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经济可分为三大部分,即大田经济、乡镇企业和庭院经济。如果说:大田经济是“主机”,乡镇企业为“两翼”,那么,庭院经济就是农村经济腾飞的“驱动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首先,庭院经济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进行的,既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又要受  相似文献   

2.
庭院经济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新生事物,由于经营面积小,收益大,能劳动致富,对农民有巨大吸引力。为了探索庭院经济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前景,1989年 9月,我们对湖北省随洲、黄石两市几个庭院经济户作了初步调查,现仅提出几点粗浅看法,进行讨论。所渭庭院经济,有称庭园经济,过去统称“副业”,我国自古有之。农户在大田耕作之余,种点蔬菜瓜果、饲养几只猪、鸡、鸭、鹅,有的兼作农副产品加工或纺织布,产品自给后出售,以补家用。由于生产资料、劳力、  相似文献   

3.
庭院经济已和乡镇工业、大田生产一道构成现阶段农村经济的三大支柱。群众称“乡镇工业是台柱子,大田生产是粮囤子,庭院经济是钱柜子”。小小庭院,大有作为,重视、扶持、促进农民庭院经济稳固而又快速地发展,是农村、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使庭院经济登上新台阶,结合当前庭院经济的发展状况,笔者认为,应在强化五个意识、促进五个结合上下功夫:1.强化开拓、竞争意识,促进内销、外贸结合,努力做到:调整产品结构,以新品种抢占市场;改良品种,改进工艺,以高产量争夺市场;降低成本,以价廉赢得市场;运用自销、代销、联销等办法挤进市场。2.强化科  相似文献   

4.
所谓庭院经济是农户充分利用住宅庭院资源、劳力、技术、资金与劳动时间从事集约化生产经营的一种方式。由于生产资料、劳力、资金、技术与产品均属个人所有,生产只受市场调节,且有生产门类广、灵活机动性大的特点,在一定组织管理条件下,能较快获得较大经济效益,成为农家致富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随着竞争机制的引入,庭院经济的内涵与外延均不断发展变化,有向专业户、合作经济、个人企业,联合企业方向转化,形成农村小商品生产的新势头。这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又一新的变革,对农业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庭院经济发展对策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芳 《经济论坛》2008,(8):129-130
一、新农村庭院经济问题的提出 新农村庭院经济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农村经济形式,是从自给半自给的家庭副业逐步发展成为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并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将农民庭院及四周空隙地开发利用,以户为单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果、菜、畜禽养殖、作坊加工、家庭饭店、家庭幼儿园、家庭医院、家庭修理业等特有产业形式和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6.
一、现状和特色湖南省常德地区的庭院经济是在一个不长时期内,以自身的力量跻立于大田经济、乡镇企业的发展阵列,迅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农村商品经济的构架。1987年全区庭院经济收入达12.44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37.3%。其特色有如下几点:1、山丘平湖各区具有不相同的区域经济。近几年,因地理位置不同,各个区域的庭院经济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现状较为可观(见下表):  相似文献   

7.
王鑫 《当代经济》2016,(26):20-21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难以适应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成为广大农村的现实选择,互联网为“三农”发展带来了新动力、新机遇,若能将两者完美契合,必然会开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的新局面.本文在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现实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庭院经济的开发利用研究是发展农村经济、丰富“菜篮子”货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份。1987年以来,莆田县渠桥乡溪东村张水全等专业户,在庭院内近200m~2的杂地上种植藤类瓜豆蔬菜,饲养鸭群,鸭群活动水池用于养鱼,鱼池四周种果树,鸭粪制取沼气,沼渣生产蘑菇,其后培养基回田改良土  相似文献   

