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苗静 《商》2014,(39):263-263
生态经济研究近年来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对作为我国五大牧区之首的内蒙古牧区来说,这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政府和学者对此予以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对内蒙古草原牧区生态经济展开深入研究,并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通过对近十年来内蒙古草原牧区生态经济研究成果作一梳理,以展现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凸显其中的研究热点和问题指向,以资当今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湖岸线的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余干县、鄱阳县等11个环湖县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分析,发现环湖区11县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很不协调.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大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实行人口、就业与经济发展间的均衡,从而促进环湖区各县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模式认为,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生态环境的物质保障,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4.
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模式认为,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生态环境的物质保障,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和燕杰 《商》2013,(21):230-230
实现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是缩小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多种路径选择中较为实际有效的选择,也同时将对我国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现代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成 《致富时代》2011,(1):62-63
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一种客观要求,为促使二者真正实现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只有通过对二者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才能更好的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理论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进行分析。从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看二者存在互为输入输出的关系,只有坚持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指标控制方法,才能更好的促使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协调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基本目标,对构建辽宁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规范分析、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以就业弹性理论为依据,建立了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模型,剖析了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走势,认为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较强的非协调性,提出发展"三产"提高就业弹性、保证"二产"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实施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发挥财政再分配作用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地域分工论、系统论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成功实践:推动了区域内优势互补和上下联动,促进了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了泛珠区域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提出应注重提高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以及联手打遗云南桥头堡,共享桥头堡效益.  相似文献   

9.
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要做到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做好四方面的工作:(1)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2)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形成城乡协调发展;(3)大力开发区域经济优势;(4)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中,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基本要求,旅游经济与城市的生态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制约关系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对于如何实现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对此,笔者在本文中对协调发展度进行了概述性分析,结合中小城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的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我国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建议,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旅游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进步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为我国旅游经济与城市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建设步伐也越来越快,对于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一方面城市化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会制约城市化发展步伐。本文从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出发,分析了城市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介绍了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偏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当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经济仍然相对落后。如何解决经济发展的区域性问题是最近几年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如何使用对外贸易这一驾马车来驱使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各届地方政府的使命。只有仔细分析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差距,才能找到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本文通过研究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正负向关系,提出有效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解决策略,丰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3.
论生态城市建设与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且多数生态城市的建设以外在的城市形象和环境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考虑眼前目标多,长远目标少,出现了与生态城市内涵相背离的情况,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提,因此面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生态城市建设中必要的一环。它既强调城市开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又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之初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辽宁"的战略决策,辽宁东部地区辽宁省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是辽宁省老工业基地振兴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战略资源。建设辽宁东部生态经济区对于加速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辽宁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背景与现实要求,分析了辽宁东部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现状,对辽宁东部生态经济区建设进行了SWOT分析,从加大污染治理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提出了辽宁东部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和成因,并提出了我国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环境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与关键要素,其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发展成为实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根本目标。本次区域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以江苏省的数据为例。研究结果表明,在2010—2015年,江苏省的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环境发展指数小幅度缓慢增长,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处于协调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无节制利用和破坏造成环境承载力下降、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增大的现象。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对河北省当前环境污染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分别进行分析,并研究了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造成的不良影响,在结合河北省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无节制利用和破坏造成环境承载力下降、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增大的现象。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对河北省当前环境污染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分别进行分析,并研究了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造成的不良影响,在结合河北省产业结构和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不平衡、不协调,严重阻碍了协同发展的进程。本文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及其与财税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京津冀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机制改革手段与措施,旨在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民族区域经济与民族经济是有区别的,进入21世纪新阶段,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动向是民族区域经济与民族经济发展的日益不平衡。即如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而且当前时代更加注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且国家主要强调经济可持续性发展,而扶助民族经济与民族区域经济也是当下国家常用的对策开展的主要方向,当然,两者存在本质的差异性,而研究两者的协调发展也是实现民族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