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信息动态     
要建立新的住房供应体制大部分住房通过市场供应建设部部长侯捷最近指出,今后要逐步形成新的住房供应体制,要建立针对不同对象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制。大部分的住房主要通过市场来供应,政府通过税收、土地、金融等优惠政策来鼓励居民购房,通过价格调控消费者的利益。只有小部分人(包括公务员、低收入者)的住房是由政府直接投入或补贴。对中等收入家庭,由房地产市场提供微利住宅(也叫经济适用房,开发企业只取较低的利润);对高收人家庭,则实行完  相似文献   

2.
长效机制·大势 既然"构建中国房地产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我们就要在"长效"上下功夫,在与其相应的生产体制、供应体制、分配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最基础的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就是保障性住房(由政府组织生产和供应)和商品性住房(由市场组织生产和供应)"两条腿走路"的生产、供应体制。无疑,在当前市场条件下,这"两条腿"还"一短一长"。  相似文献   

3.
住房保障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每个国家都存在。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住房保障的方式大体上有三种:住房供应支持方式,购(建)房支持方式和租房支持方式。住房供应支持方式包括政府建造公房和鼓励非盈利机构建造低成本住房,向符合条件的居民家庭出售或出租。购(建)房支持方  相似文献   

4.
博人博语     
《住宅与房地产》2007,(4):59-59
本次两会大讨论基本已经浮现中国住房供应体系:即住房有市场化供应和社会保障性供应两块,社会保障性用房由政府补贴的保障房和保障性租用房构成。市场化房完全按照市场配置原则进行交易和持有,保障性用房由政府投资并回购。这种体系的建立将很好地平衡鼓励个人勤劳与保护弱势(之间的关系),两种供应体系之间的比例可以按照政府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富裕程度进行调节,最大程度利用好资源。  相似文献   

5.
江莉 《上海房地》2009,(9):16-17
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动因和历程 (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动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镇职工住房实行“统一建造、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实物分配模式。这种福利住房制度和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在消费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为广大城镇职工解决了基本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改变福利性住房实物分配模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住房新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课题组经过一年的努力,通过大量的调查,资料收集、分析与研究,提出尽快停止住房无偿分配,实行住房有偿分配,阻断新房再进入旧体制轨道。对国内外住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政府投资建设力度,综合运用土地供应、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财政贴息、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吸引企业和其他机构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多渠道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意见》发布以来,各地纷纷出台了一些鼓励企业和机构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措施,但是企业参与热情不高,工作进展不  相似文献   

8.
《蜀都房地产》2004,(10):5-9
1998年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来,我国住房市场进入加速推进阶段,成为这一时期我国住宅建设的最重要特点。5年来,单位建房、实物分房的旧体制基本打破,住房货币分配制度逐步完善;个人购买商品住宅占商品住宅竣工面积的比例达到95%以上,新建住宅基本进入了新体制;公有制住房出售继续稳步推进,以单位所有为主体的住房产权格局发生根本变化,城镇私有住房占住房总量的85%以上,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74%左右;住房投资和供应的社会化程度不  相似文献   

9.
1 住房供应方式改革的必要性及目标近几年来,上海企事业单位每年投资建房竣工量达600万平方米左右,占全市年住宅竣工量的60%左右。地方财政统建住宅年竣工量约60万平方米。每年用于无偿分配的新建住宅投资约达100多亿元,“八五”期间用于无偿分配的住房约占全市住房建设总量的80%—90%。这说明,住宅商品化的进程受到原有住房分配方式的阻碍,福利型实物分配为特征的供房体制已不能适应住房市场供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经济适用住房投资占商品住房投资的比重很小,说明进一步抓好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将是解决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浙江房地产》2006,(1):38-40
住房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是政府发挥保障职能、健全解决住房难工作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工作。住房供应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化、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近年来,宁波市遵循“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政府的保障和调控职能,大力构建和完善城镇住房供应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和房源供应速度,今年广州保障房建设力推四大模式,即市、区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开发商与政府合作开发建设,项目法人招标建设以及由企业提供自用土地建设。  相似文献   

13.
薛婷婷 《中外企业家》2009,(5X):101-101
目前的高房价,已经远远超出普通城镇居民的购买力,市场提供的商品房并非住房的有效供应。我国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住房供应渠道单一,住房供应被开发商垄断,而政府又不能提供足够的保障性住房。解决居民住房难的问题,必须打破开发商对住房供应的垄断。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定位要更注重住房的居住功能,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允许居民合作建房,形成多元化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发展观察》2012,(12):26-27
保障性住房既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工程,也是现阶段调整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的重点,同时在当前整体经济增速趋缓以及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的双重影响下,住宅投资增速出现大幅下滑,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于稳定投资的功能更加凸显。因此,应利用好现阶段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时机,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难点问题,切实发挥保障性住房对于"惠民生、调机构、稳投资"的作用。保障性住房对"惠民生、调结构、稳投资"的作用保障性住房在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构建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稳定住宅投资等方面,兼具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5.
《住房保障》2006,(2):25-28
在完善住房供应体系过程中,政府承担责任的方式侧重于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住房供应体系建设应更加兼顾公平,注意优化政策资源配置,满足不同人群的合理住房需求,在住房建设方式、供应渠道以及消费倾向上坚持可持续发展,节约使用自然资源.目前应将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强化住房保障机制,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等作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政府投资建设力度,综合运用土地供应、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财政贴息、税费优惠等政策措施,吸引企业和其他机构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  相似文献   

17.
王强  李琳 《企业导报》2014,(12):35+37-35
本文在剖析问题的基础上,从改革保障性住房保障体制、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机制及保障性住房保障筹融资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四、建立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和供应经济适用住房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量力而行、积极推进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建立廉租房供应保障体系”。建设部《建设事业“十五”计划纲要》也明确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较为完善的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收入家庭支付能力的住房保障制度,形成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合理比例的供应体系”。因此,发展经济适用住房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和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撑点,是政府调控住房消费的基本政策。但…  相似文献   

19.
一、低收入家庭住房供应要有一个专门机构来实施低收入家庭住房供应体系属于住房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它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实施,这是由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的特殊性决定的。1.日本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低收入者的住房供应一般由政府的专门部门负责实施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住房的社会保障制度,将社会福利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倾斜,这一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经济》2014,(12):93-97
为促进分类调控政策和土地供应计划的有效实施施,将房地产投资风险类型分为需求风险、供给风险、供需风险和房价偏离风险四种类型型,并依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对20个重点城市进行风险分类。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城市的基本面不同,风险类型也不同,采取的应对措施应有所差异。对于供给类风险型城市型城市,政府应通过控制土地供应节奏、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以防范;对于需求类和供需类风险型城市型城市,政府应采取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人口导入以促进住房消费需求;对于房价偏离风险型城市型城市,政府应采取市场化的调控手段段,促进房促进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