):41-41
为引导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声誉风险,完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更好地维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做好惠民工作,银监会近日发布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的定义。  相似文献   

2.
同任何管理一样,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同样面临管理成本、管理效果等问题。各家银行声誉风险管理还没有成熟的模式。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后评价机制,既是对现行管理水平的一种评价,同时,也利于找出管理中的问题。本文在对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后评价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架构,旨在对声誉风险管理的实践提供保障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已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焦点。2009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明确将声誉风险列入第二支柱。2009年8月,银监会下发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指导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声誉风险,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维护市场信心和金融稳定。商业银行也在声誉风险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4.
朱彦 《现代金融》2010,(3):43-43
2009年8月25日,中国银监会对外发布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主动、有效地防范声誉风险和应对声誉事件,足见银监会对银行声誉管理的重视及维护市场信心和金融稳定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一月金融     
《金融与市场》2009,(10):72-72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 为引导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声誉风险,完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9月9日,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指引》共13条,包括六方面内容:一是首次明确了声誉风险的定义,指出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今年7月,银监会掀起了一轮面向商业银行的监管浪潮,近期发布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将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有效管理声誉风险,更好地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一方面是监管风云,另一方面是瞬息万变的市场,银行理财努力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是维护金融稳定,促进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商业银行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声誉是商业银行的无形资产,是商业银行赢得市场和客户,取得经营效益的重要资源,一旦遭遇声誉危机,会直接损害商业银行的信誉及品牌价值.笔者从金融消费者保护视角出发,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完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提出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继红 《银行家》2022,(5):72-74
中国银保监会高度重视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建设,在2021年2月8日专门制定出台了《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银保监发〔2021〕4号),首次提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应遵循“前瞻性、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四条基本原则。声誉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商业银行开展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根本指南,商业银行能否严格遵循直接关系到其声誉风险管理工作的成败,关系到能否维护和塑造其良好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9.
何五星 《南方金融》2012,(7):23-27,86
本文首先指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是一种常态风险和演进的风险,声誉风险管理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然后直面现实,分析阐述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面临着银行自身、监管评估机构和社会公众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最后,从实行专业化的风险管理、加强声誉文化建设、健全预警机制和监测流程、完善应急处置和后评价机制、抓住落实管理的基本点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内控的实质是内部的风险与合规管理,主要包括操作风险管理、合规风险管理和声誉风险管理等内容。由于商业银行对声誉与信用管理的长期性与特殊性,内控与风险如影随形,与银行相伴而生。在经济上行周期,内控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在经济下行周期,内控有着兴利除弊的功能。在"新常态下",内控对于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特别是平衡长期利益与当前风险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扶助系统性重要银行实现"大而不倒"的长远愿景。  相似文献   

11.
从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把关人”机制构建及“把关人”机制构建过程是品牌价值递增过程三方面进行论述,试图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把关人”机制。  相似文献   

12.
声誉风险是当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深入分析了媒介传播环境在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信息传播规律发生的显著变化。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新变化及舆情新特点,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特点和面临的管理难点。最后,对如何构建新媒体时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加强中国银行业声誉风险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和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现状,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工作高度关注。在《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的起草过程中,银监会提出了防范主动、应对自如的声誉风险  相似文献   

14.
吴惠 《现代金融》2012,(12):34-35
近年来,银行业服务与收费成为社会公众的舆情焦点,客户与银行的纷争相继被媒体曝光,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规范性经营的明查暗访,内外部金融案件在网络的迅速传播,一度将商业银行的社会声誉和企业形象推至了风口浪尖,对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预防和化解声誉风险已成为银行加强形象和品牌建设、全面风险管理和投资者关系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李臻 《时代金融》2014,(3):165-166
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现实,阐述了当前商业银行存在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到位、制度不完善、与媒介沟通不畅、经营理念有误等现象,造成了声誉风险;进而从建立完善的声誉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危机公关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员工声誉风险意识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最后通过分析良好的声誉管理会提升客户满意度、吸引更多投资者、提高员工工作热情、促进自身业务发展等,阐述了做好声誉风险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切实把声誉风险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全面、系统地培育声誉风险管理文化,强化声誉风险管理培训,树立全员声誉风险意识。建立声誉风险管理体系。对声誉风险管理进行明确的定位,将其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确定其在银行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强化声誉风险危机管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要做好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视角下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8年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国际国内商业银行经历了最严重的银行声誉风险危机.基于此,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自身都加强了对声誉风险的研究和管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体系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论述了诱发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实现有效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路径选择.主要包括:强化声誉风险及其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声誉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并实施声誉风险预控和声誉危机处理计划、进行全面的声誉危机公关以及总结经验教训、重建银行形象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红英  阮小平 《金融论坛》2007,12(11):25-29
对于商业银行尤其是处于股改转型期的商业银行,应当深刻理解有效规避声誉风险是商业银行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而要有意识地建立和强化声誉管理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控声誉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内涵及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形成,针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声誉风险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股改转型期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迅猛的变革,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进入了全方位、全时空、全媒介传播的全媒体时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需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规律,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形式和传播渠道,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制定实施有效适用的策略,维护巩固好银行声誉,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资产管理业务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重点业务,为其带来巨大的利益;但也面临着资金池运作和刚性兑付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业务界限不清引发的声誉风险和操作风险,以及风险管理薄弱等问题。为此,本文从业务转型、全面风险管理、加强法律建设和自律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