9.
关于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明奇 《经济师》2002,(10):8-11
为了贯彻中央农村经济工作政策 ,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2 0 0 1年底 ,人民银行总行下发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 ,今年以来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各地农村普遍推广了起来。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行情况 ,文章对天津市郊区进行了实地调查 ,指出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不仅在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拓宽农民生产经营的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强化农村信用社扎根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的市场定位 ,改善经营状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且密切了农民与信用社的信用关系 ,唤醒了农民群众沉睡多年的信用意识 ,打开了农民群众由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的“劳动人”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经营人”迈进的通道。更为重要的是启动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这一具有长远发展意义的基础工程 ,进一步丰富了在农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内容。文章分析论述了当前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并就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庭院开发利用通常叫庭院经济,是近几年在吉林省兴起的一个新的生产领域。一些地方称其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据调查,一些乡镇农村庭院经济收入已经占农村收入的1/3左右。例如辉南县团林镇1994年庭院经济收入就高达168.4万元,占全镇农民家庭总收入的23%以上;抚民镇庭院经济收入近210万元……,根据辉南县1990年-1994年定点监测结果和1995年大量调查材料说明,每亩庭院收入相当于当地大田收入的6倍左右。根据我们的调查,庭院经济划分为生物生态、产业组成、经济作物等3种类型。庭院经济从生物生态方面可划分空间利用、时间利用和食物链利用3个部分。空间利用是指庭院3米以上的部分(包括屋顶),用以栽培攀缘植物,像葡萄、猕猴桃、瓜类等;屋顶养蜂、兔、鸡、貂等小动物;栽植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十年来,农村经济经过一段超常规的发展以后,进入了一个稳态发展阶段。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定环境中,如何培植新的经济生长点,实现农村经济新的突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通过调查,笔者认为把庭院经济作为农村经济的新生点,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试图结合汉川县的情况,就这个问题谈粗浅的看法。1 庭院经济是农村经济新的生长点农村庭院,就是农民住宅基地的前后、两旁、自留地以及其它闲散地的总称。所谓庭院经济,就是充分利用剩余的劳动力和空闲时间  相似文献   

12.
全面回顾“十五”以来江苏农村经济发展,是科学制定江苏“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为此,本文首先结合2000-2004年统计数据分析,从农业生产水平、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非农产业增长、农村综合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农村就业格局、农村生产条件、农民生活、农村扶贫等10个方面,概述了“十五”以来江苏农村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其次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坚持科教兴农、加大“三农”投入、统筹区域发展等5个方面,归纳了江苏在新的发展阶段支持“三农”工作的实践经验;最后从农业综合竞争能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制性约束等6个方面,揭示了“十一五”期间江苏农村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 多年来,对农村社员(亦即社会主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所从事的家庭副业,在国内外都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例如“家庭副业经济”、“自留地经济”、“辅助经济”、“个人经济”,等等。今年一月党中央批转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又提出了“家庭经济”这一概念。这个提法具体地指出了农村社员于集体生产之外,以自己所占有(不一定具有所有权)的生产资料,在家庭个体劳动、个体经营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农、林、牧、副、渔、工、商、运等项生产和经营活动。很显然,这就较原来统称的“社员家庭副业”的概念含义更广,适用范围更宽泛。众所周知,社员的家庭副业,是相对于他们所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必须搞好经营管理,加强经济核算,并制订一系列经济指标对社队的经营成果进行考核,以促进经济效果的不断提高。但应当用哪些经济指标来考核,特别是哪个指标应是主要综合性指标,目前尚有不同意见。二十多年来,我们主要是以农产品产量作为考核农村社队经营好坏的主要指标。实践证明,单纯考核农产品产量是不能全面反映农村社队的经营成果的。一九八○年初,国家农委提出以“七增一降”指标来考核农村社队的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15.
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闲散零星土地资源和剩余劳动力,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学方法设计的一种高效集约化的经营活动。庭院经济由过去只重视生产效益过渡到在注重效益的同时,更注重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变。庭院经济已经和大市场相连,和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相连,从而形成了庭院经济的许多新特点。根据我国庭院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庭院经济的作用,总结了"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种植-养殖-果树"模式、庭院加工业模式、高新科技模式、集约化生产经营模式、旅游观光模式;根据"十一五"的发展规划,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河南省新野县农村信用联社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大力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支柱产业发展为重点,实施了“富民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该社连续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服务经济建设十佳单位”、“服务棉花生产先进单位”、“服务蔬菜生产先进单位”、“服务畜牧业发展先进单位”、“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决定金融发展,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新野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什么时候农村发展快,农村信用社也就会有较快的发展,就会有较高的效益。离开农村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7.
开发特色产品是当前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环节。从“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到“一品一系列”、“一业一条龙”,是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发展过程。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改革现行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以普及教育为本、融农业经济与科技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农村职业教育体制,是当前加大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投入所要做的三件事。  相似文献   

18.
<正>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赋予了集体经济的新含义,与修改前的宪法比较,其含义有三个方面的不同: 一是集体经济的构成不同。宪法修正案第六条将宪法第八条一款:“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其他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富业和饲养自留畜”。修改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这一修改使集体经济的构成由单一层次变为家庭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普遍提高广大农民思想觉悟的基础上,一个农业生产建设的新高潮,正在我国农村迅速地形成着、发展着。新的农业生产建设高潮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每个地方在继续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副业生产,开展多种经营,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高涨,加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以农为主,以副养农,综合经营”,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我国一些地区“庭院经济”发展对解决当前农村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庭院占地、农村剩余劳力安排、城市“菜蓝子”工程、农民脱贫与致富、农业发展基金的积累、农村孤寡老人和病残人员的生活保证)的作用和地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